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理解”类课后习题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23 09:56:37

小学语文教科书“理解”类课后习题教学策略

摘 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理解”类习题占有很大比例,这类习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梳理和感知,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这类习题呢,本文从教材设置的理解对象,即理解字词、语句、段落篇章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理解类 课后习题 策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理解”类课后习题呢?我认为应根据“理解”的对象来灵活处理。关于“理解”类习题,人教版教材设置的理解的对象分为理解字词、语句、段落篇章三种。下面我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落实措施。

1理解字词类练习题

(1)联系全文进行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一文课后第2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关于“魂”字的理解,我认为“魂”是本文的题眼,是中心,是难点,要学懂了全文才能完全弄明白。所以,在第一课时我给学生留了问题:课文以“梅花魂”为题目,那梅花的“魂”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学习课文,学完课文后总结、汇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得非常投入。第二课时结束后,学生汇报:梅花的“魂”是“天气愈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对比、辨析词语帮助理解。如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课后第3题: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关于带点词语的理解,我的做法是把这个句子和去掉带点词语后的句子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比加上这些词有什么好处;另一种做法是把“极不情愿”换成“不情愿”,把“颓丧”换在“沮丧”,让学生辨析两个词的不同之处,进而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为自己在习作中准确用词打好基础。

2理解语句类练习题

(1)以习题为理解全文的切入点,找出课文中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交流汇报来帮助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第3题:“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我把这个题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从“快乐”“惧怕”两词入手,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做好读书批注,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大家积极反馈读书体会,分享众人的读书成果,形成共识,理解作者“读到书而快乐”和“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窃读而惧怕”的矛盾心理。通过这个比较长的过程,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相当到位。这个习题就完成得很好了。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如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课后第3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含义很深刻,五年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不易,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帮助理解,学生由这句话想到了很多,理解深刻了很多,说出的感想也较之前提升不少;可有的学生的理解还是很肤浅,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某些人因为无法拒绝诱惑而走上“违背原则”的道路,严重的可能犯罪的事实,这样一来,学生想的、说的范围更加广泛,理解愈加到位,并形成一种认识,将对他们的人生观的确立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3理解段落、篇章类练习题

(1)观察、总结法。如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第11课课后第4题: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课标第三学段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这个练习,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观察文章的结构,想想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之前学过方法加以概括和总结。很明显,只要学生细致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中间写了事情的经过,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如此一来,学生也理解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并在今后学习中如果遇到相同体裁的文章能准确辨识、理解。

(2)概括、提炼法。如六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第2题: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联系,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个小标题。在落实这道练习题时,我先让学生概括各部分的意思,观察、发现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内在关系,即第一部分写得是“悼念伯父”,接下来的几个部分讲了伯父和“我”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一些事情,学生就能明白第一部分讲得是“伯父得到很多人的爱戴”这一事实,后面的部分写了“伯父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按“先果后因”的顺序写的。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是笔者在教学“理解”类课后习题过程中常用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有时也可以相互融合、渗透。

参考文献

[1] 王文平.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2007年第3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遮帕麻和遮米麻》人物程式分析 下一篇:略论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