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7-23 09:53:29

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确诊为急性低频感音神经听力损失患者,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使用地塞米松,银杏液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受损频率平均气导听力提高15分贝以上为有效。结果 治疗39例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6%。结论 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甲钴胺 地塞米松 银杏叶注射液 低频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中图分类号:R764.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52-02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近来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其常见原因尚不能明确,可能与内耳代谢障碍、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相关,及时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9月在我科就诊的39例患者经过纯音测听检查并结合病史、诊断为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颅脑CT排除听神经瘤等颅内疾病。发病时间3小时~30天,皆为单耳发病,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21~77岁,轻度聋3例,中度聋6例,中重度聋17例,重度聋10例,极重度3聋。

1.2 治疗方法 甲钴胺注射液采用日本卫材珠式会社的产品Methycobal(中国药品注册号970376)2.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20mg静滴(所有患者排除胃溃疡病史),地塞米松每隔3天减5mg;每天1次;银杏叶注射液(通用名为舒血宁注射液,由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0天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5年济南会议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1)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2)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3)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4)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不足15dB。

2 结果

参照上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本组39例患者中痊愈6例(15.38%),显效16例(41.02%),有效15例(38.46%),无效2例(5.12%),总有效率93.6%。

3 讨论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可通过CH3-B12在转甲基的过程中加强调解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在神经细胞内用于轴突,轴索中结构蛋白的合成和代谢及软磷脂的合成,进一步促进螺旋器及变形神经节纤维的再生[2]。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反应的作用,能有效地减轻内耳内淋巴积水,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及内耳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内耳小动脉有迂曲盘绕行走的特点,正常情况下,此处的血流速度比较缓慢。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各种原因(如受寒、情绪激动、病毒感染等)可以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致血管痉挛、组织缺氧、水肿、血管内膜肿胀,进一步导致局部血流减慢、淤滞,内耳终器因缺血、缺氧而遭到损害。血液粘稠度增高,则易在此发生血小板沉积、粘附、聚集,甚至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内耳损伤。内耳血管微循环的障碍,微血栓的形成,血管淤滞是造成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3]。动物实验表明银杏叶注射液能够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凝滞血栓形成,并有强大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能改善内耳缺血[4]。我们在临床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2]徐蓓,邵健.甲钴胺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972-973.

[3]郑素华,蒋锐明,范敏.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7,14:112.

[4]朱卫,张晓虎.银杏叶制剂对脑血管病治疗的概况.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4):235.

上一篇:护士行为对患者心理影响的分析 下一篇: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