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时间:2022-07-23 01:18:45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重大传染病,中国目前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和防治工作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材料中,人们经常会读到"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对此话该怎么理解呢?

任何一种传染病的流行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具体说到艾滋病,其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传播途径包括:①,②血液/体液传播,③母婴传播;易感人群则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人类对艾滋病均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都是易感者。

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决定了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到一般人群的传播模式。

那么,何为高危人群呢?国外的调查已经证明,艾滋病首先发生于同性恋、静脉吸毒、有不洁者,之后再传播到普通家庭妇女,最后经由母婴传播传给了下一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所生婴儿的感染率高达30%)。因此,同性恋、静脉吸毒、有不洁者属于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中国于1985年由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了国内首例艾滋病,迄今已有20年。到目前为止,估计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人数为65万。虽说从总体来看全国艾滋病的流行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中已呈现高流行态势。

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1995~2004年,暗娼和性病门诊患者感染率逐年增加,吸毒人群中感染率也明显增加。

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1998年为15.3%,而2004年增加到了39%。

部分地区的孕产妇及婚检人群中,感染感染率已达到或超过1%,属于高流行水平。

以上三点,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创造了条件。事实也表明,在我国一些地区,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1996年以前,有偿采供血传播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占有较大比例,但联合国2005年底的《2005年度艾滋病形势》报告中提出,易和注射这两个因素“很可能会成为中国艾滋病扩散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我国对艾滋病的预防和干预取得了重要进展。如针对同性恋、静脉吸毒者及暗娼等高危人群加大了干预力度,推广使用安全套、清洁针具的交换等干预措施均能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更离不开以普通人群为对象的宣传教育。法国谚语称:“悬崖边的一道栏杆胜过谷底的一个医院。”那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做呢?

掌握新知人们一方面要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但也要知道此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并不会被感染。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洁身自爱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要拒绝,珍爱生命。

多点关爱任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和羞辱,不仅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多献出一份爱,就会多一份安宁。

上一篇:五一乘机出游健康锦囊 下一篇:“七日魔鬼瘦身汤”并非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