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3 02:49:2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几点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不强,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差,“师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能质疑问难的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大量的教师也缺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的这样一种意识,我想,这种缺乏学生主体积极活动的教学,长此以往,很难培养出一批既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下面试图就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质疑习惯,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贵知疑。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地说,可以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运用了猜想与联想、比较与分类、判断和推理、分析与综合等思维形式,发展了思维能力。

2、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学会学习。养成质疑的习惯,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主动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领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有利于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数学教学中教师随时面临学生质疑带来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方能应付自如。同时随着学生质疑能力的不断提高,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教师在给予学生的同时获取得更多,从而造就一代勇于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1、创设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小学生天性好奇,求知欲旺盛。当他们具有质疑意识时,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因此,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质疑意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兴趣。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

(1)把握导向。教师应通过大量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确信“学会质疑就是学会学习”,“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帮助学生克服“有疑问是由于自己脑子笨或没有认真听课”,“提问怕同学嘲笑”等思想顾虑,从而使学生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人人争当质疑小能手的学习活动中。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源于他看到“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落在地上”,而产生疑问“为什么不从树上掉到天上去呢?”

(2)保持兴趣。面对学生繁琐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保持兴趣和耐心。不管学生提出的疑问有无多大的意义,距离教师备课本有多远。教师都要以浓厚的兴趣来对待,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不全盘否定,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质疑,更不能简单了事地说:“这个问题以后再讨论”,“你的提问没有多大意义”,让学生没有因质疑的不好而“坐不下去”。(这在培养质疑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

(3)及时评价。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每一个提问而感到由衷高兴,应该默认个别学生“懂装不懂,无问找问”的质疑行为,要及时赞扬敢于质疑的学生,大力赞赏高质量的质疑,要及时带动全班学生一起去探讨、欣赏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敷衍草率做答或躲闪回避,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认识:把“今天我向老师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自己衡量学习水平或努力程度的重要标准。

2、掌握质疑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场面:叫学生提问,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干瞪眼,都说没问题可提。这说明学生即使有强烈的探索动机,如果不了解质疑的一般方法,还是不可能找出疑问,更不可能凭空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我从常见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得到启发,质疑的一般方法有:

(1)因果质疑。对于常见的计算法则、公式、性质要及时追根溯源,要习惯于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例如:为什么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比较质疑。让学生习惯于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中产生疑问。例如,课本面是长方形,篮球场也是长方形,课本面的四个角比篮球场的四个角小得多,怎么都是直角?

(3)类推质疑。从一些特殊、个别的规律或结论类推到一般情况中还能成立吗?以小能不能见大?以此可不可以类推到彼?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法则同样适应于多位数吗?比可以化简,为什么赛球时6:2不能说成3:1?

(4)逆推质疑。小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容易产生一种可逆心理。如甲比乙高,乙就比甲矮。但是在数学学习中许多是不可逆的。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吗?30加上它的一半后,再减去一半还等于原来的数吗?

3、提供质疑时机,让学生便于质疑

首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矛盾发展中,找出新、旧知识的区别点,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思考,在学生思想上产生疑问。其次疑问应联系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疑问展开讨论、争辩,得出结论,就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又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可以说效果是理想的。因此教师要有意地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特别是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衔接转换处、联系过渡处、总结归纳处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质疑。平时要求学生随时有疑随时用文字或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下来,以待合适的时机质疑。

4、形成质疑习惯,让学生乐于质疑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学生从一次次的质疑中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就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愉快,从而树立质疑的信心,产生乐于质疑的情绪体验。这样长期积累,学生就形成了质疑习惯。当然,教师既要重视优生的质疑(这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要特别鼓励差生的质疑,因为差生有自卑感,不懂一般也不敢发问,所以教师一定要防止在课堂上只把师生质疑谈话集中在少数优生身上而把大多数学生当作陪客的现象。这种以少数人的质疑、释疑替代多数人的迷惑不解的做法,是一种变相的注入式。

上一篇:体育大学生网络沉溺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研究 下一篇:浅析石油化工蒸汽管道配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