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硅谷“高端创客”素描

时间:2022-07-23 01:53:56

蓝色硅谷“高端创客”素描

依托科研创新活动,一大批具有高学历背景、高智力创新、高水平应用的“高端创客”正在云集,蓝色硅谷人才高地的优势正在快速显现。

当前青岛市全方位落实“三创”战略,蓝色硅谷承载着“海洋+”的发展方向,海洋色彩浓郁、科技含量厚重。在这里,依托科研创新活动,一大批具有高学历背景、高智力创新、高水平应用的“高端创客”正在云集,蓝色硅谷人才高地的优势正在快速显现。对于这个群体的特点,下面这几位创业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现象级”天才

在蓝色硅谷,创业者中高手如云,其中不乏那些让人深感“后生可畏”的年轻的硕士、博士,但是年纪轻轻就早已成为博士生导师的“80后”于长斌,依然足够引人注目。于长斌作为青岛澳华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办人,堪称一位“现象级”天才。

出生、成长在济南的于长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霸”。1999年在山东省实验中学读高二的时候他就出国留学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完计算机工程本硕之后,他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了一年,然后又去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读自动化专业博士并留校任教,逐渐升为博士生导师。

这样一位“学霸”、大学教授,为什么会选择创业呢?谈起创业的初衷,于长斌说自己从来没有脱离过学校,一直在做理论研究工作,但科研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他觉得成果应该转化成更大的社会价值。

从2011年开始,于长斌用理论结合实际,选择研发机器人相关平台。“我要做成这个事情,就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也必须找准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前景广大,2011年兼任‘泰山学者’后我最终确立了做‘飞行机器人加传感器’这个领域,当时国内做这个东西的人很少。到2014年团队一起把样品机做出来之后,就谋划着找个地方尝试自己去转化它,经过慎重分析比较,我认为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有它独特的优势,科研起点比较高,功能定位比较高,而且蓝色硅谷也非常欢迎我来创业,特别是我的无人飞行器跟海洋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些都促使我决心扎根蓝色硅谷。”

有好的产品,创业成功可能性会高许多,产品的科技水平越高、创新程度越深,就越能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在于长斌看来,他所研发的产品是好产品:“我们做的飞行器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平台,可以搭载多种类型和用途的传感器、检测器,能够用于环保监测、边防巡逻、消防辅助、警务侦查、林业监控、海洋勘测等很多领域。比如说环保,如果飞行器是人工遥控的,那每次监测同一个烟囱,受操作员遥控水平的影响,飞行高度和稳定性每次都不同,采集的污染物信息就有偏差,可能根本没法用。我们产品的特色就是高度智能化,尽量减少对操作员的依赖性,而且甚至不用输入专门程序,你只要给出一个大体任务就可以,飞行器自己就能加以‘理解’,然后去精确地完成任务。在过程中怎么飞,走什么路线,飞得高或低,如何避开障碍物,在哪儿停留多久等等,都由飞行器自主‘决定’。”

作为蓝色硅谷创客大军中的创业尖兵,于长斌还非常看中创业过程中能不能完全投入进去,他说:“我不建议总抱着给自己留后路的想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所以一定要提高效率。创业光有热情不行,百分百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于长斌告诉笔者,他很享受创业中克服重重困难后的快乐感觉,尽管创业会面对很多问题,比单纯的科研复杂得多,但他愿意迎接任何挑战。

“我羡慕马云能在创业初期找到最合适的团队,我也欣赏雷军、史玉柱拥有二次三次创业的勇气。我相信,无论是志同道合的创业‘战友’,还是永不气馁的创业劲头,我都会在充满希望的蓝色硅谷里得到”,于长斌说道。

把海带变成“黄金”的海大女博士后

与于长斌年纪相仿,蓝色硅谷高端创业者中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池姗也是具备高学历、掌握新成果的80后。同样都是在创业之前从未离开过学校的纯科研工作,同样都是在创业过程中经历风吹雨打却百折不挠,但海大女博士后池姗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业之路。

1982年出生的青岛“大”池姗拥有一份傲人的高等教育履历:本科在山东大学读生物专业,硕博连读是在上海的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学习抗肿瘤药物,博士后则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研究用海带制取海洋生物酶。不过在池姗看来,存在脑子里的高新知识越多,心中积攒的问号也就越大:自己能不能学以致用,亲自去做点什么出来?

池姗在她设在蓝色硅谷创业中心三号楼的近3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向笔者讲了这样一段过往,并坦承是这个事情刺激了她决心创业:“我创业是有原因的,读博士时我做出了一个抗肿瘤抗体,后来进行了成果转化,也申请了国际专利,卖给了世界十大制药公司之一――法国的赛诺菲一安万特,现在他们已经把这个抗体做到了‘二期临床’。当时我在做研究时,科研人员很少,我们自己做了大概有三年时间,但卖给这个公司以后,只一个月时间,这个公司就安排了差不多100个实验人员在做这个东西,所以他们做临床转化就非常快。知道之后,我很震惊,我感到按照实验室的标准是不可能做成真正的产品的,所以我觉得应该往创业的方向走一走。我现在创业研发的海洋生物酶其实也跟抗肿瘤药物有关,我希望转化成真正的产品,真正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在蓝色硅谷创办公司,建立实验室之后,如虎添翼的池姗加快了创业节奏,她用创新性研发的新方式,从海带等海洋动植物中获得了纯度极高的生物酶,广泛应用于药物前体的制备,每克的价格比黄金要高得多。

据池姗介绍,她的生物酶制取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或物理提取法截然不同,池姗从最基础的基因研究开始,运用首创的人工合成的方式合成了生物酶,所以产品非常纯,而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生物内毒素和重金属。更重要的技术突破是,提取法生产出来的生物酶中无效的“多糖”的含量太大,进一步降解出来的有效的“寡糖”中只有10%能使用,而且没办法把这10%分离出来,严重影响整体活性。而池姗的人工合成法则只针对这有效的10%进行合成,产品的活性和药性均大大提高。

“就因为技术领先,所以在别的地方做这个工作,我们可能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在蓝色硅谷,这里汇聚了很多领域的科研团队,海洋科研智力汇集,而在创业初期,我很想了解大家各自在做什么,能不能有一些合作的方向。或者在这里找到相关技术的拔尖人才,能够加入我们的研究。总之,我感到这里有很多‘有共同语言’的像朋友一样的创业者”,池姗解释了她情定蓝色硅谷的原因,不仅是政策好、优惠多,更重要的是科研环境好、科研人员多。

二次创业的“老创客”

跟于长斌、池姗初尝创业的百般滋味不同,在蓝色硅谷里还有许多曾经有过创业经历,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和相当资本的“老创客”们,正在更精心更努力地预备着再次绽放。以研发生产海洋溢油检测传感设备为主营业务的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创办人于敬东就是一个鲜明实例,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他,投身蓝色硅谷大步迈进在二次创业的路上。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于敬东,在武汉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来青岛发展,先是在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做研发工作,后来跳槽朗讯成为高级技术人员,1998年他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光通讯企业,一直做到2004年把股权转让,于敬东远赴加拿大约克大学,学经济硕博连读。在国外深造时,凭借技术背景,于敬东发现做溢油检测将会在国内具有开阔前景,便在当时坚定了回国创业的决心。

回国之后,于敬东得知青岛蓝色硅谷已经创建,经过考察他对这里一见钟情。“除了对我在此创业不遗余力的支持之外,我觉得蓝色硅谷核心区工委管委本身就有一种创业的激情,我们企业在这里创业,他们其实也是在这里创业,这股子劲头也给我很强烈的感染,我对这里很有信心。而蓝色硅谷对我最大的吸引力,是把蓝色产业集聚到了这里,这对我们做海洋仪器来说非常有利,”于敬东感慨地说,“我们公司的智能绞车和智能信标等产品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如今要做深海测试,直接到邻居一样的国家深海基地谈合作就可以。而我们目前的主要客户国家海洋局也在蓝色硅谷设有海洋一所研究院,我不选择在蓝色硅谷创业,难道还有更合适的地方吗?”

于敬东向笔者表示,能在蓝色硅谷实现自己人生中的二次创业,是一种缘分、一个机遇,他会比以往更加努力地抓住这样的机会,开启人生中的新篇章。

上一篇:飞行·投资·市场 下一篇:思品教学当积极服务初中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