药学服务促进乙肝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时间:2022-07-24 01:52:17

药学服务促进乙肝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摘要] 我院是一所专科医院,主要收治的是乙型肝炎患者,本文介绍了我院药师下临床所开展的药学服务,结果表明,药师下临床,可以促进乙型肝炎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药师;药学服务;乙型肝炎;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27-02

2002年1月,我国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院药学工作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患者实行合理化用药。 临床药学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应用规律,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它是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是合理用药,中心内容是治疗药物监测。此项工作除少数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医院开展得比较好以外,一般二级医院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实际工作进展缓慢。因为一般二级医院既没有血药浓度监测仪,也没有较好的药理病理实验室,更没有临床药学工作的专门人才[1],我院是一所专科医院,主要收治的是乙型肝炎患者,药师下临床主要开展以下药学服务:

1 与患者进行零距离接触,直接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1.1 进行心理咨询

药师下临床,应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尊重患者的隐私,为患者保守医秘。注重与患者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把患者当成朋友,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患者用药时间很长,往往产生一种恐惧、悲观、忧郁的情绪,出现焦虑、低落或狂躁的反常表现,患者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药师首先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促进双方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根据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缓解稳定他们的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

1.2 进行药物咨询

医药市场药品名称混乱,一种药物往往几个药厂生产,具有多个商品名称,患者无法分辨,易导致不合理用药。药剂科开设药物咨询窗口、电话咨询业务,配备本专业有经验的高年资深业务骨干24小时为患者服务。抗病毒治疗的肝炎患者,出院后需要几个月或一年时间肌肉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患者可以随时咨询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同类药物的疗效情况,近期药物的进展情况,药师随时回答患者的提问。

个别患者因担心药物成瘾,或者担心出现可能因为药物所致新症状而中断治疗,这些都是对药物缺乏了解所致。住院患者尤其是进行肌肉或静脉给药的患者,很难看到药品说明书,我们就把经常用到的药物说明书装订成册,分发给患者。患者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可以帮助其了解药品,正确对待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不能理解的医学术语就用通俗的语言给予讲解,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所用的药物,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

肝炎患者因为是长期用药,用药品种较多,且大多数是每天3~4次的用法,患者难以按时用药。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简化治疗方案,给与长效制剂或缓释制剂。如抗病毒药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派罗欣),每周注射1次,阿德福韦酯片剂,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10 mg(1片),饭前或饭后口服均可。对于经济比较困难的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选择价位比较低的药品作参考。

2 为医师、护士提供药学服务

药师下临床,首先与临床医师相互尊敬,相互理解,用自己药物方面的知识服务于临床,协助医师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收集和分析患者治疗中的各种信息,参与药物的治疗工作。

药物剂量和所产生的药理强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尤其是肝炎患者,因此个体化给药尤为重要。药师参与临床以测定的血药浓度为指标,计算出具体患者的动力学参数,给出最佳给药方案。

药师参与临床,及时了解患者所需药品,反馈给药剂科,药剂科做好采购计划,备足药品,保证临床需求。

药品保管不当或储存条件不合格,往往会使药品变质失效,甚至产生有毒物质。药物与药物之间也容易发生配伍禁忌,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日光、空气、湿度、温度、时间及微生物等。选择适当的储存条件和保管方法,可以防止药品变质或延缓其分解的速度。药师有责任与护士一起保管好药物,尤其是需特殊保管的药物。保证药品质量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可以促进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3 院内微机联网,紧密结合临床

开设药品网页,介绍新药,宣传药品动态,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之间的作用。编写药讯,为医护人员提供药物知识,以保证药物治疗取得预期效果,减少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和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药物滥用和中毒等引起的伤害和药源性疾病,减少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在这一过程中,药物信息把医、护、药和患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互相协作的整体。

药学服务能够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能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及时的用药信息和临床用药剂量,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开展药学服务,加强了药师与患者和医师的沟通,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加强了药师与临床和患者的联系,促进双方信息的沟通和交流[2~6]。在药物咨询这一新兴药学服务模式中,药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心理学特点,灵活运用药物学的知识,并在咨询工作中注意运用交流和沟通的技巧,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对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健康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7]。由此可知,药学服务可以促进乙肝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缪文龙.谈二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J].中国药事,2007,21(2):126. [2]孙鸿铃,李育波.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156-157.

[3]孙佐明,毕丽华,刘学敏,等.医院药师职能与药学服务的开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200.

[4]高永慧.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的工作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61.

[5]任晓晴.基层门诊部开展药学服务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02-103.

[6]陈福民,申玲.深入开展临床药学[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96,130.

[7]张抗怀,杨世民.浅论医院药师与患者的沟通[J].中国药房,2003,14(4):208.

(收稿日期:2008-01-07)

上一篇:高等中医药教育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体... 下一篇:医院形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