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维也纳心路之旅

时间:2022-07-23 12:41:43

柏林,自由的遗迹

柏林一个多次在历史课本里面出现的城市。从二战前的“国会纵火案”,希特勒借此废除魏玛宪法,到二战之后德国战败,苏区美区对峙,将柏林这个原本完整的城市切割得支离破碎,再到最后柏林墙的倒掉,人性和民族一统的胜出,东西德的合并……柏林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

到柏林的时候是早上9点,这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在火车上颠簸了一个晚上,浑身酸痛,下车看到四周陌生的建筑,费解的语言,一瞬间有些不知所措。跑去问路,工作人员只说了一句:“我只负责票务。”或许德国就是这么一个过于强于责任和义务而少了点人情味的国家。好在后面遇到的德国人也都比较热情,让我们对他们的印象有所改变。

我们在柏林的大街上找到了一个大型的圣诞市场,有好多很是精巧的小玩意儿,也卖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一路向前,经过市政厅、海神喷泉、博物馆岛、柏林大教堂,循着久负盛名的菩提树下大街,我们穿行在柏林的心脏地带。那菩提树下街,以前只觉得名字秀致,查过相关资料才知道,它西起勃兰登堡门,东至皇宫桥,始建于1573年,当时是贵族出城狩猎的骑道。1647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下令在道路两侧种植菩提树,是以得名。想来当日绿阴蔽日的道路上,不知回响过多少热烈的马蹄声,多少满载而归的谈笑声,多少旁观者的窃窃私语声。即使经过了二战的洗礼,如今依然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菩提树下街的尽头,便是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如同巴黎凯旋门一样,这道拱门也是为纪念胜利而建。一直以来,历经洗劫的勃兰登堡门都被看成是柏林的标志,频频出现在各种资料画册上。门廊顶部的胜利女神和她的四马金车曾经作为战利品客居法国,拿破仑滑铁卢大败以后才重回故土;而普鲁士王国的象征――老鹰,也曾一度因为东德书记的一纸拆令从女神的权杖之上消失。1991年两德统一之后,一切才恢复原貌。历史绕了一个大圈,最后艰难地回到了起点。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勃兰登堡门终于一如最初,可是这其中的风风雨雨,又有谁能一一历数?

再向西行,就是议会大厦。我们坐车经过的时候见到很长的队伍,原来都是排队参观的游客。将联邦议院的所在地免费向全世界的游客开放,德国人的胸襟令人钦佩。

来柏林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寻觅柏林墙――那传说中一夕之间将原本紧密相连的柏林一分为二、最后又在一夕之间被推倒的高墙。传说的力量异常强大,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其中加进了想象的成分,以至于我们第一次见到整段整段柏林墙的时候,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么一堵破破烂烂、表面满是涂鸦的旧墙就是大名鼎鼎的柏林墙。连问了好几个人,终于确定它的确是。我们这才开始仔细打量面前这堵薄薄的墙,实在想象不出它是如何能将东西柏林一隔两断的。墙上有很多画,还有标语,最著名的是那句“我们需要自由”,以及一幅描绘柏林墙推倒瞬间的画。画面上汹涌的人潮从断裂的缺口涌到墙的另一面,每个人脸上都是不同的表情,有的愤怒,有的激动,有的喜极而泣……

以此作为我们柏林之行的结尾仿佛沉重了一些,但是,当我们坐在开往机场的大巴上,准备飞往维也纳的时候,沿途掠过的图画无不渲染出圣诞前夕的欢乐。那一刻突然让人觉得,以前横亘在这座城市间的阴云早已散去,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有什么能比独立自主、民主统一、家人团聚更重要?历经劫难的柏林人估计也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和欢乐吧。

维也纳,别样的盛名

提起维也纳,可能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央视年年聚焦的新春音乐会。其实这只是这座古老城市盛名之中的些许浮光掠影而已。这座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名城,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依山傍水而建。它的四周有茂密的森林,多瑙河穿城而过,日夜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或许正是这种钟灵毓秀的环境,吸引了大批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等,并为其赢得了“音乐之都”的美称。

在柏林和慕尼黑的时候天气不好,总是阴沉沉的。维也纳的拂晓却是难得的宝蓝色,浸着一点轻灵,让人的心情忍不住也跟着飘扬起来。我们兴致勃勃地走出车站,举目望去,四处的建筑风格协调,街道开阔宽敞,树木伸展自如,间或还有黑色马车经过,让人涌出些时光倒转的感觉。

很快到了议会大厦,和严谨的德国不同,这里的议会大厦美轮美奂,透着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前面立着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雕像,只见她左手持矛,右手托着有翼胜利女神,神情庄严肃穆。智慧女神左右分别立着两个女子雕像,一个捧着文典,一个手持利剑,分别象征立法和执法,神情栩栩如生。正在驻足观赏的时候,破晓的第一缕阳光穿云而出,竟是艳丽的红色。沐浴在天光之中的议会大厦金光闪闪,圣洁有如神殿,让人心生敬畏。

继续前行,便是新市政厅和一座教堂。维也纳的树木极为茂盛,即使是在万物凋零的冬天,那密集的黑色枝干依旧遮天蔽日。后面的新市政厅和教堂仅仅露出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仿佛童话中的睡美人,梦幻中带着神秘。待到走近,得以一睹全貌的时候,却又折服于它们雄伟的气势。维也纳的建筑便是这般,从不同的角度看去,自有不同的体会,很有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

作为奥匈帝国首都的维也纳,它的盛衰和起落,始终穿插着一个女子的传奇。那便是家喻户晓的茜茜公主。美丽活泼的巴伐利亚公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奥匈帝国风度翩翩的年轻皇帝,喜结良缘,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童话般美丽的故事在人们口中代代传颂,也引得后世的游客们纷至沓来,只为一睹这位奥地利最著名的皇后的绝色风华,即使只能从她遗留下来的物品中去推断和想象。

说到茜茜公主,不能不提霍夫堡宫和美泉宫。霍夫堡宫是统治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家族的皇宫,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弘,自成一体,汇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以及仿古典式多种建筑风格。整个皇宫分为上宅、下宅两部分,各有一个花园。上宅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起居宿用。自1713年落成以来,霍夫堡便傲然矗立在维也纳的心脏地带,见证着这个强大帝国的兴衰荣辱。穿行于其间,总有些莫名的悸动和期待,仿佛转过身去,便会看见身着长裙、手摇折扇的贵妇款款而来,抑或是人头攒动、炮仗齐鸣的热闹场景。

美泉宫则是哈布斯家族的夏宫,在维也纳市郊。美泉宫依山而建,宫后是一个极大的花园,有小径直通山上的上宫。在上宫凭栏四望,整个维也纳城尽收眼底,只觉胸襟顿时开阔了几分。茜茜曾在这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位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奥地利皇后,向往自由,厌恶繁文缛节,与整个奥地利皇室格格不入。其实茜茜的故事也就只是传说而已,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也只存在于童话之中,用来满足孩子们天真美好的幻想。真正的伊利莎白和弗兰茨并非传说中那般琴瑟和谐,弗兰茨忙于政事,茜茜不满单调的皇室生活,以致于频频出走,流浪欧洲。1898年,伊丽莎白在日内瓦被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刺杀,为这段传奇故事划上了悲剧性结尾。然而,如今在维也纳,仍处处可见茜茜的影子,美泉宫的博物馆、大众公园以及街上随处可见用茜茜形象做成的各色纪念品。她最终作为一个美丽的符号,留在了奥地利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

上一篇:歌声没有休止符 下一篇: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进入实施阶段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