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轮椅的快乐

时间:2022-07-23 08:50:08

向下肢残疾、不能行走的朋友免费提供轮椅,是苏州市人民政府2003年以来的实事工程,也是实现美国慈善家贝林先生一个心愿的具体事项。

自2003年以来,从我手上发出的轮椅有94 辆。其中感慨良多、故事也多。我感到作为石路街道残联的副理事长,有义务扩大苏州市人民政府这项实事工程的影响,弘扬贝林先生的人道主义精神。2003年 6月20日,我在信记社区居委会组织举行了发车仪式。信记残疾人协会副主席陆惠华主持了仪式,主席袁建萍的致辞热情洋溢,石路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姜宗晋也作了讲话。街道肢残人协会分会长王根森,代表接受捐赠轮椅的下肢残疾人送来了《感谢信》。信中说:“谢谢政府的关怀、谢谢贝林先生的善心、谢谢残联的领导。我们下肢残疾人借助轮椅又可以自由地行动了,对于今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以后,社区如果需要我出力,我将尽我的努力做出一些贡献。”

谁最需要轮椅

在金阊区残联关于“免费捐赠轮椅”的工作布置下达后,我生怕最需要轮椅的人不了解信息,所以立即要求各社区居委会把《接受捐赠轮椅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在社区显要的地方公开张贴,并且在大小会议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我还利用自己的电脑知识,在网上了“免费捐赠轮椅”的帖子。

知道了有免费的轮椅发放,来要轮椅的人很多。我发现在申请轮椅的人中,有的《残疾人证》上只有“肢体残疾”字样,但是没有说明是上肢还是下肢残疾;有的《残疾人证》上虽然有下肢残疾和级别字样,但是不一定不能行走;有的下肢残疾人是符合条件的,但是家里已经有了轮椅,我认为不属于“最需要轮椅的人”。经过认真的鉴别,我坚决拒绝了不符合条件来领取轮椅的魏某的无理要求。

在发放轮椅中,我坚持要把轮椅发给“下肢残疾、不能行走”的人。在具体登记申报时,我要求社区上报时做到材料齐全,包括:本人申请、《残疾人证》、《接受捐赠轮椅人员情况表》、身份证。对每一份申请都认真验看社区居委会的证明公章。

家住三乐湾30号的周鑫官,是个三级下肢残疾人。由于人户分离,难以和他联系,我就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带口讯等方式与他取得了联系。从电话里我得知周鑫官由于行动困难,没法前来“验明正身”。我就会同医生和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到他家里去“上门评估”。确实需要轮椅的他在拿到轮椅时千谢万谢,我说:“你应该感谢残联、感谢慈善家贝林先生。”

两个“王小妹”

在满足最需要的人拿到轮椅的基础上,我对高血压中风康复期的病人进行逐一登记。在我的登记表上出现了两个“王小妹”。一个是苏州华立机械厂退休、住在上塘街171―6号的“王小妹”;一个是没有参加过工作的家庭妇女、住在普安桥弄7号的“王小妹”。为了“验明正身”,我专门到她们的家里去验看真实情况,见上塘街171―6号的“王小妹”平时的行动全靠手拿一只方凳才能移动,“挪步”非常的困难。了解实情后,我感到对比非常明显,前者虽然有退休金,而且年龄才60岁;后者年龄已经65岁,但是尚能依靠拐棍行走。于是我不但同意了前一个“王小妹”的要求,而且把轮椅送到了她的家里。但是对于后一个“王小妹”也给予了安慰:“一旦有了余地,一定照顾到她。”两个“王小妹”都满意地对我表示感谢。

请安全用“车”

2003年6月初,我一接到金阊区残联可以领取轮椅的电话通知后,立刻备好运输工具,在全区第一个到达领车现场,把第一批42辆轮椅安全运抵石路街道办事处,然后通知各社区居委会前来领车。其中,信记社区居委会申请了14辆,在运输上有困难,我就想办法用汽车直接把14辆轮椅送到了居委会所在地。

无偿得到轮椅的下肢残疾人十分高兴――有“车”代步啦!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我提醒他们熟悉轮椅的性能、辅导使用的方法,要他们注意控制车速、用好刹车,帮助他们大胆地坐上轮椅、安全地使用轮椅。

有的下肢残疾人有了轮椅又犯了新的愁――家门口有台阶,轮椅难以出入。为了使有轮椅的朋友出入方便,我检查了他们的居室通道,在有障碍的地方请人铺设了无障碍通道。此外,我还和辖区单位协商,在医院、银行、市场、娱乐场所等地也铺设了无障碍通道。2003年已铺设28处,后来新增 62处,现在共计已达 90 处。

“接受捐赠轮椅”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受到了下肢残疾人朋友的称赞,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最近看到中国残疾人杂志上“卫美恒杯・我与轮椅的故事”征文活动,不由得笔痒,把我的真实经历写出来,与下肢残疾人分享,与我的同行分享。

上一篇:为我可爱的轮椅提建议 下一篇:为生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