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07-23 04:35:37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中,无论从创业意识、还是从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政策都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问题;对策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制度的改革以及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大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为此,在这种状况下创业不失为一种较好解决就业的途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而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重视远远不够。通过加强对在校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已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创业意识薄弱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冲动”、“逞能”、“瞎折腾”,是不成熟表现,对于创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对其意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师生对创业活动本身缺乏了解,许多人盲目认为创业高不可攀。再者,在校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高职院校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进行教育,知识面比较狭窄,应变能力不强,再加上各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时间不长,很多高校还没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

1.2师资队伍单薄

创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并重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更要求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职业观念,并且对教师的创新素质、创造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即便是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授课教师也大多是专业课教师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使教学内容浮浅;他们教育形式单一,重视创业理论知识和观念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方法的培养,使学生感到虽想创业,但是不知道从何着手如何开展。此外双师素质的教师严重不足,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教师更是匮乏。虽然调研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已占较高比例,但其中大多是参加一次创业培训,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双师”,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训的教师严重不足,能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教师就更少。

1.3创业教育政策尚不完善

当前,国家现行大部分优惠政策都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服务性、简单化的个体经营项目,虽然比较务实,但忽视了大学生的价值以及他们可能的价值取向,从而削弱了政策的实效性。国家在出台对全国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时,一般都只是确定大的原则和方向,而更细化、更具体的操作规则留给各省市,因此,国家层面的政策操作性相对较差。同时,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如大学生创业政策减免收费大多是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优惠的费用与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费用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另外,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及压力太大,加之高职学生并非我国现有创业大军的主力,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从投资制度、风险防范、企业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均未见对高职学生创业具有很大帮助的特殊政策,因此,在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中,缺乏一整套支持高职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

2.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对策措施

2.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学生创业观念观念,告诉学生不能一味的等待创业,靠关系创业,问父母要钱创业。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摆正创业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确对待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为创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2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

教师在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和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教师提供创业教育培训,配备创业职业教练,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技能。

2.3善创业教育扶持政策,建立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各项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过不断完善各种创业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创业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鼓励在校大学生将完成学业与创业并举,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创业。在完成学业方面,将创业课程教育融入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创业实践与完成学业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创业绩效纳入学分体系。在创业资金保障方面,一是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项创业发展资金,使更多大学生接受财政支持的免费创业培训;二是打破在校大学生创业与社会劳动者创业之间的各种界限,实现由前者向后者成功接轨;三是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通道,通过政策扶持,使在校大学生同等享有贷款担保、税费减免、无息借款等资金保障,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职业院校应积极介入开展创业项目评审和推介,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各界通过股份、投资形式等资助形式推动在校大学生完成创业,构建促进创业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液压传动》工学结合模式项目化教学探讨 下一篇:堤防工程的概算及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