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防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2-07-24 12:18:51

高校技防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摘 要】目前高校的技防系统经过长足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尝试用企业中常用的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来探究提高高校技防系统使用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技防;精细化管理

一、高校技防系统概述

1.高校技防系统包含的内容

高校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校园周围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对高校的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保卫工作者针对校园安全工作新特点、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以维护高校校园的平安稳定为导向,以建设平安校园的目标,科学规划,分项目实施,逐步建设起一套多维的、高效的、智能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根据我国目前高校技防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安防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技防系统已经从最初单一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拓展为集成门禁管理系统、消控报警信息联网系统、出入口智能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安全技术防范的综合性系统。

2.高校技防系统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技防设施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尴尬的局面,如高校校园面积大、重点部位多、地理环境复杂等问题导致了很难全面的统筹技防设施的建设来实现全方位的有效覆盖。近年来,许多高校随着校园建筑面积的增加和功能的多样化,其校园技术防范重点部位增多、要求更高、难度变大,而高校在技防方面资金投入的不足和整体规划的缺乏导致校园内安防系统比较驳杂,多架构模式共存,功能重合、系统之间协调性、兼容性差等,难以发挥整体的长处。

另一方面,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功能上比较单一,物理架构上相互独立,这种管理和运行方式对各分控室专业值班人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压力,学校很难满足。因此很多安防系统的分控室无人值守许多安全技术防范分控室处于无人值守或者非专业人员代为看管状态,致使分控室获取的安全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给学校的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二、精细化管理理念下的技防系统建设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六精五细”。 “精细”一词取“精”字中完美、周密、高品质的词义,讲究的是精确,精益求精;取“细”字中细节、细致的意思。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的理论化,精细化管理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细节”、“精细”,它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细节”和“精细”。 “六精”是指:企业精神、管理精髓、技术精华、质量精品、营销精通和核算精准;“五细”分别指的是: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岗位职能、细分任务计划、细化管理制度和细化成本核算。

精细化管理要求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以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多效益。在精细化理念的指导下,目前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和持续化等。

在安全技术防范的建设中秉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必须首先更新陈旧的管理集成、多维智能为纲领,统一部署,实际工作中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详细的分解,按需要制定工作程序,对工作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和考核,做到精益求精、体现细节。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所涉及的高效管理。

1.细化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要做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按照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制定科学的分类标准,对安全技术防范工作进行分类和细化。精细化管理中的细化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包含了岗位职能的细化、工作计划的细化。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始都是对人的管理,所以在细化工作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首先要给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建立一种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需要工作人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观念。

明确岗位职责要首先将细化的工作内容按照岗位分散到每个人手中,然后根据不同岗位人员和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不但要培训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执行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让工作人员具备应对不同情况下快速处置的能力。

明确岗位职责后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及时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不但要定期排查还要不定期抽查,同时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并紧抓落实,发现问题尽快纠正、尽快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快速的提升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确立制度,明确流程

精细化管理的“五细”之一就是细化制度,在安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细化安全技术防范的管理制度。由于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每项内容都包含复杂的关系,因此需要针对细化后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做好明确的工作制度,让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能“有法可依”。

工作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有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处置流程等内容。工作要求是指针对这个岗位工作的特殊性所要求的一些限定条件和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要求的限定条件,它可以分为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两个层级。普遍性要求可以从不同岗位的工作制度中提取共有的、普遍性的要求,将这些要求进行归纳和语言的重新组织,形成普遍性需求。特殊性要求往往和岗位的特殊性连接在一起,如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需要有消防从业资格证等特殊需求,特殊需求的制定是不断完善的,是根据时代和政策不断变化的。工作制度中所包含的工作方法是一个比较狭窄的概念,这里的工作方法并不详细,往往只涉及工作态度、待人接物等在工作中都会遇到的、属于表层的东西。它是反应工作人员精神风貌和修养的重要标杆,是每个人都最容易做到却又最难坚持做到的东西。处置流程是一个工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最为重要的板块,它详细规定了工作岗位所会遇到的情况的具体处置方法和处置步骤,是需要详细的规划和不断更新的东西。工作制度的制定不能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进行动态化的修订,并在管理功效的导向下,不断的走向完善。

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将往常繁杂的工作进行流程化处理,建立工作流水,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制定工作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将工作进行流程化处理,并以具体条例的形式列出供岗位人员参考。具体的来讲,工作流程的建立需要在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将工作内容异化为详细的、逻辑严密的操作规程。这些操作规程就是工作流水的初步雏形,在雏形的基础上对规程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操作模式的建构,就是工作流水的建立过程。

3.量化标准,执行多样化考核评估

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量化,它是指将管理工作按照不同要素和分类,在一定深度上进行一个数据化标准的制定。不可否认的是,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最能体现管理工作的不足和缺陷,是管理工作效率的最有力证据。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中,不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可以制定出量化标准,它并非万能,需要管理者依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

在对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考核和评估的时候,要因地制宜,选择多样化的手段和模式来考察,需要量化的标准,也需要实地的调研,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多样化、个性化来考察和评估每个岗位和个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实际成效。

三、小结

要做好高校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需要高校的管理层对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做好长期规划外,还需要向管理要效率,提升管理的质量,从综合方面提升安全技术防范的管理效能。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校的管理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详细的、具体的应用和大范围的推广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周忠道.精细化管的核心是对人员的管理[J].科技信息,2009(05)

上一篇:如何创新初中政治教学课堂 下一篇:高校管理学教育发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