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功能派生立面特征形象

时间:2022-07-23 11:41:55

建筑功能派生立面特征形象

摘 要:本文通过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的建筑设计方案构思,阐明该建筑的立面形象设计,应从现代功能入手,通过功能的构件组合、联想,以达到建筑立面更具有个性化,标志性。

关键词:交通指挥中心 标志性建筑 现代技术

Abstract: In the schematic design of Xian Traffic Control Center, the modern function should be firstly provid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functional element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the landmark can be obtained on the building elevation.

Keywords: Traffic control center landmark moder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6-0022-03

近年来,西安的城市交通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广大交通干警企盼有一座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交通指挥楼,成为西安市的交通形象窗口和标志性建筑,展示交警的雄姿。本方案试图从这方面寻找这个特征形象。

规模及场地位置

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是一座现代高科技智能建筑,建筑面积为59 600m2,25层。建筑拟建于西安市西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东,西斜七路与太白南路交叉路口的西南角。场地为东西长约104m,南北长约235m,呈不规则的“一”字形,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从太白南路向西5min可进入西安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往东南是西安电子园,西安南郊高校文化区和长安科技园区。该建筑用地24 417.7m2,基地的南面有在建的两栋高层建筑。因此,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的建设场地是地处西安市区现代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氛围中,占据着西安高科技发展前沿的重要位置,这为大楼的形象定位提供了依据。

规划布局及空间组织

该方案设计由25层塔楼和4层裙房组成,总平面布局沿西斜七路和太白南路呈“L”形布置。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沿太白南路后退20m,沿西斜七路后退10m。在总体布置上重点处理好大楼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大楼内部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因建筑物退红线,形成楼前较大的广场,避免主楼对人行道的压迫感。对有效疏散人流,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空间,使建筑空间与市区及行人的联系形成更高的层次。沿街立面的处理手法主楼与裙房一气呵成,增加了整体气势,可令行人更容易觉察和欣赏设计。大楼的人流主入口面向西斜七路布置,在门前设广场作地面临时停车场。沿太白南路设辅助入口(商场入口),因是城市主干道,方便了商业活动。汽车的主入口面向西斜七路,一侧可从坡道进入地下车库,汽车出口在大楼西侧的消防通道,通向太白南路,地下车库出口也在一侧,行车路线为顺时针流线,与城市交通流向一致,保证快速疏散,畅通车流。

建筑平面设计

⒈功能分区

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是一个功能多,体量大的综合性建筑物。众多的交警办公、会议、就餐以及交通指挥上的自控、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监控、卫星定位和直升机空中指挥的快速反应系统,组成了这个庞大的建筑物主题,集中体现了现代交通指挥中的高科技硕果。为了保证将这些功能空间有序的组合,方便每一项功能的独立使用。在设计中我们将办公中对公众市民服务、千人会堂、公共用餐、大屏幕交通指挥中心以及相应的技术层和商业用房等在使用功能上有大空间要求的,集中设在四层裙房,四层顶由于功能要求形成不同层高,处理成圆弧的波形屋盖。主楼为交警提供交通信息的传递、决策、指令、电脑网络以及卫星通信、直升飞机停机坪等。因停机空间要求将指挥塔和设备层布置在南端,立面用圆弧划分,使主楼顶部在空间上争取到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直升机停机坪。由于平面结合了功能上在建筑空间的组合,从而派生出独特的功能形象,它不需要去抽象表述,给人表现为直觉的体验,自然的流露,是物质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建筑功能同形象的完美结合,使建筑的整体迸发出现代技术的信息。

⒉内部组织

以贯通主楼东北两个主要入口进行划分,南侧裙房内有对公众服务的联合办公厅、大屏幕交通指挥中心大厅及交警的千人会堂,东侧为大楼的主入口,北入口为商用房及支队办公入口。建筑功能按垂直方向水平划分,使其明确、清晰、适用。

⒊各层平面布置

1层:交通指挥中心大堂、接待、联合办公厅、商业用房、消控中心、设备用房。

2层:交通管理办公室、联合办公厅、交通展示厅(位于大堂回廊上)、商业用房、大屏幕交通指挥厅及设备控制用房。

3层:办公室、中小会议室、大屏幕上空。

5~24层:除8层设有8套两套间的首长办公室和小会议室外其余为干警及支队办公室、配套设备用房。

25层:直升机停机坪(30m×40m)、指挥塔、候机房、值班室、设备机房。

地下1层:交通干警停车库。

地下2层:平战结合的六级人防地下车库。

地下3层:设备层。

立面的形象创意

方案的立面创意,是一种摆脱传统形式,追求变化的新型建筑。设计依据大楼所处的位置,将立面形式定位在西安科技文化的高制点上。对建筑立面的处理试图赋予在视觉上的回应,叫人一眼就感觉到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有一种独特的立面标志形象。它不同于普通办公楼,而是通过现代建筑功能入手,用层层钢架托起的大楼通信塔,直升飞机停机坪,来作为现代交通指挥中心大楼建筑立面构图中主要特征符号,组成交通指挥楼的标志,反映现代科技的美感和建筑时代感。立面上圆弧的运用,达到静中求动来联想交通中的汽车轮,圆弧与车轮锯齿纹样的叠加,高技派手法,线条流畅、饱满,体现力量与张力,限制与引导,这是交通指挥的动感和交通疏导的比喻,恰当隐喻着在交通指挥实际中所具有的动态和约束。用弧线的放(动),锯齿形钢构的收(停),这一动一静达到动态中均衡。用圆弧、直线作构图中母题,贯穿到主楼与裙房中,从立面到平面,方圆相济,重复与重构,使建筑在形态上充分与功能结合与环境结合,表达建筑艺术的个性和城市道路、城市环境的亲和关系,形成刚柔的冲突美。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的建筑立面方案就是这样处处表现出潇洒与不凡,明快与大方。那冲入云霄的发射塔、直升机平台融入立面中,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震撼感,丰富了立面构图,传达出时代的信息,为西安的城市建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1年6月

西安交通指挥中心总平面

二十五层

标准层

八层平面

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效果图

沿太白南路立面

西安交通指挥中心大楼鸟瞰

一层平面

1.指挥中心接待大堂 2.门厅 3.物流厅 4.门卫 5.接待室

6.商务间 7.办公室 8.商业用房 9.联合办公大厅 10.卫生间

11.消控中心 12.网络设备间 13.地下车库入口 14.地下车库入口

上一篇:重塑生命 焕发新生 下一篇:关注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