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智慧火花 激发课堂活力

时间:2022-07-23 02:14:38

点燃智慧火花 激发课堂活力

不久前,看了蔡松益写的文章《生命的一课》,其中的故事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一天上体育课时,我和班上一个超重50磅的马特因为很小的事情打架了,全班欣喜若狂。那时候体育老师刚好过来,看到我们在打架,连忙拉开,并要我们到椭圆形的操场上去。老师脸上挂着笑容,跟着我们走,他说:‘我要你们两个到操场上,牵着对方的手跑步。’全班哄堂大笑,我们俩觉得好丢脸,但还是‘牵着手’一起跑了一里路。跑步的时候,我看清了他的脸和一直流下来的鼻血,庞大的身躯越跑越慢。我突然惊醒:他是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在价值,可以超越所有外在的事物。我被迫和一个人手牵手跑了一里路,我就学到了这么多道理,这让我惊讶不已。后来,我就再也没对任何一个人动过手。”我感动着这位体育老师有着如此的智慧,让学生可以主动感悟生命的成长。

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这是课改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应该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进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

一、让思想冲破牢笼

人文特性决定了思品教育不能迷信计算机般的科学和准确。思品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式,都应该是一门具有创造活力的基础性人文学科。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两眼,打破神的膜拜,打破“经”的束缚,才能打开局面,形成思品教育的理想境界。

要解放学生思想,点燃智慧火花,首先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标准答案的“牢笼”。反观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学生整齐划一、问题答案标准唯一,实在有悖于人的个性发展规律。教材不是教条,标准不是“套子”,课堂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追求的是思品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期盼的是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我们谱写的是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由活动的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使学生在这一空间和过程中充分点燃智慧的火花,在自拟的舞台上增强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去感受智慧碰撞的魅力。

比如,可以把课堂空间无限扩展。我在教学中尝试了每节新课课前节目专栏。要求:①学生在上课前充分准备,人数2人到4人不等,主持或主讲角色自己选定。②形式不限,可以是表演、论坛、讨论,也可以是演讲、时政播报、评说。③内容自拟,选材要新颖,或亮出一个观点,或启迪一种思考,或内化一种觉悟,或扩展一片视野。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如初一可以开辟心理咨询台或心理测验线;初二开辟法制小论坛或少年模拟小法庭;初三开辟时政播报或焦点、热点论坛。为了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智慧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来培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要解放学生思想,点燃智慧火花,还必须冲破教师权威的“牢笼”。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正视现实,干预生活,敢说真话,勇于批判,这需要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更需要师生双方的热情和勇气。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冲破“师道尊严”“灵魂工程师”等传统精神的桎酷,真正确立民主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以培养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任务的思品老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让民主平等、互爱互助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艳阳照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快乐、自信地迸发智慧的火花,成长的活力。冲破思想的牢笼,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二、让学生享受成功

有关研究早就表明:任何人的内心都强烈渴望获得成功。强烈的成就感使人具有更大的上进动力,学生更是如此。所以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具有成就感,是所有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生观,树立“学生有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宽容差异”的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猜一猜、表演、抢答赛、讲故事、时政搜集与播报等等,让学生“动”起来,自信起来,智慧的火花才会亮起来。并开展多种活动,如技能竞赛、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比赛、文艺演出等,要求人人参与,而且设奖面达到70%,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虽然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可能没有获得过奖励,但是,在这里,他能够获得成功,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时,他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潜能。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励和唤醒。”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要除掉旷野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种上比杂草的生命力更为旺盛的庄稼。因此,教师不必过分拘泥于学生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而应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肯定,给予展示的机会和舞台。长此以往,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都能生活在思品教育灿烂的笑容里。

古语有云:“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一位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们只有钟爱教育,钟爱我们的学生,智慧的花朵才会在思品课中悄然绽放。

上一篇:高效课堂下的有效作业 下一篇: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思想政治课的独特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