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7-23 01:15:10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6例),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心脑舒通胶囊

现代医学将脑血栓形成定义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其后遗症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语言不利与半身不遂等, 若不能获得妥善治疗患者或将永久致残, 以致丧失学习、工作乃至日常生活能力[1]。本院近2年内应用心脑舒通胶囊对收治的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令人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6例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与肢体偏瘫症状, 部分患者经CT扫描可见有梗死灶。其中包括男74例, 女32例;年龄48~83岁, 平均年龄(61.2±9.4)岁;后遗症病程1~13个月, 平均病程(4.8±2.7)个月;合并症包括:高血压17例, 糖尿病29例,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64例。将入选的106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6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后遗症病程以及合并症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疗法, 具体包括控制血糖、血压, 口服阿司匹林等, 此外给予手法治疗:①头部按揉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取患侧对侧的头部运动区与感觉区进行按揉, 具体手法为以拇指指腹沿上点(下肢运动、感觉区)逐渐向中点(上肢运动、感觉区)以及下点(面运动、感觉区)旋转按揉, 10 min/次, 3次/d;②肢体拍打法, 用特制的板子对患者的上下肢以及背部瘫侧进行拍打, 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30 min/次,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2021965, 规格:15 mg/粒)进行治疗, 口服, 3粒/次, 3次/d。两组患者既定疗程均为2个月, 完成既定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效果比较。

1. 3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分率(Reducing rate, Rr)为主要依据。基本痊愈:Rr≥91%;显著进步:90%>Rr≥46%;进步:46%>Rr ≥18%;无效:Rr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73.91%,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6, P=0.000)。见表2。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炎等所致脑血管病变, 并在此基础上出现血液粘稠度增高, 管腔狭窄程度加重乃至阻塞, 血流变缓, 继而导致脑动脉相对供血不足, 部分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坏死, 神经功能受损, 最终出现失语与肢体偏瘫等症状。

心脑舒通胶囊的有效成分为蒺藜科植物的干燥全草提取物, 其主要成分为呋甾醇与螺甾醇,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2], 这两种成分具有较好的下调血清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功效, 同时阻止脂质在脏器与动脉上的沉积, 能显著提升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近期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3], 本品还对红细胞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并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这对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以及微循环有益, 最终达到增加脑血流量并加快缺损神经功能修复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后,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改善, 同时临床总有效率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关于不良反应方面, 目前已有报道认为本品仅会导致轻微不良反应症状, 且基本都能在未经任何干预处理下自行缓解或消失, 故认为其用药安全性可靠, 本文也暂不作探讨。

综上所述, 心脑舒通胶囊对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效果, 且用药安全, 保障性高, 建议临床在此类疾病患者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瑞雯, 万文蓉.中风后遗症的诊疗进展.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4):45-46.

[2] 孙依军.心脑舒通胶囊预防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4):131-132.

[3] 李秀敏.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综合护理治疗脑梗死后遗症56例. 中国药业, 2014, 23(9):83-84.

[收稿日期:2014-10-29]

上一篇: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不同使用... 下一篇:静脉导管频谱在胎儿窘迫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