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7-23 04:27:17

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摘 要 比卡鲁胺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就比卡鲁胺单药治疗前列腺癌、联合化疗治疗前列腺癌及联合放疗或去势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作一综述。

关键词 比卡鲁胺 前列腺癌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1-0058-0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icaluta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YANG Aiqin1, YAN Weimin2

(1. Shanghai Fudan Forward Pharmaceuticals CO. Ltd., Shanghai 201111, China;

2. School of Pharmac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Bicalutamide is a non-steroidal anti-androgen drug. Endocrine therapy is the primary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icalutamide mon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or orchi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KEY WORDS bicalutamide; prostate cancer; clinical efficacy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已应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比卡鲁胺(bicalutamide)属于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化学名为N-[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3-(4-氟苯硫酰基)-2-甲基-2-羟基丙酰胺,临床上与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或外科切除术联合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近年,随着对比卡鲁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现将比卡鲁胺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比卡鲁胺单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

何学酉等[1]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案,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比卡鲁胺片(商品名:康士得)150 mg,每日1片;对照组:醋酸戈舍瑞林植入剂 (商品名:诺雷得),每28 d在腹前壁皮下注射1次,每次3.6 mg,共3次,最初2周合用比卡鲁胺片50 mg,每日1片。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前列腺抗原(PAS)的抑制率分别为62.18%和68.0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6.23%和42.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显示,在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口服比卡鲁胺片150 mg的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近期治疗效果与目前常规标准药物去势治疗相似。

李宁忱等[2]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以戈舍瑞林单独药物去势为对照,观察比卡鲁胺片单药口服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组28例患者口服比卡鲁胺片150 mg,1次/d,共12周;对照组30例患者每4周接受戈舍瑞林3.6 mg前腹壁皮下注射1次,共3次,在第1次注射的同时给予比卡鲁胺片50 mg口服,1次/d,用药2周,以抑制初始效应。研究期间禁用其他对前列腺癌有影响的药物。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比卡鲁胺片150 mg单药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患者PSA下降程度和前列腺缩小体积与单独药物去势治疗相似。比卡鲁胺是一种新的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2 比卡鲁胺联合化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

比卡鲁胺属于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 可竞争性地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双氢睾酮进人细胞核,起到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细胞分裂的激活作用, 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戈舍瑞林是一种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张小荣等[3]研究了比卡鲁胺与戈舍瑞林联用,间歇性与持续性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间歇治疗组患者36 例, 同时给予比卡鲁胺片50 mg,1次/d和戈舍瑞林3.6 mg, 1次/28 d,当患者PSA 值小于0.4 ng/ml 时,暂停服用比卡鲁胺, 当患者PSA 值大于0.4 ng/ml时,重新开始服用比卡鲁胺。持续治疗组患者36例,同时给予比卡鲁胺片50 mg, 1次/d和戈舍瑞林3.6 mg, 1次/28 d,不间断治疗。所有病例28 d为1个疗程,每月查验1次PSA 值,连续治疗12个月。临床研究显示,比卡鲁胺与戈舍瑞林联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其间歇性治疗和持续性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牟红云等[4]也报道,在临床上使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间歇性与持续性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均能明显控制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改善尿路梗阻与骨痛等症状,间歇性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患者经济支出,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多西紫杉醇是紫杉类药物家族的一员,通过加强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杨宏等[5]采用比卡鲁胺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治疗方法:26例CRPC患者每天口服比卡鲁胺片50 mg或150 mg,PSA 有反应(PSA 有反应是指PSA下降程度大于或等于化疗前基线水平的50%,并保持4~8周)。一个月后联合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 mg/m2,第1~21天口服泼尼松5 mg, 每日2次,21 d为1个周期,PSA 有反应并临床症状缓解后停药,PSA 再次升高和(或)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则再应用以上方法治疗。结果26例CRPC患者中25例PSA 有反应或软组织、骨转移灶缩小或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6.15%。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CRPC 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延长了生存期,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晚期CRPC的治疗选择。

3 比卡鲁胺联合放疗或去势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

目前,采用近距离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内分泌治疗药物目前多采用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这种联合雄激素阻断(CAB)治疗已被广泛应用。比卡鲁胺作为一种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目前采用50 mg/d口服方案与GnRHa联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李青等[6]对近距离放疗联合比卡鲁胺片150 mg单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进行了研究。治疗方案:71例患者经过筛查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药组(近距离放疗+比卡鲁胺片150 mg/d口服)34例,联合药物组(近距离放疗联合比卡鲁胺片50 mg/d口服+戈舍瑞林3.6 mg,1次/28 d皮下注射)37例, 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其他对前列腺癌有影响的治疗。结果表明, 在低危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使用比卡鲁胺片150 mg/d方案的用药时间与双药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SA平均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中、高危的前列腺癌患者,用药时间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前列腺癌早期一般无任何特异症状,多数患者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被发现,一旦出现症状而就医往往已经进入晚期阶段,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王钢等[7]采用双切除术+比鲁卡胺药物口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双侧白膜内剜除术10例,术后口服比卡鲁胺片50 mg/d, 治疗3个月,1个月复查PSA,3个月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PSA、CT、MRI。本研究虽然没有去势+服用其他非类固醇药物的病例随机对比,但随诊的资料提示,血PSA下降明显,而术前2例高位的PSA(10~50 ng/ml) 明显下降至4 ng/ml以下,且持续时间较长,最高者达36个月以上。低位PSA者(3.5~10 ng/ml),服药初期即逐渐下降,后降至0.1~0.15 ng/ml,显示出现PSA缓解。

目前,众多临床学者推荐,直接采用去势手术+抗雄激素治疗,全方位阻断来自(占70%)及肾上腺(占30%)的雄激素,阻断雄激素的来源及抑制受体活化,减轻去势综合征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孙宏斌和王加强等也报道,比卡鲁胺联合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8-9]。

4 结语

比卡鲁胺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雄激素,无其他内分泌作用,每日只需口服1次,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良好,是目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单独用比卡鲁胺150 mg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与药物或手术去势相近,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也可以在近距离放疗和外部放疗等放射疗法前后应用,以获得满意疗效。但临床医生在使用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时,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正确使用该药,尤其是对本品有过敏反应可能的患者及有中、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应慎用。

参考文献

[1] 何学酉, 洪宝发, 符伟军, 等. 康士得(比卡鲁胺)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7, 2l(12): 49-52.

[2] 李宁忱, 袁建峰, 何学酉, 等. 比卡鲁胺150 mg单药与单独药物去势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9, 30(9): 614-618.

[3] 张小荣, 陈 炳. 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2, 24(5): 101-103.

[4] 牟红云, 张鑫圣.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间歇性治疗晚期前列腺癌28例[J]. 医药导报, 2011, 30(4): 464-466.

[5] 杨宏, 秦扬, 杨勇, 等. 比卡鲁胺联合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 3(6): 338-340.

[6] 李青, 李明川, 王永兴, 等. 近距离放疗联合比卡鲁胺150 mg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 2013, 8(7): 966-968.

[7] 王钢, 夏安, 钟光俊, 等. 双切除+比卡鲁胺联合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18): 131-132.

[8] 孙宏斌, 刘军, 苏江浩, 等. 康士得联合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 18(8): 483-484.

[9] 王加强, 王孟春, 孙文涛. 康士得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25 (8): 972-973.

(收稿日期:2014-02-24)

上一篇:消费者购买动机与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下一篇:CPI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