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踝多发性开放性骨折的术中护理配合

时间:2022-07-23 03:45:28

右踝多发性开放性骨折的术中护理配合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45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工业、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多发性损伤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特别是我们靠山区的县市,交通事故更是多见,多发性骨折则成为常见的损伤。由于骨折部位及类型的不同,其手术方法也不同,该病例是右外踝多发性开放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其手术过程复杂,所需器械和内固定器材种类繁多,护士应全面了解手术过程,熟悉各种器械的用途和各种操作方法,才能提高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建筑工人,于入院前1小时骑摩托车与另一辆摩托车相撞,当时无昏迷、呕吐,只说右下肢不能活动,右外踝有一活动性出血伤口,膝关节下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急来我院就诊,入院时神志清、面色苍白,呈急性痛苦面容,查T 37 ℃,P 96次/分,R 22次/分,BP 90/50 mmHg,X线提示:右胫骨平台骨折,右外踝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2 手术配合

2.1 巡回手术配合

2.1.1 麻醉准备:患者入手术室后先进行三查七对,配合麻醉医生摆好侧卧,按腰椎麻醉准备。给患者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立即用套管针建立3条通畅的外周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满意后将患者平卧,密切观察生命征等变化。

2.1.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该病例属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常需先行清创处理,加之患者肢体功能异常,出血多,容易分散抢救人员的注意力,而忽视了病情的观察。我们的经验是患者入手术室后,应立即查看各种化验结果,判定各种器官的功能情况,估计失血量,及时备血、输血,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做好手术护理记录。

2.1.3 防止感染:感染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彻底清创则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步骤。开放性骨折因伤口污染严重,失血较多,局部和全身抵抗力差容易感染。该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患者进入手术室,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后,立即静脉输入抗生素,使整个手术过程患者体内抗生素的浓度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水平。(2)彻底清创。对开放性骨折,除常规以洁尔灭、双氧水浸泡伤口外,还用20%碘伏溶液冲洗伤口,以降低伤口内的细胞数量。(3)去除其它诱发感染的因素,各种器械均应符合无菌要求,并无污染。手术过程中由于复位时的反复牵拉,容易造成无菌巾脱落,暴露污染手术床,如有脱落应立即更换。

2.2 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的配合

2.2.1 器械准备:除骨科基本器械外,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根据X线片准备器械,包括电钻、钻头、胫骨平台钢板,松质骨螺钉,皮质骨螺钉、螺栓、踝骨钢板及克氏针配套扳手、丝攻和配套器械,由于器械较多,为避免因反复寻找器械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应铺2个无菌台,将后用器械及不常用器械单独放置,并用无菌巾覆盖。

2.2.2 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取膝下前外侧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立即给电刀止血,暴露骨折端时递给骨膜剥离器及相应器械,准备好胫骨平台钢板及螺丝钉,提前装好电钻头,按手术需要准备好相应器械,操作时要准确、迅速、无误地将各器械传递给术者。

3 护理体会

为了使器械准备全面,器械护士除参阅X线片外,还可简单向手术医生询问手术方式。该手术时间长,步骤多,使用器械较多。电刀、电钻的应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护士须密切注意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以确保传递器械的及时、准确。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收稿日期:2007-07-27

上一篇: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低钾型周期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