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夫妇窃取40万,全国首例电话盗充案震惊春城

时间:2022-07-23 08:53:23

贪心夫妇窃取40万,全国首例电话盗充案震惊春城

1次、2次、4次、8次……最终汇集成了难以计数的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是贪欲,而呈几何级数跌下的,是身边唾手可得的幸福碎片……

一对夫妇,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充值卡漏洞,兴奋中他们以为找到了致富捷径。短短几个月里,他们使用15张充值卡号反复给云南省千余部电话非法充值,金额高达40万元,制造了我国首例充值卡话费盗充案……

2008年2月27日,这对夫妇被推上了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的被告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他们悔泪长流……

贫贱夫妻天上掉馅饼,充值卡话费用之不竭

2007年1月18日上午9时,昆明市一家叫“吉祥通讯”的店铺,老板娘饶金桃和一个刚刚打完电话的小伙子激烈地争吵着。原来,小伙子用店里的公用电话打长途,通话结束后,饶金桃查看电话机上的计时器,显示为18分半钟。“什么?你乱收费,我最多打了10分钟!”小伙子气愤地声称要向电信部门举报她。

见对方无理取闹,饶金桃气得直叫:“你等着,我查电话费给你看!”她抓起电话拨打了查费系统,饶金桃清楚记得,前一天晚上的剩余话费是26元,她当时担心欠费停机,曾用丈夫陈明应进货时搭售的话费充值卡给电话充费,但充了3次都没有成功,估计此时话费已经快用完了。

但让她瞠目结舌的是,此时电话中提示的剩余话费金额竟然有300多元,她再次查询,没错!话费余额确实是300多元。饶金桃没有心情再与客户争辩,匆匆收了他10分钟的话费后将其打发走。

待小伙子离开后,饶金桃有些疑惑地再次查询了自己店内公用电话的余额,仍为318元。“怪事,明明充费没有成功,更何况那张卡上才有100元,怎么会有300多块钱的话费呢?”饶金桃满心疑惑地打电话给在大理进货的丈夫。

陈明应在电话中明确肯定自己没有给电话充过费,这下,饶金桃糊涂了,她忍不住再一次查询了自家公话的话费,提示的话费余额还是318元。

“莫非是那张续费卡……”她的眼睛忍不住盯住前一天一直没有充进去的续费卡,由于一直提示充费不成功,她将卡随手放在抽屉中,准备等丈夫回来再向电信部门交涉。

饶金桃屏住呼吸,将那张充值卡翻出来,像前几次一样,她先拨打区号0874,然后接着拨打10000,进入电信智能系统,输入这张卡的卡号后,电话中依然传出“续费失败”的提示。挂断电话后,她心急火燎地等了几分钟,开始忐忑不安地再次查询话费余额,不想竟比刚才多了100元,刚好是这张卡的面值。

“天啊!撞着金矿了,充了值还不会下账,这一张卡可以永远充下去!”饶金桃几乎跳起来,心里乱糟糟的一片。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即给丈夫打电话,让他快回来。

35岁的陈明应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1989年初中毕业后,跟随同乡来到省会昆明打工,认识了当服务员的女孩饶金桃,两人一见钟情,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2002年6月,陈明应带着女友回到家乡,按当地的习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之后,陈明应带着妻子回昆明打工。2004年,饶金桃生下女儿蓓蓓后,夫妇俩开了一家经营电话的店铺,取名“吉祥通讯”。饶金桃带着女儿看守店铺,陈明应负责四处联系货源进货。为了多赚些钱,夫妻俩还在店里安装了座机电话,作为公用电话营业。

2007年元旦,陈明应在丽江了解到,如果从当地进货,每部无线座机电话的成本比从昆明进货便宜近30元,于是从丽江电信局进了100部无线电话。进货时,店家正在搞优惠活动,每一部电话都搭售一张面值100元或50元的电话充值卡,没想到,正是这批充值卡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等待丈夫回来时,饶金桃有种说不出的紧张。她与丈夫都是老实巴交的生意人,虽然小本经营,但童叟无欺,日子也过得去,而现在,天上掉下这样一个大馅饼砸在自己身上,是吃还是不吃,饶金桃拿不准主意。

当晚,陈明应匆匆赶回昆明,看到丈夫后,饶金桃再无心做生意,匆匆关了店门,将陈明应拉到里屋,神秘又兴奋地对他说:“老公,我发现一个秘密,用你拿回来的充值卡充话费,一张卡可以不停地充,永远都充不完。”

“净胡扯!”陈明应有些不相信。饶金桃急忙让丈夫自己查询话费,然后记下话费金额,之后,她让陈明应用那张自己充了好几次的充值卡给自家的座机电话充值,结果,话机仍提示“充值失败”。按妻子所说,陈明应又查了电话的剩余金额,果然比刚才多出100元。

“天啊!是真的!”陈明应惊讶不已,但随即又忧心忡忡地问妻子:“你说这样会不会吃官司啊?”“怕啥,我们没偷没抢,再说每天那么多充费的,谁会注意到我们?”想想妻子说得也有道理,陈明应释然了。他随后又拿出一张充值卡,发现这张卡与上一张卡有着同样的“神奇功能”,于是又给自家座机充了400块钱。

贪欲是心魔,充值卡竟成发家致富“金钥匙”

这一夜,夫妻俩一夜无眠,他们商议,以后自家店里的公话就用这些充值卡来充,这样,公话就成了无本经营,收到的钱都是自己的利润。

可是,虽然夫妇俩想尽办法为公话吸引“回头客”,比如每次只按实际话费的80%向顾客收取等。但无奈周围公话太多,无本买卖每天给自己带来的收入还是不超过百元。

2007年春节前夕,女儿蓓蓓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陈明应两个人急得不行,放下生意抱女儿去医院,先后花了700多块钱才将女儿治愈。此时,春节一天天临近,陈明应催着妻子给家里买年货,房东也来问他们明年是否还租房,如果租的话要交全年6000元的房费。饶金桃粗略一算,自己至少要拿出一万元钱来应付这个春节,她忍不住对丈夫叹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因为没有能力让妻女过上更好的生活,陈明应心生愧意。一天,陈明应经过昆明市东风广场时,看到昆明市电信局门前正在举办续话费送相应礼物的优惠活动,他心中一动,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家里那些充值卡,那其实是一把把“金钥匙”啊!自己现在只用它们充自家的话费,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回到家后,他犹疑着将自己的想法与妻子一说,饶金桃也有同感:“要不我们也搞一些优惠吧,拉些回头客,把过年的钱搞出来就行。”

“要是给电信部门的人撞见怎么办?”陈明应问。

“不会吧!昆明那么大,充值卡这么多,谁知道谁是谁啊!”

夫妇俩经过一番合计后,决定用“充值卡返点”的方式搞点过节的钱,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的秘密,陈明应将其中一张卡的卡号和密码背得烂熟。当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昆明新南站小街子批发市场,因为心里不安,他一直不敢行动。直到下午6时,感觉到电信部门的人已经下班,加之这里是城南郊区,距离昆明电信局很远,他鼓起勇气走进一家公话吧,声称自己是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春节临近,单位正在进行话费促销,可以打折。

话吧老板熊奎见来人没有配戴工作牌,也没有穿工作服,以为遇到骗子,挥挥手让他快走。陈明应忙道:“我真的可以打7.5折,而且续费成功了再交费。”熊奎一听,犹豫了。在陈明应的劝说下,给了一部座机电话让他续费。

果然,续费一切顺利,熊奎准备付费时,陈明应再次表示:“我是第一次给你充费,给60元就行啦。”熊奎一听竟有这等好事,当即又让陈明应继续给自己的另外几部座机电话充费,于是陈明应又给熊奎充费2000元,他自己则得到了1200元。

回来的路上,陈明应既兴奋又害怕,不时用手去捏一捏怀里的钱,脚步飞快却凌乱。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几天后,见一直没有事,陈明应胆子大起来,开始以电信职工的名义,四处联系给人充费。而随着充费的增多,陈明应也越来越心安,他甚至对一些要好的朋友和亲人表示,如果对方给自己介绍客户,他充费得到钱后会给对方相应的提成。

就这样,一个月下来,陈明应充了400多部电话,得了4万多块钱,过年的钱有了,租房子的钱也有了,夫妇俩一高兴,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准备开回家显摆一下。

之后,他们买了一大堆年货,一身光鲜地回家过年,老家的人收下他们的礼物后,连连赞他们有能力。陈明应的父母更是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道:“好好干,将来在城里买了房,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虽然在乡亲们面前风光无限,但毕竟做贼心虚,春节过后,他们回到昆明,继续自己的买卖。可此时,老家的电话突然多起来,一会儿是小时候的邻居借钱盖房子,一会是兄弟想买台车跑运输。接完这些求助电话,陈明应夫妇不禁愁容相对,他们只是想在乡亲们面前露露脸,没想到衣锦还乡却成了一种负担。

不得已,两个人又将目光集中在已经束之高阁的充值卡上,夫妻俩决定暂时先走这个捷径来创业。于是,陈明应开始分工,他负责到外联系业务,然后将客户的电话号码告知妻子,而饶金桃在店里用座机电话给客户充费,客户确认充费成功后再交钱,这样可以防止别人发现他们充值卡的秘密。

为了便于工作,陈明应来到附近的金实小区一家名片店里,以每盒10元的价钱,订做了3盒名片。他没敢用真名,用化名“刘祥”和“刘兴高”各做一盒,在联系电话一栏印上自己的电话,并设计印制了“中国电信”字样及电信的徽标,在职业一栏自封为“业务经理”。在另一盒名片中,他给妻子取名“饶亚芳”,并印上妻子的电话号码,封为“业务员”。

为了分散目标,夫妇俩还熟练地背下10多张充值卡的卡号,然后将这些卡扔到附近的垃圾桶。与此同时,他们开通了店内的几部小灵通,以供充费使用。

准备就绪后,夫妇俩投入到紧张的“创业”中。陈明应以“电信部门业务经理”的身份广发名片招揽生意,一些客户见有利可图,纷纷提出与他们合作。而饶金桃则坐在店里接丈夫的电话,给客户充话费。

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大,收入也滚滚而来。2007年3月10日,夫妻俩仅给昆明市新闻路某单位一家,就充了一百多部电话,费用为两万多元,夫妇俩打折后得到1.3万多元。

当天晚上,夫妇俩数着收到的钱,激动不已。饶金桃边数钱边说:“老公,这钱我们留着买房吧,老家要钱我们也不要给,万一哪天出了事,不是把他们也连累了吗?再说我们是冒着危险挣的钱,这么接济也接济不过来啊。”

感觉妻子说得有理,以后老家再有人来借钱,陈明应一律表示手头紧。一次,他的一个兄弟向他借5000块钱买砖盖房子,陈明应一狠心没有借,搞得其父母来电话骂他“忘本”。陈明应有苦说不出,只得拼命地充值,希望有一天真的有钱了,洗手不干时,再回家洗脱这种“罪名”。

因为天天在外面跑“业务”,陈明应感到有个店铺反而危险,容易让人顺藤摸瓜。于是,2007年3月28日,他们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店铺,连同那部发现“金钥匙”的公话一起,以2.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一个叫吴利民的人。

就在夫妇二人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从2007年3月开始,昆明曲靖电信部门开始不断接到反映,称有人冒充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公话打折充费,这一情况引起了电信部门的警觉,并立即向云南省电信局作了汇报。

不义之财太烫手,40万发财梦悔泪长流

经过技术检测,云南电信昆明分公司发现公司内部系统出现了漏洞,因此当盗充行为一发生,系统就会自动在其公话充值平台接口机上链接并进行充值操作。通过平台系统显示,3月16日17时58分起的14分钟里,一部号码为1336880****的联通手机,利用该链接先后对装于五华区虹山南路125号的一部电话进行5次充值,金额达500元。电信部门立即对该手机的充费情况进行跟踪。

3月19日,负责跟踪的昆明电信公司职工舒明再次发现这部联通手机和多部小灵通,使用几个号码相同的充值卡,连续对几部公用电话充值,而在16日至19日短短3天,电信公司就因非法充值损失资费约17万元。舒明向公司领导汇报情况后,当即向昆明市公安局经文保分局刑侦支队报案。

接到报案后,昆明市经文保公安分局当天就立案展开侦破工作。在电信部门的配合下,警方从电脑缴费系统调取了电话号码清单。看着电信充费清单,他们惊呆了。一张使用最多的面值为100元的充值卡,前后共进行了1546次充值,而另一张充值卡也反复使用了1300多次,其他还有几张均被充值上百次。警方当即决定在公用电话充值平台接口机上进行监控,并对涉嫌的6部小灵通号码和一个联通手机号码的通讯信号归属点进行追踪。

随后几天,警方发现所跟踪的4部手机号码使用频繁,不断通过非法链接的信号侵入公用电话充值平台。由于这4部手机的信号大多在同一归属点,警方初步认定是同一个人在使用。另外,根据充费记录,警方找到了接受充费的客户调查,初步确定一个叫刘祥的人为嫌疑人。

2007年4月3日,警方技术跟踪了解到,刘祥最近一直在云南西部的大理、丽江、宁蒗一带进行非法充值行为。为尽快将其抓捕归案,当天,警方立即派出3名精干的民警直赴滇西。第二天,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地在一加油站内将化名刘祥的陈明应以及化名饶亚芳的饶金桃抓获,并缴获其用赃款购买的面包车一辆,以及存赃款的银行卡一张。

2007年5月10日,经盘龙区检察院批准,陈明应和饶金桃被依法逮捕。由于案情特殊,对此案的处理,检察机关非常慎重。12月25日,公安机关在补充侦查后,向检察院移送了材料,其中列出了十余个陈明应夫妇恶意充值的电话号码和被反复充值的15张充值卡卡号。

2008年1月28日,盘龙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二人提起公诉。2月27日下午,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法庭上,公诉机关指控夫妇二人自去年1月至3月间,反复对千余公用电话进行非法充值,充值金额共计401250元。二人无视国家法律,以牟利为目的,非法使用电信卡进行充值,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第264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记者采访时,陈明应和饶金桃懊悔不已,想到年幼的女儿可能要失去父母的庇护,想到曾经清苦但自由无忧的生活,两个人悔泪长流。而乡亲们得知夫妇俩原来是靠盗充电话发财后,都纷纷感叹,并将当初收的礼物退给了公安局。

陈明应的辩护律师王理乾以及饶金桃的辩护律师易蜀,也为两人进行了无罪辩护,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非刑事犯罪,只能算不当得利。王理乾说:“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陈明应的行为属民事范畴的不当得利行为。他在起初受益时,处于不知情状态,属善意受益;当他发现系统的漏洞后,继续操作,则属于恶意。他的行为是使自己获益而使他人受损的不当得利行为,陈明应和饶金桃应是无罪的。”

因本案与全国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许霆盗窃自动取款机案甚为相似,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编后:

电信系统出了问题应由电信部门及相关的监管机构进行问责,但不能成为某些人盗窃犯罪的理由。无论法律界如何争议,就事情本身来说,不管是出于改善家庭条件还是在亲朋间挣面子的目的,让夫妻俩最终倒下的还是占小便宜的贪欲。迫于生活,有时每个人都可能抵挡不住诱惑,从而试探性地迈出了错误的第一步,但是如果能够悬崖勒马,未必会酿成大祸。陈明应夫妇的可悲不在于一时糊涂,而在于抱着侥幸心理将错就错,一错再错,最终被贪欲引入万劫不复之地。贫穷和困境都不是选择错误的理由,一念之差,可能就会如同陈明应夫妇一样,失去的是平凡却幸福的生活。

E-mail:wangrong9413@vip.省略Tel:(010)51026392

上一篇:富翁失踪7年是否宣告死亡,儿媳公公怒上法庭 下一篇:女性保险,女人的晴雨双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