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纸玩具特色区域的创设与指导研究

时间:2022-07-23 08:02:50

大班纸玩具特色区域的创设与指导研究

摘 要:玩具是有趣的、多变的,会使幼儿回忆起许多有趣的美好情景,是幼儿最喜爱的事物之一。结合大班特色区纸玩具梦工场的运用与指导进行了阐述。根据纸玩具特有的特征,利用对称的剪法,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装饰,然后进行报纸的填充,展现立体的效果。通过成品纸玩具的刺激,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效支持、提供具有美感的成品纸玩具,适时指导,激发幼儿想象;利用半成品,降低活动难度,维持兴趣;导入有效的情景,增加新情节,保持活动的新颖性。一物多用,形成区域的联动性,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有效支持;内容选择;活动效果

一、分享之中――诱发心的畅想

在家长助教活动中,家长给幼儿准备了礼物,是用纸玩具做的可爱动物。两张纸一重叠,往里面塞一些报纸或棉花就变出可爱的动物。幼儿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礼物,幼儿这种强烈欲望与开心之情,诱发了老师蠢蠢欲动的心,激发了心的畅想,让纸玩具走进我们班的特色区。

二、运用之中――发现问题所在

有了心的畅想,我和搭班老师首先尝试了纸玩具的各种制作方法,动员幼儿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家园共同收集材料,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情景描述:首先我把制作好的纸玩具投放到美工区,并投放了油画棒与画好的物体模型和大量色纸,让幼儿用油画棒为“没有表情的长方形、三角形等娃娃画上表情”。学习涂色的技能、感受纸玩具的有趣。接着,班级区域活动开始了,幼儿都争先恐后地来到美工区,欣赏着成品纸玩具的有趣,并开始自己制作简单的纸玩具的图形。第一次尝试中,发现幼儿在剪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在把报纸塞入到纸玩具里的时候就存在问题,一塞纸就破了。所以时间不是很长,幼儿就陆续离开了。

反思与调整: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塞报纸的行为,我进行了思考,塞报纸是一个小肌肉的动作,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其精细动作还存在不受手臂力量支配。于是我将塞报纸的动作进行现场的操作,并对幼儿详细讲解塞报纸只要少许就够了,不用很多。塞报纸的量减小了,又加入了卡通图案玩具图片的新元素,难度降低了,兴趣又随之增强了。

三、指导之巧――激发创造的兴趣

幼儿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要想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学习动机及探究事物的兴趣,关键在于老师。因为老师是孩子学习、活动、游戏的观察者、指导者,更是材料的提供者和协调者。

1.融合主题,刺激视觉

第一次提供的玩具比较单一,又是简单的几何图形。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慢慢降低了,到最后没有一个幼儿愿意参与。经过与幼儿在活动后的讨论,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将主题活动与区域相结合,在绿野仙踪的主题开展中,让幼儿用卡纸和订书机制作《绿野仙踪》的主题墙。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对纸玩具的制作产生更进一步的兴趣。

2.加入新材料,维持兴趣

长时间的使用制作,让幼儿失去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情况,调整活动材料,进行布的加入。在布的加入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材料选择,布和纸的区别在于布的可塑性更好,但也加大了难度。

3.导入新情景,增加经验

长时间单一的用固定材料制作纸玩具,会使幼儿的兴趣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剪、画、订之后,我利用原有的墙面制作了一个丛林,在活动中加入情景的导入,丛林里面有什么?引导幼儿将制作好的纸玩具布置到丛林中,使丛林更加丰富。纸玩具展示在丛林中,增加活动的情景,使其更富有趣味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幼儿的作品得到了展示。

四、再次利用――形成区域联动性

幼儿对新材料的兴趣维持时间往往不长,利用班级其他区域的作用,将闲置的纸玩具发挥其更大的教育价值。为此我做了一下调整:将纸玩具运到农场去偷菜,送给语言区的幼儿进行故事的创编,特色区就成了纸玩具的生产地,这样既解决了纸玩具闲置的问题,也激发了幼儿再次制作的欲望。

五、活动效果与感悟

1.效果

(1)幼儿的能力发展了。幼儿能自主进入区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对于画、剪、塞、订的技能得到了很好的练习与提升。

(2)区域的内容丰富了。有趣的纸玩具不仅丰富了我们特色区,发挥它更大的教育价值,也丰富了益智区中开心农场与阅读区,形成了有效的区域联动性。

(3)老师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教师深入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的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幼儿与材料更好地互动,发挥材料最大的教育价值。

2.感悟

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要准备好随时对幼儿的兴趣做出反应,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兴趣,引导每位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应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的活动提供自由保障,协助幼儿的自我发展。要让幼儿真正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确保每位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喜悦的情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力岩,齐晓恬.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J].幼儿教育,2009(01).

[2]华爱华.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J].幼儿教育,2008(04).

上一篇:“知”“行”一致 方得“宽容” 下一篇: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膝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