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景”与“境”

时间:2022-07-23 03:11:31

建筑的“景”与“境”

如果你看过电影《For Your Eyes Only》,一定记得罗杰・摩尔为了寻找英国间谍船上的发射机而来到的那个修建在凌空绝壁之上,藏匿于云舒霞卷之端的修道院。这就是Dometius修道士于15世纪修建的Holy Trinity修道院,它与Roussanou修道院、Va rIaam修道院、Agios Nikolaos Anapafsas修道院、Megalo Meteoro修道院和AgiosStefanos修道院一样,都位于希腊北部小镇Kalambaka边,他们安静地守护着小镇,守护着11世纪以来的希腊东正教文化。

这些修道院不同于通常印象中的宗教建筑,这里没有严整的正十字平面布局,没有象征着天堂火焰的洋葱顶和高耸的钟塔,更没有精雕细琢的拱券和彩窗。单纯从建筑单体看,他们只不过是有修行于此的隐士们就地取材修建的遮风避雨之所:厚重的毛石没有太多修饰地堆砌在一起;红瓦的屋顶朴素而真实:幽静的院落丝毫没有宗教建筑居高临下之感,亲切而又安逸。然而,就是这种无名氏的表达却生长在他周围的环境中,与景观环境共生,形成了一种让人感动与折服的神秘力量。

究竟是什么给予这些平凡的建筑以如此巨大的魅力?是毛石和红瓦的物质性表达?精湛而惊险的建造过程?还是圣像和十字架的宗教感召力?相比于建筑所植根的环境,这些简单而又清晰的表达俨然成为建筑内在品质的次要属性。用沃尔夫林。的美学思想来解释,它们所描绘的是一种无法用绝对清晰的形状外貌来描述的美。而与这种美比较,还有另一种美,它就植根于不完全可理解的事物中,植根于不完全露出真面目的神秘事物中,植根于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的不可同化的事物中。一个人在从绝对清晰的事物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希望摆脱清晰而达到为视知觉所无穷尽的东西上。Kalambaka修道院的美恰恰源于清晰的建筑形式与神秘多变的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基座与山体交接的模糊界限,厚重而斑驳的毛石墙,高悬在空中的木梯绳索与褶皱多变的山体构成了特有的“入画”之景。

现代建筑已经结束了第一代建筑师偏执的理性主义追求和第二代建筑师对建筑符号象征的狂迷。建筑历史学家吉迪翁继承了老师沃尔夫林的美学思想,在《空间、时间与建筑》一书中打破物质对空间的禁锢,为第三代建筑师追求建筑与环境的有机共生指明了方向。建筑的空间品质一方面取决于物质性的表达,即材料以及材料组合所营造的动人空间,更重要的是建筑需要与环境有机融合(这种环境既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人文环境)。建筑必须承担起延续环境特征、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诚然Kalambaka的修道院是建筑历史中的特殊案例,然而它所展示出来的原始的、纯朴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有机形式恰恰是第三代现代主义建筑师挣脱偏执的理性主义束缚的根本。建筑需要反映自身的功用和可能性,但它终归不是一个它物的载体或象征。建筑需要说出自己的语言来抗拒无用的形式和意义,从而为一个特定的社会,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实现一种特定的功能。而建筑师需要遵循环境的旨意不是将预先设想好的结构强加给环境。建筑之于自然如此,之于城市更应如此。

正是由于现代建筑的这种转向,使得近年来荷兰的建筑作品屡屡受到国际瞩目。OMA、UNStudio、MVRDV、THO等大批荷兰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实践努力表达了这种建筑与环境共生的思想,在建筑思维的创新方面不乏惊人之举。他们在城市物质空间建设上给我们的启发已经挣脱了对造型和功能的终极追求,转而关注荷兰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致力于解决城市问题。阿姆斯特丹U河沿岸一系列的工业遗址更新工程就是这种社会性建筑的最好写照。

Kraanspoor办公楼加建工程是由OTH公司设计,2007年建成的工业建筑更新项目。该建筑是一个修建在废弃的混凝土机车轨道上的三层办公楼。机车轨道是上世纪50年代荷兰造船工业兴盛时的遗址,建于1952年,全长270m,高13.5m,宽8.7m。新建筑是一个悬浮于机车轨道上的玻璃盒子。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结构,尽可能多的争取使用面积为原则,平面布局基本遵循原有结构形式,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原有的四个电梯作为建筑的主要人口,人行通道作为消防疏散口。新建筑管道系统采用非均匀的布置方式,以解决原有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Kraanspoor办公楼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工业建筑的全貌,是荷兰工航运工业发展的纪念碑。新建办公空间中繁忙办公景象叠加于工业遗址之上,为工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概念。

Silodam住宅改造是由MVRDV公司设计,2002年建成的工业建筑更新项目。在高密的都市区,最大程度地发掘城市可利用空间和原有设施的使用价值是该项目的设计原则。新建筑在原有结构基础上,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提供了一个能够满足居住、商业、办公、休闲等城市生活需求的综合平台。建筑内部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构成,这些模块有单层的、双层的,中间有庭院的,还有的是露台或者花园,每个模块的体量根据当地居民不同的市场需求制定。4~8个模块组成一个“最小邻里单元”,为了满足安全、舒适的需求,每个邻里单元都设有独立的入口。每个邻里单元采用不同的立面颜色和材料,适应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也形成一种集合、多变的建筑形象。

这两个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全然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和风格革命的结果,而是一种能够摆脱物质风格需求的,源于社会生活并且与环境共生的建筑思想的产物。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体现人群的个性特征。建筑设计的源动力是荷兰的城市文化――资源、经济、包容。一方面,受限于国土低于海平面的先天制约,荷兰人谨慎的使用每一寸土地,深刻理解土地资源共享的概念。荷兰人与水患斗争的历史以及航运给荷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城市与水的关系成为规划建设的永恒主题。另一方面,荷兰人在长期对外贸易中形成的经济敏感性在城市建设中表现为对建筑经济实用的关注,经济原则在建造中成为一种积极的乐趣而非约束条件。此外,荷兰人的包容激发了建筑师的创作灵感,不受任何固有模式的制约。在这种城市文化影响下的物质建设必然聚焦干资源、经济和多元。这些工业黄金时代遗留下来的钢筋混凝土只有在荷兰这样的文化模式下才可能获得重生的机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而绝非“皇帝的新装”。他们挣脱了被动的外壳,以一个功能性的组织体存在,其中原始棚屋的遮蔽功能、山花柱头的象征意义成为一个更加复杂过程的次要属性。这就是荷兰当代建筑的生命源泉,也是备受国际关注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KaIambaka的修道院,还是荷兰的工业建筑更新,动人之处都在于建筑物质属性与环境属性的完美结合。正如电影《ForYour Eyes Only》中罗杰-摩尔前往Holy Trinity修道院的目的一样,他真正寻找的并非那只笨重的铁皮盒子,也不仅仅是发射机解密出来的代码,更重要的是代码的施令者。建筑师在实践中苦苦追求的绝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也不仅仅是建筑符号的虚拟含义,更重要的是建筑所服务的生活。

上一篇:坚持东方特色呼唤创作时代 下一篇:不规则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