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ESP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2 11:53:17

关于对ESP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培养专业英语双精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加强专业英语教学的内涵、必要性、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ESP 师资缺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ESP

LI Dongfa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nxi, Liaoning 117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conomy,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large number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double fi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and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English, several thinking on the problems and solving strategy.

Key words ESP; lack of teachers; teaching strategy

1 关于“ESP”

所谓“ESP”,就是英文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外贸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电子商务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新闻英语、科技英语等,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

专门用途英语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出现了“ESP”的著作,80 年代,论文专著大批出现。我国英语ESP教学的课程专业要符合社会需要,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并且服务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总的培养目标,与通用英语的同样重要系性。

2 “ESP”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文化、科技繁荣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影响令全球瞩目,亟需大量的专业能力强,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高等教育的专业中开设涉外英语专业和相关课对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本着实用的初衷来学习外语的:有的人是准备出国留学或研修,有的人是想考博或考研,有的人学习外语是想从事涉外工作,比如在跨国公司工作或从事涉外的旅游、法律、培训等相关工作。科研人员学习英语则更多的是可以读英文原版的著作,对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科研项目有重大帮助,同时为更好地使自己的学术观点走向国际,利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在涉外的经济活动中,利用英语进行商业谈判,起草涉外合作的经济合同,与外国人谈判,看英文原版的报纸,了解国外市场信息等, ESP教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观念,加快改革。

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是与某专业或某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培养高素质、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和技术竞争的人才,培养专业与外语双精人才将成为大学英语中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挑战。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的主流。

3 ESP存在的教学问题

(1)大纲要求不具体。教学大纲里基础英语阶段的有量化的指标,虽然提出了专业英语阅读阶段,但读什么、深度难度如何不清楚。

(2)教师观念陈旧。有教师认为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学好了,ESP学习自然就会融会贯通;只要四、六级考试通过了,再掌握些专业词汇就够了;背单词无需教师花精力时间去组织。其实,四、六级考试只表明语言基础较好,并不说明能以英语为工具去获取专业信息。ESP 教学专业阅读绝不能与语言基础划等号。我们学生虽然学习了十几年的基础英语,但在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进入专业阅读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提高专业阅读能力。逐渐从基础理论知识型向应用型英语学习转变。基础英语学习 ( EGP ) 阶段和专业英语学习 ( ESP ) 阶段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不能替代。

(3)学生水平不齐。普通高校扩招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普遍。班与班存在差异,班内也不均衡,ESP课堂上不得不减少英文授课。由于专业课的课时是固定的,学生读懂英语专业材料,课后的英文作业和试卷难度大。另外,多数高校在四级考试后,学生中断了英语学习,无系统的英语教学,听力、翻译和写作能力差,拼写及语法错误频频发生,文章结构不合理,文章不通顺流畅,专业翻译差别大, 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吃力,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和揣摩内涵了,如果看不懂,就更谈不上撰写英文论文和英文著作,以及翻译专业文献。教学大纲的要求无法完成,无法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信息和进行交际的目的。

(4)师资缺乏。在高校即精通基础英语又有很强的专业英语能力的教师缺乏,专业教师受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不利于指导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不熟,对学生基础阶段掌握的语言知识、技能了解不多。师资的缺乏导致学校不具备开设专业英语课的能力。

(5)评价制度缺乏。ESP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需建立公正、客观、符合 ESP 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具体,学生就没有压力,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一套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是全面地贯彻大纲,促进ESP 教学全面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4 ESP 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针对ESP教学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国家社会、学校、教师都需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ESP教学的重要性。只有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转变观念,才能使ESP教学有长足的发展。

(2)加强教师培训。ESP教学的推广,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关键。ESP教学要求教师英语好,专业精,专业知识能用英语表述。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缺乏,外语语言能力不强,知识单一。针对这种师资状态, 须实行教师专、兼职结合,培养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中英文表达的有机结合(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体现多元化教育。

(3)优化教学方法。目前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弱, 理解教师的外文表达有困难,阅读外文原版书速度慢。在 ESP教学中,面对实际的教学情况,各学院要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ESP教学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大纲设计、确定教材、备课、上课、课内外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中,可选择专题教学(让不同教师承担不同专题发挥教师特长)、视频图片结合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语言教师、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等其它一些教学方法。

(4)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ESP教学过程中,英语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记笔记和听英语讲授过程有困难,教学进度难跟,不得不适当增加英文板书内容,为此可借助于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等资源,还可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

总之,ESP教学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只要我们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目标出发,根据专业英语的特点,建立适应 ESP的有效教学方法,ESP 教学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2DB35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顾飞荣,嵇胜美.近15年国内CBI外语教学研究述评[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2] 张国辉.大学英语公共课应用CBI教学模式的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上一篇:网络平台辅助下的“幼儿舞蹈创编”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高等学校后勤管理与运行科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