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山水画创作中的“情感”与“意境”

时间:2022-07-23 09:54:14

粉彩山水画创作中的“情感”与“意境”

[摘要]在陶瓷装饰绘画中,粉彩山水画同样可以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意境。当代粉彩山水画不主张只描绘客观的景致,而是要求表现作者主观的情感与景物的交融,是表达一种理想的意境。意境是粉彩山水画表现的审美核心,也是构成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山水画 粉彩 意境

一、概念的界定

粉彩,又名“软彩”。是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与理、形与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感”对粉彩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情感始终贯穿于艺术领域的多个门类,许多作品的产生,都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陶瓷绘画作品首先是要以情感人,情感愈真挚,作品愈深刻,愈耐人寻味。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把“意”解释为先天,也就是天性、人性、本性、个性,是一种真实的自我情感,也是事物生发的根本之源。以此为本,才会使客观景物有了画家所赋予的色彩,才能够“托物”而“言志”。画家内心情感的激发离不开时代、社会、生活以及画家对人生信仰命运经历的参悟体会。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面对自然景物不论是心旷神怡,还是苦怨哀愁,都将这些情感借助自然景象体现在其中,陶瓷作品或是“有我之境”,或是“无我之境”,只要能真正抒发画家的内心感受而给欣赏者带来美感皆可称为妙境。粉彩山水画的创作需要真实情感过程,一笔一画、一点一滴都应当是自己心中的思想产物,有真实的自我情感,才可能以景象为载体来表达心中之意。陶瓷绘画家只要把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加以理想的艺术再创造,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入陶瓷粉彩山水创作中,这样创造出的新境界绝不是简单的眼睛所看到的摹写,而是画家所看、所思的陶瓷艺术品。将使人们的感官能得到愉悦,灵魂能得到涤荡,思想能得到充实的一种亲和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意境。

在陶瓷粉彩山水创作过程中,需要陶瓷艺术家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还要表现山水的神。艺术家描写的自然物都有其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外部形状,但作为审美对象,其外部形状又显现着一种内在的本质性格,自然山水在人们内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要通过人类的联想作用才会体现出来。陶瓷艺术家通过对物的外部形状的描写,能够表现出人的精神状态,不仅仅表现山水的魅力,同样也流露出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从而体会到“传物之神”亦是“传我之神”。 只要陶瓷艺术家忠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作品必然具有新意。

三、“意境”是粉彩山水画创作中的灵魂

粉彩山水画之所以能令欣赏者难以忘怀,其魅力不仅在于能够看得见的形象,更在于其外在表现形式以外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这种气息体现在画面上的意境,则是粉彩山水画的生命与灵魂。粉彩工笔山水画意境的格调与作者的诸多方面有关,首先是对陶瓷工艺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还有功力、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诉诸了作者多方面的因素。意境作为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创作、欣赏和品评的重要标准。“意境”的营造首先是以学问、修养为前提。一个陶瓷画匠的画尽管是下了很大工夫,但看后总会觉得匠气、俗气,内容空洞,意境平庸,自然谈不上令人回味了,所以在陶瓷绘画界中,有的陶瓷作品被称为艺术品,有的则被称为工艺品。

在陶瓷粉彩山水绘画语言中,由于形式语言所表达的心理境界谓之语境,比如,“静”是山水画最爱表现的一种境界,这个静不是冷漠幽暗的寂静,而是鸟鸣山幽的自然之静,是可以令心灵致远的宁静,是可以向往无穷无际无涯的深静。静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体悟人生。当然“动”也是一种境界,例如大海之激荡慷慨的旷远境界,另外空旷清冷、萧疏意远、泼辣豪迈、舒坦通达、圆融厚朴等等都是境界。有人说陶瓷粉彩山水画匠气太重,不如写意山水画的意境高,这纯属片面之谈。表现意境不是说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粉彩山水画意境的提高首先应是认识论的提高,画家的审美感觉应先进入一个既‘实’且‘虚’,既‘有’且‘无’的“道”的境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谈意境就必须谈空间。意境对情景提升的入口处应在空间境象,在主体对境象所投入的精神体验,通过特殊的语言向观众抒发、表达出来。那就要谈到“构图组景”,粉彩山水画讲究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指一幅画的黑与白,深与浅相互衬托在一起,达到“虚”与“实”相互渗透的艺术效果。如何才能实现意境的升华?首先必须把握意境创作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画面中较实的因素,即是实境,另一方面是“见于画外”的较虚的部分,即虚境。在处理“实”与“虚”的关系时,应以意境为统帅,实境为表现手段,让虚境来源于实境,而又超脱于实境,这就是虚境的升华,即实境最终体现出作品的意向和目的,为欣赏者所接受和领悟。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粉彩山水纹笔筒,就是化实境为虚境、变“景美”为“意美”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粉彩山水常常留出大片空白,朦胧的远山或雾雨烟岚,并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将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

在陶瓷粉彩山水绘画中,要达到实境与虚境的统一,就是要处理好“立意”与“构图”的关系。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必须做到画面气氛、内容基调、艺术美感的有机统一,让欣赏者有思考、参与、回味的视觉空间和心理空间,化实境为虚境。即所谓“于有限中体现无限,于无限中回归有限”。陶瓷粉彩山水画的创作以表现景物的典型特征和其所传达的思想意蕴为主要目的,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一幅好的陶瓷山水作品,它具有“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里之峻”的画面效果。

上一篇:文学名著改编电影的教学功能 下一篇:小发明 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