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文庙 第5期

时间:2022-07-23 11:59:36

自古国人崇尚学识,须知孔子和文庙息息相关,文庙孔庙遍及中国城乡。读书学习是苦事,用功还不够。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意惊天。学和思须齐头并进方能成才。文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但现在很多文庙已不仅仅如此了,比如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文庙,除正门有个孔子雕像和其后的大成殿外,已找不出一点历史人文景观的气息。按说这一大片仿古建筑在前有楚秀园后临里运河且又在市中心的风水宝地,无论怎样都该风生水起。很遗憾,这里的景象久不见起色。几年前开发商大举进场,也曾信誓旦旦,说要把这儿搞成苏北最大的古玩市场,也曾有文人墨客相聚一堂策划一些看似和文庙相关的各式庙会,年节什么的,不知为什么,响声落处就是一片寂寥。现在真正成了杂物旧货市场了。花草鱼虫、前门开洗脚房、后门开车行,卖中草药的、开茶馆牌室的、各色人等。一些外省的贩夫走卒们开车而来,从车上搬下成捆的名人字画、成堆的古钱币、满地的唐宋元明青花、古玉满眼、明清家具满目,摊主多以通晓古今无所不知之态度挽行人之脚步。曾看见有人摆了个赌石的摊子,几块形色不知的石头开价每块几百至一千两千不等。其中有一块上有三两点米粒大小的翠绿,围观者你方拿起我放下,只知其外不知其内,更少有人说三道四。谁也把不准的事。也曾看见一中年男子蹲在一玉摊前,拿起摊上一块小籽玉,和摊主嘀咕来嘀咕去,看样子是十分想要,但价格谈不到一块,于是放下又拿起。不知那摊主说了句什么,中年男人把左手衣袖往上一撸,那腕上的重金物在午后的阳光下煞是夺人眼目,众人皆围拢过来听他说话:看看我这个金镶玉的镯子,光金价就八万多块钱,看看这玉石,正宗的新疆和田呀!将近九万……

对古董我是外行,识新不识旧。这些年喜欢收藏古董的人越来越多,倒真有点“盛世藏宝乱世藏金”的意味了,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这么一讲,更吸引了众多的收藏爱好者,一些鉴宝的专家到全国各地去给广大的收藏爱好者“鉴赏”,央视二套和北京台都有专门的栏目。北京台“天下收藏”中王刚的护宝锤砸了多少以假乱真的唐宋元明清的各式青花,所谓官窑民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稀里哗啦此起彼伏。

听说在某省某地做假已成产业,更用上了高科技。要不哪来我眼前文庙这一堆一堆的古钱币一车一车的唐宋元青花呀!

认识一位卖玉的老先生,老先生是本地人,原先是个教师,退休后开始“玩玉”,他是个实诚人,我常去他的摊点相呆,看到有中意的也买,一些小挂件、玉镯什么的。对他的玉他不说假话。好是好的价,次是次的价。老先生在文庙的摊子很小,他坐在小木板凳上,面前两尺见方的布料上摆着些模样平淡的玉物件。他不言语,有人看中了会蹲下来拿起看中的玉在手里相来相去,他也许会说,这块玉很普通,不是新疆和田的,是青海玉。他是位爱玉的人,他说他不是指望这个生计,他只是爱好喜欢而已。那也就不存在说偏话了。

很多门面房已关门上锁,门上还残留着什么什么“斋”什么什么“坊”字样的招牌。仅有的几家的门里还可看见岁月的流年碎影,比如上了年代的老式皮箱,老式的梳妆小盒一类的物件,这种东西不好做假,或者说做假也不合算,柜台里的老板并不急吼吼地做生意,少有人光顾店里。他们多半在擦拭一件什么老物件,你要问他这是做什么用的?或是爱理不睬,或是心平气和地说上一气。

在一片杂七杂八的古今市场里,偶有一些时尚达人出现,年轻、时尚。毫无顾虑地对着一些玉器和红木家具或算命书摊说三道四。笑声四溢……

上一篇:阿凡提们 第5期 下一篇:清明那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