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贵州红利”

时间:2022-07-22 10:05:02

近几年贵州进入快速追赶轨道,GDP增速等经济指标连创全国“冠军”、“三甲”、“贵州速度”引来全国侧目。

然而,外界对于“贵州速度”给予的并不都是赞扬:“中西部地区是否一定要经历工业化,特别是大山里的贵州是否应该工业化?”但是,从到赵克志、陈敏尔,贵州坚定地举起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两面大旗,坚信这是贵州赶超发展的两大动力,是贵州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陈敏尔认为,贵州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新型的、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贵州的快速追赶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既要讲辩证法,又要讲方法论。尽管着急赶路,但是陈敏尔特别担心干部在实施过程中会急于求成,贵州虽急切,他也强调要“做一个是一个”。

福建生、浙江长的陈敏尔曾任职民营经济发达的绍兴县、宁波市,2012年初调入贵州省,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位“新贵州人”说,贵字拆开来看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贵州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信,将贵州建设好。这位当年历经风气之先成立省级报业集团(浙报集团)的东部干部说,要将东部的先发优势与西部的后发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贵州已经错过了工业化的早班车,不能再错过城镇化这一班车。

他还特意提到了讲到的两种精神。一种是“钉钉子”的精神,就是要一锤一锤地钉,钉一颗是一颗,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榔头,钉子钉不牢、钉不住肯定不行;一种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就是说任期内的工作是我们的责任,要努力去做。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夫必在我。

开启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年一季度,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增速全国第1;今年1-4月,贵州全省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增速全国第4;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增速全国第2。贵州将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锁定在了14%,为什么一定要追求这样的速度?陈敏尔说,这不仅是一个主观愿望,也是贵州同步小康的客观需要。

《财经国家周刊》:贵州提出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贵州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这样的目标?最近几年贵州实现了外界侧目的“贵州速度”,但外界担心贵州会不会简单地依靠资源开发,会不会对生态有破坏,贵州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工业化实现这个目标?

陈敏尔:你所讲的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实事求是是辩证法基本要求,要从贵州的实际来思考问题。贵州作为国家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最重要任务是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因为同步小康有时间表,只有7年时间,并没有说我们可以14年。我们要赶路,实现赶超,否则我们将会掉队,被甩在小康的门槛之外,给全国的小康进程拖后腿。

同步小康有一个倒逼机制,倒逼我们要加快发展。我们算了一下,今后五年,贵州需要保持14%以上的发展速度,才能确保实现同步小康。因为我们原来基数比较低,所以现在每一个增长点里边含的绝对量和其他省是不一样的。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没有经济的总量,也没有人均水平,没有就业机会和税收增加。所以这个速度是贵州发展客观的一个需要,这强烈地增加了贵州人的紧迫感。

我认为贵州毕竟还是有追赶能力的,贵州的资源红利正在释放,以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利等不完善,资源得不到有效科学的利用,现在基础设施好了,资源能得到更好的释放,资源的价值也大大升值了。同时,我们的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不断叠加,正逐步释放出无限投资潜力和发展动能。现在全国要找一个能加快发展的地方不少,但是既能加快发展又能分享优美生态、清新空气、青山绿水的这种环境,非常可贵。

我们每年新增60万劳动人口,从省外每年有40-60万农民工返乡。贵州为何要搞工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解决就业,贵州那么多人口都外出打工能行吗?我们鼓励人民外出打工,但是如果这些人回乡就业,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我相信加上中央给一些有含金量的政策,贵州也配套地给个性化的政策,一定能造就出我们“贵州红利”的高地。

这几年贵州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实践证明是管用的。现在正是赶路的好时机,但这种追赶必须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态保护是一条底线和铁律,不能粗放经营,不能浪费资源,尽量少用资源,用了就吃干榨净用足,有的要循环利用、再利用,变废为宝,成为再生资源。贵州一定守住生态保护这个底线,当然我们的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不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尽管我们是后起发力,但是标准一致,不可能在跑道上有两个标准,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既要赶又要转,这就是我们的发展辩证法。

我们认为,贵州这样一个17.6万平方公里、4000万人口的省,不是要不要搞工业化问题,而是搞什么样的工业化。你看世界上有些发达的山地国家,瑞士、奥地利,尽管现在搞服务业为主,但是他们也都经历了工业化的阶段,所以在贵州要搞有自己特色的工业,跟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相吻合。转型发展中我们很看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结构,产业结构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经济上有个理论,就是和自己的资源禀赋吻合的产业结构就是好的结构。

世界上先进国家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发展和生态不是二选一,科学发展就能保护生态,甚至让生态更好,在快与慢和快与好中间,充满着辩证法。既要赶超又要转型,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贵州升级版”,这就是贵州同步小康的双重任务。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看到,现在中部、西部地区都在加速发展,作为一个西部地区的山地省份,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在哪里?

陈敏尔:当前,支撑贵州经济发展有两大平台。一个是贵安新区。国家把贵安新区与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兰州新区一起,列入了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个城市新区之中。贵安新区“贵”在生态资源,“贵”在人文条件,“贵”在后发优势。我们要建出一个有贵州特色的新区,既拉动经济发展,也经得起历史检验。

另一个是我们现在重点推进的“5个100工程”,即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我认为,抓好了“5个100工程”就抓住了贵州投资发展的重点,甚至是抓住了推进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当前我们的经济还是投资拉动型的,抓经济就要抓投资,抓投资就要抓项目。项目摆到哪里去?就是重点摆到“5个100工程”中去。

“5个100工程”是贵州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格局,是政府全局工作中很重要的几步棋。比如,100个城市综合体,这项工作是新生事物,抓得好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做到后来居上。

最近有些媒体对于我们建设城市综合体比较关注,也有个别的质疑,认为贵州这样欠发达地区要不要搞那么多综合体,会不会过剩。这些疑问提得好,提醒我们把这件好事做好。100个城市综合体是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要分步实施,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从省里来讲,重点先抓好22个,每个市(州)先抓好本级,有条件的县可以做,一般的县也不要急着搞。城市综合体关键要注重服务功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有效需求。

有了舞台就会有演员来演大戏、唱主角,没有舞台好演员来了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贵州要持续开放,以开放引进各种生产要素,引进省外的投资者,吸引省外的旅游者,这“二者”来了,人气就有了,财气就旺了。

贵州,贵在自信,贵在行动。贵字拆开了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我们要看好用好这个宝贝,提高它的含金量。我们贵在有资源,有生态,有民族文化的多样化。作为发展来说,我们不光要有想法,还要有办法。我们要将各种发展的要素激活,也要把自己点燃,把人民创业激情点燃。现在有了中央给力,通过借助外力,加上自身发力,所以贵州已经开启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城镇化“贵”在特色

贵州目前的城镇化率36.5%,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陈敏尔说,贵州的城镇化不求大,不求洋,但力求有特色,不能做歪了、做错了,贵州经不起这样的代价。

《财经国家周刊》:在新型城镇化大格局下,现在大家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初步共识是大、中、小型城镇协调发展。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有无可能为全国作出示范?

陈敏尔:越是山区省份,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重视城镇化。搞城镇化,我们没有条件摊大饼,只能“小笼包子一笼笼地蒸”,不求大、不求洋,也不求有多少高楼,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走出贵州特色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我们要更加重视县城和小城镇,四化要同步要融合,平台也是这一点。小城镇上面连接城市,下面连接乡村,既有工业、农业又有服务业,能够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和人口,形成产城互动的局面,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发展像贵阳、遵义这种大中城市。

在贵州城镇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是促进“农民的市民化”和“乡村的都市化”,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里面就近就业、安居乐业,让更多进城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于城里人是肯定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乡村里的人们生活也能美好起来。贵州城镇化真正是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

贵州的城镇化如何让人家眼前一亮?是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我们要从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建筑符号中抽象出若干元素,再设计出一种共性的建筑符号,体现和融入到城市综合体中。我们的黔北民居、苗寨、侗寨、布依寨,都有自己的建筑符号,甚至项目选址上都有讲究。

我曾提醒我们的干部,建小城镇也好,搞城市综合体也好,绝对不是说大拆大建,把村庄都搬迁掉。建设中遇到经典的、传统的建筑千万别拆,一定要保护好,包括有些工业遗存也不要拆,尤其是我们一些民族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拆,要留点文脉在里面,那是很有味道的。

《财经国家周刊》: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民生问题十分突出。你觉得这个过程中让你揪心的事情和难点是什么?

陈敏尔:政府首要责任就是民生为本。在贵州,最基本的民生是就业,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最紧迫的民生是脱贫增收,最关键的民生是社会保障,最现实的民生是改善住房。

首先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好、发展好,在这个基础上,要搞三年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来承担这个学费。现在关键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校舍建设和基础设施,我们初步排了100家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任务,我们自己说“百校大战”,把这100个学校办好,让初中毕业生一部分能够进入普通高中,一部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因为现在中职学校的就业情况很好。我们政府今年要压缩5%的行政支出,这个钱全部用于办教育,当然还不够,但这是我们政府的一种姿态。

贵州有一个很紧迫的民生就是贫困人口。国家标准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比较多,这部分人要尽快地脱贫,今年我们专门开了扶贫工作会来部署年度工作,今年要减少100万贫困人口。对生活在深山、高山、大山区的人口,我们将有计划地进行一些生态移民搬迁。我们每年有计划地在做,解决贫困问题。

在贵州最关键的民生是要做好社会保障。做牢一张安全网,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特困人口救助等等,这些制度都要不断完善。

《财经国家周刊》: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西部地区的矛盾和问题有些不容易被理解,有些容易被放大、被炒作。贵州发展需要良好的氛围,对此,你是怎样考虑的?

陈敏尔:虽然近几年贵州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充分正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贫困有贫困的问题,发展也有发展的问题,这种问题哪个地方都少不了,只是不同的表现,具有不同的偶然性。东部地区也有成长的烦恼。现在贵州进入一个发展加速期,我们不惹事,也不能怕出事。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要积极面对,举一反三,化解矛盾,这个最重要,既要将事情本身处理好,又要积极应对媒体,主动发声。

对贵州整个发展的艰巨性,我们还是要清醒,不盲目乐观,我们要有自信。自信是对发展任务的认识,对赶路方向的认识,不是盲目的,不是轻飘飘的自信,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自信,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央“给力”、外部“助力”、自身“努力”。在去年国务院出台国发“2号”文件之后,今年国务院决定由上海、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青岛、广州、深圳8个市,分别对口帮扶我省8个市(州),这是国家的“十分给力”。

上一篇:浅议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管理 下一篇:又见“大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