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组织成像对老年人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时间:2022-07-23 10:49:00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老年人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关键词】多普勒组织成像;老年人;左室舒张功能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探测心肌室壁运动的新技术,为定量分析心肌运动及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应用DTI检测1组老年人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探讨DTI评价老年人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老年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8岁。对照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5岁,均无心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

1.2仪器西门子G60s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2 MHz。

1.3方法受检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同步记录心电图。测量指标如下:

1.3.1DTI测量清晰显示心尖四腔心切面,在DTI速度图模式下,将取样容积置于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测量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Ve与Va比值(Ve/Va)。测值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1.3.2PWD测量于心尖四腔心切面,PWD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室侧,测量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E峰速度(E)、舒张晚期A峰速度(A)及E峰与A峰比值(E/A)。同样测值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1.4数据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老年组峰值速度Ve及Ve/V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2.2PWD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老年组峰值速度E及E/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3对照组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比值及PWD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均>1。老年组DTI检测Ve/Va比值<1者38例(78%),PWD检测E/A比值<1者21例(55%),2种方法相比,Ve/Va比值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E/A比值(P

3讨论

多普勒组织成像是一项新的探测心肌室壁运动的技术,它在传统的探查心腔内血流的彩色多普勒仪器基础上,通过改变多普勒滤波系统,除去心腔内高速、低振幅的血流运动信息,保留低速度、高振幅的心肌运动信息,将心脏室壁运动的信息实时展现,定量测量室壁运动速度。

多年来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最常用的是二尖瓣血流频谱信号,但是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信号是心房及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顺应性以及负荷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左房压显著升高或出现限制性充盈的情况下会出现伪正常现象[1]。二尖瓣环的运动与二尖瓣血流之间具有相似的模式,通过测量侧壁旁二尖瓣环的运动幅度可估测左心室舒张功能。DTI测量二尖瓣环的运动指标Ve及Ve/Va不受前负荷影响,评价舒张功能结果更准确[2]。

老年人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出现可不伴有临床症状,是老年人退行性变的一种表现。标志老年心脏代偿功能低,生理系统储备能力差。一旦身体发生各种疾患,心脏机能就会出现失调。准确客观评价老年人的左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其二尖瓣环的运动与二尖瓣血流速度改变相似,老年人舒张早期E峰下降不明显,左房收缩期A峰增高也不显著,E/A比值下降不可靠。而Ve、Va尤其是Ve/Va比值却有明显改变,其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E/A比值,并且能鉴别老年人的左室舒张功能的假性正常化。

研究结果表明,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e/Va指标能够准确测定心肌局部舒张运动速度,对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优于传统多普勒血流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高血压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测定研究 下一篇: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