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功能型园林建筑概述

时间:2022-07-23 08:28:31

承德避暑山庄功能型园林建筑概述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造型优雅,除了具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之外,其建筑形象还蕴涵着独特审美意义。避暑山庄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优秀传统,不仅汇集了中国古典园林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并且充分发挥了园林建筑造型变化多端的特点,将建筑与园林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形成了避暑山庄“依松为斋,则窍岩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的特色。

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类型;建筑造型;审美趣味

山水、建筑、植物是构成中国园林的三大要素,建筑在园林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雅、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避暑山庄继承和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形式,不仅汇集了中国园林多种多样的建筑类型,而且在园林建筑个体形象造型上,或模仿、或借鉴、或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和创造。

一.避暑山庄园林汇集多种多样的园林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种多样,诸如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等。集中国园林之大成的避暑山庄,各种各样的中国园林建筑类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根据个体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功能,避暑山庄内的园林建筑建筑,功能型园林建筑主要有:宫、殿、厅、堂、馆、轩、斋、室等。这类建筑在园林中主要供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办公之用,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功能型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形式比较庄严、规整,在园林中居于主要位置。根据这类建筑在园林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还可以分为“堂正型”建筑和“偏副型”建筑。“堂正型”建筑在园林中一般居于正位和主位,空间体量都比较大,如宫、殿、厅、堂等;“偏副型”建筑,跟堂正型建筑相比,处于次要位置,空间体量也比较小,如馆、轩、斋、室等。

(1)殿

殿,也可称宫殿,古代泛指高大的堂屋。《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宫”最早和室是同一概念,为一般房屋的通称。《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宫殿专指皇帝居所或供奉神佛之所。宫殿在宫苑或寺观的总体布局中,属于堂正型建筑,处于中心或主要位置,多半在中轴线上,或在园林前列。皇家园林宫殿建筑高大严肃、富丽堂皇,主要用于举行大典、处理政务、听政接见、燕飨寝居等。如避暑山庄宫殿区的建筑布局规整严谨,有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澹泊敬诚殿(正宫主殿)、依清旷殿(四知书屋)、十九间殿,烟波致爽殿(后寝主殿)等几大正殿,同时在正殿两侧还有东西配殿,起陪衬作用。在山庄的宫殿区人们感受到的是肃穆的氛围,产生的是崇高的美感。

(2)厅、堂

宋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说:“厅事,犹殿也。”《集韵·青韵》:“厅,古者治官处谓之听事。”明计成《园冶·屋宇》:“古者之堂,自半以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有两种形式,一是侧面山墙封闭,正背两面开设门窗;二是四面都设门窗(常是落地槅扇),称之为“四面厅”。厅,在古代是办理事务,或会宴宾客,观赏景色的场所。“堂”与“厅”之间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一般以梁架木料用扁作者为厅,圆作者为堂。堂为家庭聚会与祭祖之用。

厅、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多数建在园林的中心地带,并以此为中心,构成庭院,在园林中起着组织空间、突出主题的作用。厅、堂一般朝南向阳,位于宽敞显要之地,可以观赏周围的景物。在造型上,具有端正典雅,宏敞精丽的美学风格,在园林中是人工雕琢色彩最浓的部分,如避暑山庄山区的秀起堂,如意洲岛上水芳岩秀中的乐寿堂等,均为这种类型建筑。

厅、堂象宫殿一样,也属于堂正型建筑。但与宫殿不同,厅、堂有时通过造型的变化,以及和周围景物的搭配,来打破堂正型建筑严正有余、活泼不足的沉闷局面。明、清时期园林建筑中出现了许多各种不同形式、不同个性的厅堂,成为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景观。避暑山庄沧浪屿中的主体建筑就是一个鸳鸯厅,它南为双松书屋,北为沧浪屿,将严肃与活泼融为一体。

(3)馆

《园冶·屋宇》说:“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馆,最早为接待宾客的房舍,秦汉以后,帝王在正宫之外的居处也称为馆,如“离宫别馆”。再后来书房和某些个体建筑也可以称为馆。在园林中,馆比起宫殿或厅堂来,其空间体量较小,属于偏副型建筑。不过,有时候,馆在园林中可用以题名体量较大的堂正型建筑,如避暑山庄中的清舒山馆、延熏山馆等。由于馆位置比较随意,因而在园林中,它是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其建筑风格自然而又朴素。

(4)轩

《园冶·屋宇》说:轩,“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在园林中,轩的建筑空间形式较灵活。它可以指—个空间极小的建筑,也可以指空间较大的建筑;可以是次要的或体量较小的厅、堂,也可以是有窗的或只有槛的较宽阔的廊。轩往往处于空间畅达,气息流通,便于观赏景致的位置。轩的特征是轩举高敞,灵活多样,是园林建筑中经常运用的建筑类型,如避暑山庄的峡琴轩、玉琴轩、嘉树轩、春好轩等。

(5)斋

“斋”古文本作“齐”,原意为祭祀或典礼前洁心洁身,以示庄敬。《礼记·曲礼上》:“齐戒以告鬼神”。北京紫禁城里的斋宫,就是皇帝斋戒的处所。斋又有修身反省之意。《易·系辞上》:“圣人以此齐戒。”系辞注:“洗心曰齐,防患曰戒。”斋作为建筑名称,既可以是斋戒的处所,还可以是书房学舍。出于传统含义的历史积淀,作为古典的个体建筑,斋的典型功能是使人或聚气敛神,肃然虔敬,或静心养性,修身反省,或抑制,潜心攻读……《园冶·屋宇》说:“斋较堂,唯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斋和堂相比,有阴和阳、隐和显、抑和扬、幽和敞的风格区别。如秀起堂,碧静堂,均朝南向阳,具有“堂堂高显”之意,而素尚斋,则地处于山麓幽静之处,典型地体现着“斋”的环境和特征。从建筑特征看,斋具有浓厚的精神内涵,其美感作用主要是对人的精神生活有调节作用。

(6)室

室,《园冶·屋宇》:“古云,自半以后,实为室。”古代宫室,一般前屋为“堂”,后屋为“室”。室既可指某一个体建筑所属的里间或梢间,又可指深藏于其他建筑物后面的独立的个性建筑,但不管如何,这两种“室”有一个共通的性格,这就是“深”——深藏而不显露。如避暑山庄山近轩中的清娱室,文园狮子林中的云林石室等,都体现出室的幽深、寂静。

避暑山庄的建筑在造型上朴素简洁,又富于变化。根据康熙“楹宇守朴”的原则,建筑不采取宏伟的尺度,建筑物的尺度基本上不很高大,基本与一般民居相似。屋顶不用正脊,而用布瓦元宝脊式卷棚顶,但屋顶形式多样,有歇山、攒尖、单檐、重檐等不同造型;勾头花纹不取龙纹,而是用兰花图案;院墙、宫墙依地势起伏,用不规则的虎皮石砌筑或白粉墙。所有这些,使得山庄的建筑外观简朴淡雅,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山庄独特的园林风格。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2]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4]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5]陈植《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试析邮轮会议参加者满意度要素 下一篇: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改革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