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法创建电子商务开放式教学

时间:2022-07-23 05:23:40

四位一体法创建电子商务开放式教学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对电子商务行业关注度越来越高,高速的发展和广泛的机遇缔造了若干个电子商务的神话,众多企业参与其中、拓展网络渠道,致使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紧张。而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以“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两年制专科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主体对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最终目标,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分析两年制专科电子商务的培养现状、实践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基于“四位一体法”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即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五套方法、七项注意”的解决思路,解除高职高专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困局。

一、两年制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的现状

电子商务是一门复合性综合学科,而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时间短,专业新,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规范的成熟模式,各示范院校都在摸索前行,边走、边做、边改是当前各职业学院的真实写照。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着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人才专业水平不高、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等现象,具体表现几个方面:

(一)学制短,专业学习深度不足。作为经教育部批准的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设立之初就形成了示范的作用,两年的学制也是高职培养的一个试行,这样的定位也明确了不能更改的事实: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两年的时间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快餐式教育必然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如课程设置数量和内容的减少、学时的压缩,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上明显弱于三年制专科和本科,那么也必然形成了专业学习的深度不够,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实践教学环境简单叠加,教学规格降低。当前,大数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环境实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所谓的模拟实验教学或操作实验练习,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简单操作与练习,仅为了达到教学要求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无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各实验软件、实验练习的简单叠加所产生的作用仅仅限于操作,而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动性、协作性、统筹性、开放性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降低了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学质量和教学规格也因此而成为浅显的操作。

(三)专业教学体系的更新远远滞后于电子商务行业更新的速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商务模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引起电子商务行业更新加剧,新的商务模式不断涌现,陈旧模式的快速退出,引发了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变化。现有的参考教材、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理论研究、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应用差距较大,脱节现象严重,教学内容缺少时效性已成为困扰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基于“四位一体法”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了改变两年制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当前人才培养的困局和解决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四位一体法”就能够基本解决上述问题,“四位一体法”即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七项注意”的解决思路,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一个中心。以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中心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主导思想。作为职业教育技术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开展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框架包括实践能力要求、实践课程设置、实践环境建设、实践内容更新、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

(二)三个层次。以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为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的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活动。

1.初级层次:在新生入学后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以课程为依托,以教材为主线,以实验环境为手段,实施电子商务实验操作的有效叠加与融合,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的所有实验流程,掌握教学内容规范要求。这个层次控制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

2.中级层次: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实验流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演练,模拟实际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

3.高级层次:以企业项目为切入点参与企业实践,解决学生“我毕业后能做什么”的问题,熟知或参与至少电子商务两个行业或两种模式的企业应用,形成电子商务全局意识,让学生把握电子商务。

(三)七项注意。

1.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培养教师应具备超前性。电子商务模式变数较大,对电子商务行业预测及行业前景分析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改革,打破终身制行为,引入实战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作为实践教师,聘请企业工程师为现有教师培训,掌握新技术,了解和把握新方向。把握“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最重要层面,只有好的师资队伍才会优质的电子商务后继人才。

2.实验环境建设,要注意建设改造应具有先进性。有条件的学校在实验室环境建设尽量避免与其他公共课程交互使用,重视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和模拟商务环境的搭建,电子商务实验室还要构建较好的设计开发环境,满足专业学生多方面的实践需求,了解社会先进的实验模式,引入最新的实验教学内容。

3.实训企业选择,要注意企业所在行业应具有代表性。在选择实习或实训企业方面,要注重学生全面电子商务意识的培养,参与有不同特征的企业实训,提高学生综合电子商务能力。

4.实践教学体系,要注意体系建设应具有开放性和更新及时性。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有广泛吸收社会需求,以开放的视角动态的设计实践教学任务,每学年每学期甚至每个阶段都调整实践教学任务。

5.专业结构教育,要注意整体结构应具有系统性。企业、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专业结构设置的侧重根据所属学院的特点而不同,有的培养技术型商务人才,有的培养商务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战略规划型人才,无论哪种培养重点,在专业结构设置都需要系统地有效梳理,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课、实践课的框架模型。

6.专业实践能力,要注意提升空间要有延伸性。专业的外延性决定的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宽度,因此专业实践能力要适度拓宽,但并不是说专业宽度越宽泛越好,这样会导致专业深度不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不影响目标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实践能力是增强就业宽度的有效途径。

7.信息的收集、商务模式的研究,要注意广泛吸收性。创新是电子商务的基石,信息的收集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前提,以开放的方式兼收并蓄,抓住电子商务主流有利于整体学科建设。

三、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不用质疑,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竞争,因而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缺口总量将是巨大的,应用型人才将是企业普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也会随着企业的需求而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将随着行业的发展有着动态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电子商务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掘电子商务新模式、新思路,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培养社会急需的电子商务人才。

上一篇:任务驱动法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尝试 下一篇:工业级物联网网络工程专业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