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会计稳健性与无条件会计稳健性分析

时间:2022-07-23 05:51:23

【前言】有条件会计稳健性与无条件会计稳健性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有条件稳健性与无条件稳健性概念与计量 (一)有条件会计稳健性有条件稳健性是指在面临充分不利的情况下,将资产账面价值予以注销,但在有利的情况下却不相应增加资产账面价值,即对收入的确认较之损失的确认要求有更高的可验证性,如对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

有条件会计稳健性与无条件会计稳健性分析

摘要:本文认为,当前对于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分歧,主要是由于混淆了有条件会计稳健性无条件会计稳健性。有条件的稳健性起源于契约中的委托关系,并受到诉讼、管制和税收的影响,是会计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一种谨慎反应,它能够维护契约执行、落实受托责任、缓解冲突,是降低成本的有效的制度安排。无条件的稳健性主要是因应管制和税收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有条件的会计稳健性和无条件的会计稳健性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无条件的稳健性比有条件的稳健性优先。但后者对前者也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 有条件 无条件

一、会计稳健性的争论

(一)规范研究观点早期研究者通常将稳健性界定为会计师对导致较低的股东价值和净利润的会计方法的偏好,如“预见所有可能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Bliss,1924);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第4号公告中指出:各种资产和负债常常是在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予以计量的,管理者、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对计量上的可能误差,历来宁肯失之低估净收益及净资产,而不愿失之高估。但现在准则制定机构反对将稳健性等同为蓄意低报股东权益和净利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第2号中指出:财务报告中的稳健性不应再意味着蓄意地、一贯性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并将稳健性定义为: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概念框架中将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并定义如下:稳健性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审慎,如资产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然而,IASB也同时强调,运用稳健性不允许建立秘密准备或超额储备,不允许蓄意低估资产或收益,或者蓄意高估负债或费用。

(二)实证研究观点较之规范研究者,实证研究者对稳健性的定义更注重其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并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稳健性做出阐释。如Basu(1997)认为,会计稳健性是指会计在确认收益时,较之确认损失要求有更高的可证实性;Fehham和Ohlson(1995、1996)与Beaver和Ryan(2000),从会计稳健性对资产负债表影响的角度给出定义:会计稳健性是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持续低估;Givoly和Hayn(2000)则从会计稳健性对利润表的影响角度给出定义:会计稳健性是一种会计原则的选择标准,会导致最小的累计报告盈余。Watts(2003)对会计稳健性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将稳健性定义为“可验证性”程度在收入,资产和损失/负债上的不对称应用,其结果是在每一会计期间都形成系统性的净资产,净利润的低估。因此,会计数据所呈现出来的稳健性是一种整体的、自企业经营初始到当前的累积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会计稳健性逐渐演变为两大分支,这两大分支相关文献有不同的定义,如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稳健性(Basu,1997;Ball,Kothari和Robin,2000;Pae,Thornton和Welker,2005)、事前和事后的稳健性(Pope和Walker,2002)、与消息有关的和与消息无关的稳健性(Chandra,Wasley和Waymire,2004)、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稳健性(Ball和Shivakumar,2005;Beaver和Ryan,2005)。Ball和Shivakumar(2005)认为,由于无条件的稳健性和有条件的稳健性概念的混淆,使稳健性成为有争议的财务报告特征。实际上有条件的稳健性增进了债务契约、报酬契约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使财务报表变得更加有用,其本身也成为了重要的盈余质量特征。

二、有条件稳健性与无条件稳健性概念与计量

(一)有条件会计稳健性有条件稳健性是指在面临充分不利的情况下,将资产账面价值予以注销,但在有利的情况下却不相应增加资产账面价值,即对收入的确认较之损失的确认要求有更高的可验证性,如对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有形和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有条件稳健性主要是出于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损失作出更加及时地反应符合人们在感知收入和损失的不对称性时,对损失敏感而对获得收益则相对不敏感。有条件会计稳健性起源于契约中的委托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受到诉讼、管制和税收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及时地确认经济损失,是会计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谨慎反应。有批评者认为,稳健性破坏了信息中立原则,但有条件的稳健性必须以在同期发生了经济损失为前提,并且及时地在会计盈余中确认经济损失,而提前费用化、建立秘密(超额)准备等均不被视为遵循了稳健性,因此与中立性并不冲突。由于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拥有信息优势,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可能会偏离中立性原则,报告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隐瞒不利信息,有条件稳健性则要求更及时地确认经济损失,从而可以抵销管理者的高估倾向,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有条件稳健性的计量始于Basu(1997)建立的年度盈余和年度股票回报之间的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股价领先于盈余,即在资本市场上存在很多相互竞争的信息源,股价中包含了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更加丰富的信息(Kothari和Sloan,1992)。在该模型中,会计盈余作为因变量,股票回报作为自变量,并将股票回报分为好消息(正的股票回报)和坏消息(负的股票回报),发现年度盈余和年度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当期消息性质(好消息或坏消息)的变化而变化,即具有坏消息(负的股票回报)的公司,在回归模型中的斜率和R。比具有好消息(正的股票回报)公司的要高,负的股票回报与当期会计盈余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正的股票回报与当期会计盈余之间的相关性。说明会计盈余反映坏消息较之好消息更加及时,当坏消息发生时,相应的损失立即被确认,而好消息影响了当期股票回报,相应的利得却没有在当期会计盈余中全部确认,而是在当期和未来年度逐渐加以确认。Basu认为,这个结果是会计稳健性(有条件的稳健性)造成的,并发现在1963-1990年间,美国公司在整体上存在显著的会计盈余稳健性特征,而且在审计师法律责任较大的两个时期:1966-1975年和1983-1990年,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程度更高。继Basu之后,这一计量方法已经在很多研究中被采用,其中有研究不同时期稳健性程度的变化(Holthausen和Watts,2001);公司间不同的稳健性程度(Ball和Shivakumar,2005);稳健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Ball。Kothari和Robin,2000;Ball,Robin和Wu,2003;Bushman和Piotroski,2006);稳健性与审计及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关系(Basu,Hwang和Jan 2001);稳健性的经济后果,即稳健性对权益资本成本和投资效率的影响(Bushman,Piotroski和Smith,2005):有条件稳健件

与无条件稳健性之间的关系(Pae,Thornton和Welker,2005;Beaver和Ryan,2005)等;Watts(2003)则综合分析了稳健性的产生原因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

(二)无条件会计稳健性无条件稳健性是指在资产或债务产生之初就决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使用这些会计处理方法产生了预期未入账的商誉,使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市场价值,如大部分内部形成的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研发支出和广告支出等)在发生时被费用化,直接记入了当期损益;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具有正净现值的项目采用历史成本法等。证据显示,大部分无条件稳健性产生于税收和管制动机。从美国的情况看,公司所得税对稳健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加速折旧能够提前将折旧费用化,抵减应纳税所得,从而导致加速折旧法的盛行(Booekholdt,1978)。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年代,很多公司对存货的发出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以缓解通货膨胀对所得税的影响(Moonitz,1953)。在我国,加速折旧、后进先出等体现稳健性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还不是十分普遍,这主要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限制所致。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实施之前,无论是税法还是会计准则都侧重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都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后进先出等体现稳健性的会计处理方法。1993年的行业会计(财务)制度增加了对后进先出和加速折旧的规定,但加速折旧只允许在限定的行业采用,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则取消了这一限制。Ball,Robin和Wu(2003)认为,在成文法国家税收政策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例子说明了许多无条件稳健性会计处理方法之所以被采用,完全是出于对所得税和市场管制的反应(Basu,2005)。很多文献建立模型并检验了无条件稳健性的存在,如Fehham和Ohlson(1995,1996)与Beaver和Ryan(2000)分别通过企业股票估价模型和市净率来估计净资产被低估的程度,以此计量稳健性;Givoly和Hayn(2000)则通过非经营累积应计项目的符号和大小来衡量稳健性,累积应计项目金额越小或者为负,表明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无条件的稳健性并非基于新的信息造成了资产价值的变化,而是由所得税和会计管制所诱致,有些只有在会计准则强制规定时才可以观察到,因此,无条件稳健性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是人们所需要的(Ball,2001)。即使两种稳健性都最终减少了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但减少的时机很关键,只有有条件的稳健性提供了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产生契约反应并增进契约的有效性。因此,不能把无条件稳健性与有条件稳健性混淆对待。Ball和Shivakumar(2005)认为,无条件稳健性所带来的不确定金额的偏差会给基于财务信息的决策造成随意性,因此,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冲突,对两种稳健性的混淆致使稳健性遭到了诸多批评。

三、有条件稳健性与无条件稳健性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两种稳健性有很多相同的目的,包括捕捉到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不对称的损失函数,即从利得中所获收益要小于相同数量损失所产生的损害;最小化公司的诉讼成本、税收成本和监管成本;使会计师和监管者最小化经济不确定性并免受监管不力的批评(Watts,2003)。但两种稳健性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无条件的稳健性更加注重说明某些资产和负债计价的困难以及其对未来收益的影响;有条件的稳健性则更关注在管理者有动机高估会计数字的情况下,稳健性能够抵销这种高估倾向,从而增进了契约有效性。大多数关于两种稳健性的文献都是相互独立的,较少有考察两种稳健性之间的相互作用。Beaver和Ryari(2005)建立并应用了一个在不确定情况下展现有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从而有助于深刻理解两种稳健性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文下以有形资产为例说明两种稳健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假设 首先,假设某公司在t时点有形阶段资产的市场价值为MVT,有形资产实际折旧率(经济折旧率)是一个随机的比率[1-γ(1+ε1)],其中,γ是固定的且0<γ<1,ε是一个随机变量,代表有形资产未预期的折旧率,且£1-1o当εt>0时,有形资产的实际折旧率比预期要慢(预期摊销率为1-γ,即E(ε1)=o),这时公司从这些资产上获得了未预期的收益,反之则反。其次,假设该公司在t点对有形资产的新投资的市场价值为ITt则有形资产的市场价值为:MVT1=γ(1+ε1)MVTt-1+ITε1……(1);假设IT以固定

等式(2)中,有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市场价值加上偏差项(BIAS)和滞后项(LAGS)。偏差项是由于自上次计提减值后使用会计折旧率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偏差,当γ>δ(会计折旧率大于经济折旧率)且T(t)>0时,偏差项一定为负,且随着δ的减少(会计折旧率为增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偏差越大,这就产生了无条件的稳健性。当γ>δ时,随着T(t)的增加,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偏差也会增大。滞后项是由尚未确认的有形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经济利得或经济损失,即φ1)构成的,滞后项中大括号里的部分在γ>δ的情况下一定是负的,当φt>0时(有未确认的经济利得),滞后项为负,这时不会引发会计减值,只有当φt有未确认的经济损失),滞后项为正,且当正的滞后项足以抵销负的偏差项时,有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市场价值,从而引发会计减值,使经济损失及时在会计盈余中加以确认,这是产生有条件稳健性的基础。

等式(5)捕捉了无条件稳健性和有条件稳健性各自显著不同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作用。两种稳健性都会使账面价值产生向下的偏差,然而在给定上次减值注销时间的情况下,加速折旧所造成的无条件稳健性产生的是确定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反映在BIAS上;有条件的稳健性产生的是可能性的偏差,取决于从上次减值注销后尚未确认的有形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φt),这个偏差反映在LAGS中。加速折旧(产生无条件稳健性)比有条件的稳健性要优先,因为会减少引发会计减值的可能性,所发生的经济损失(φt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期的不对称关系只有在当期有形资产未预期的价值变化为负(φt

上一篇:资产的定义:回顾与思考 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