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7-23 07:11:06

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传统翻译教学具有诸多缺点,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培养翻译人才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通过多媒体进行翻译教学逐渐成为常态,而利用教学平台、网页空间等网络手段辅助翻译教学的尝试正在开展,其中“零成本、零技术”的博客(圈)技术颇受青睐,但如何整合博客(圈)与多媒体技术并应用于整个翻译教学过程,尚需进一步探索。有鉴于此,笔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个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初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翻译教学; 多媒体; 博客(圈); 交互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万兆元(1978―),男,甘肃会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辅助翻译与翻译教学研究。E-mail:wanzy9@163.省略/pingke/),有的利用网络论坛(如BBS)辅助翻译教学。[13][14]这些研究和实践表明,利用网络手段辅助翻译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产生良好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探索。然而,大部分网络手段都有较高的经济成本或技术要求;网络教学平台虽然功能强大,使用便利,但是价格昂贵;至于教学网站,其构建需要较高的技术素养;BBS论坛虽然简便易用,但拓展性不强。那么,有没有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网络交流手段来辅助翻译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博客(圈)就是这样一种技术。

二、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

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

博客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被视为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具有“四零”优势(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①和交流功能(留言、评论功能),[15]而随后出现的博客圈(博客共享平台)大大丰富了博客的共享功能。因此,博客(圈)问世不久便大受欢迎,不及十年便已基本普及。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16]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博客用户已达1.81亿人。目前,关于博客应用于教学的研究已有不少,不过理论探讨的多,实证研究的少,[17]而利用博客(圈)辅助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则没有。

有鉴于此,笔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个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旨在整合业已成熟并普及的媒体技术与新兴的博客(圈)技术以应用于翻译教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知识与技能的主动建构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老师则是引导、协助学生构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是一个互相协助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不仅能够加速知识和技能的构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8]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整合了多媒体和博客(圈)技术,使之贯穿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兼顾了师生、生生交互以及课内交互、课外交互、内外交互、网上交互和网下交互。该模式以周为教学单元,每单元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涵盖了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如图1~4所示(其中实线箭头表示面面交互,虚线箭头表示网上交互):

步骤一(如图1所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技能;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这一步骤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但师生间也有互动(双向箭头表示)。进入步骤二(如图2所示),学生课后首先各自完成作业,然后按照提前分好的小组(线圈表示),进行组内面对面讨论(双向实线表示),最后由轮值小组(实线圈表示)将本组作业到教学博客上供大家(师生)讨论交流。到了步骤三(如图3所示),全班学生在教学博客上讨论轮值小组的作业,既可以和轮值小组交流,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老师在此阶段也要参与或引导讨论。最后是步骤四(如图4所示),轮值小组总结网上讨论的成果,做成多媒体课件带到课堂上演示,并面对面探讨网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辅助轮值小组引导讨论,并直接参与讨论,答疑解惑。这一步骤的完成意味着本教学单元的结束和下一个教学单元的开始。

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打造自己的翻译学习博客,撰写翻译笔记或心得,转载相关文章或资源,通过博客圈来分享交流。这样,学生通过博客与博客圈,在网上组成了一个群落,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交流。在这里,老师也成了平等的一员,和学生互动交流;而班级的界限也被打破,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随意交流。如图5所示。

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这一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授课和小组演示,通过博客(圈)开辟网上第二课堂,方便课后师生、生生讨论交流,从而涵盖了翻译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

交互式翻译教学实验

(一)实验对象

本次教学实验以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2008级必修“英汉翻译”课程的93名学生为对象。笔者所在的学校是西北一所普通高校,经济条件较落后,没有网络教学平台,不过拥有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2006年之前,我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从2006年开始部分班级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本次参加实验的2008级学生都是首次上翻译课,且之前从未体验过博客(圈)辅助教学。

(二)实验准备

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前,笔者创建了“翻译教学博客”(wanzy9.blog.省略),并要求每位学生都创建了自己的“翻译学习博客”,将“翻译教学博客”加为博友,在此基础上一道创建了一个“翻译学习博客圈”(q.省略/lzjutranslation/)。如图6、图7所示。

翻译教学博客主要由教师管理,其主体为“日志”板块,主要供学生发表翻译作业、讨论翻译问题之用;此外,日志板块还会发表、转引一些翻译理论和求职考研等方面的文章。教学博客还设置了丰富的链接资源,包括:经典译本研读链接,口译音频视频链接,翻译语料库链接等等。翻译学习博客圈则可以很好地弥补博客的不足,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资源互享、生生交流的网络空间。我们的翻译博客圈设置了“日志”、“讨论区”、“学习资源链接”等板块,而重中之重的日志板块又进一步分为如下类别:翻译理论探讨、英汉翻译实践、汉英翻译实践、英汉对照读物、汉英对照读物、英文阅读选萃、中文阅读选萃、学习考研求职等。学生的翻译学习博客更是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三)实施过程

本次实验始于2010年9月,终于2011年1月,共一个学期。一学期的教学过程分了16个单元,每一单元都严格按照上述四个步骤进行。为了督促学生持续而积极地参与各个环节,老师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规定:期末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60%)和平时成绩(4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将由课堂参与(步骤一和步骤四)得分、课后翻译作业(步骤二)得分、博客讨论发言(步骤三)得分以及对博客圈的贡献得分组成。

(四)实验结果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初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丰富了课堂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

传统的翻译教学授课形式单一,信息量小,不够丰富;课时受限(一学期只有30多个课时),师生、生生交流主要限于课堂。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翻译教学的这些不足。多媒体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也大大提高了小组通过多媒体演示作业的效率和积极性。同时,博客(圈)的使用开辟了网上第二课堂,从而打破了时空限制,师生、生生之间课后可以在网上继续交流学习。随机调查显示,学生每周都会用两三个小时进行网上学习,或讨论本周作业,或撰写学习博客,或分享学习资源。此外,一些同学还特别指出,这一教学方式提高了他们制作PPT课件的技术,消除了他们对技术、对网络的恐惧。可以说,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已养成并喜欢上了通过网络学习的习惯,不少同学甚至在课程结束之后还不时访问教学博客。

2.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升了翻译学习兴趣

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否提升学习兴趣也是评估教学方式的一个方面。为此,笔者分别在开学第一堂课和期末最后一堂课对实验对象作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参加开学问卷调查的有93人,参加期末问卷调查的有92人(一人休学),所有问卷都有效。为了便于对比,两次调查使用了同一份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学期初只有67%的学生“希望翻译课借助博客(圈)教学”,而多达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这一新式教学方式持无所谓或排斥态度;到了期末,“希望”借助博客(圈)进行翻译教学的学生比例达到93%!同样,在回答“你喜欢老师讲解+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喜欢”的学生比例从开学的75%上升到了期末的91%。另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答案是肯定的,喜欢翻译的学生比例从开学的64%上升到了期末的90%,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翻译的兴趣都得到了大的提升。综合来看,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积极回应比例都有升高,而且都达到了90%或以上,充分证明基于博客(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提升了大多数学生对翻译课程的兴趣。

3. 提高了翻译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

翻译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内涵尚未达成一致,但一些著名翻译研究学者如刘宓庆、[19]文军[20]都指出,翻译能力不仅局限于双语转换能力,还应该包括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IT运用能力等。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这些能力。根据程序,全班学生每周都要在网上讨论一组同学的作业,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老师会事先将小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观察学生的讨论,看学生能否发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再由老师提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能发现老师发现的问题,而且还常有新的发现,并能提供出色的改进建议。同时,由于老师的强调和引导,学生学会了借助网络理解原文、查询验证译文,所以这一学习过程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网络辅助翻译的能力。另外,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分享精神。各班同学通过网上彼此讨论,互相走访博客,借助博客圈分享资料,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增进了班级甚至年级的团结。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甚至社会上的一些翻译爱好者也申请加入了我们的教学博客和翻译学习博客圈,跟我们的学生交流求职的经历和翻译的心得,从而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难得窗口。

当然,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校园网网速较慢,网上讨论交流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二是有的学生没有电脑,得去学校机房或网吧上网,一学期下来要支付一笔费用;三是教师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大为增加。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网速的不断提高,电脑的进一步普及,这一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推行也会越来越方便。另外,对于强调平时参与的教学模式而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40%)似乎偏低了些,可以参考MIT的一些公开课的做法,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到50%~60%。此次实验还得出一点经验,那就是考核机制应与激励机制相配合,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老师除了时时口头鼓励之外,如能不时访问学生的学习博客,留言交流,当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和动力。教师还可帮助学生养成网上学习的习惯,例如给学生制定一张学习记录表,将学生每一单元所要进行的学习项目一一列出,让学生每周逐次填写。此外,也可考虑举办一次博客比赛,选出最佳博客,表扬并奖励博主,以鼓励学生经营翻译学习博客的积极性。这些思考和想法将体现在下一轮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中。

四、结 语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翻译教学必须积极利用新的技术,采用更为有效的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基于多媒体与博客(圈)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是一个适合欠发地区高校的可行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第一,从技术角度来看,博客(圈)技术已经普及,因此整合多媒体技术与博客(圈)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是完全可行的。第二,从经济角度来讲,多媒体和博客(圈)技术都是免费开放的,老师和学生不需付出多少经济代价就可利用。第三,从效果来看,该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翻译教学课时受限、信息不足、效率不高等缺点,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学习翻译的兴趣,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本文为“2011年全国翻译专业教育与翻译产业论坛”宣读论文,衷心感谢柯平、刘和平、穆雷、余莉、贺莺几位教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11] 连淑能.翻译课教学法探索――《英译汉教程》教学法提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29~35.

[2] [10] [13] 刘悦明,熊宜春,陈勇.创建网络翻译课堂,推进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界,2011,(1):80~86.

[3] 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2004,(5):25~26.

[4]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9.

[5] 封一函.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2):37~40.

[6] 伍小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07,(4):121~123.

[7] 叶苗.翻译教学的交互性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7,(3):51~56;91.

[8] [14] 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7,(6):29~32.

[9] 段自力.基于网络译审模式的交互式翻译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2009,(3):40~49.

[12] 段自力.网路辅助课程与翻译教学整合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08,(2):46~50.

[15] 候宏虹.博客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优势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58~59.

[16]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M].2009:12~19.

[17] 张豪锋,卜彩丽.博客在国内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0):75~78.

[18] 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2005,(3):78~80.

[19]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31~34.

[20] 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西北地区专项(项目编号:ZGWYJYJJ-XB201006);兰州交通大学教改项目(2011)

上一篇: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下一篇:中小学班班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