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与方案分析

时间:2022-07-22 08:45:53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与方案分析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电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步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形势,因此电力市场在不断改革,电厂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电厂在竞价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及更多的优势。机械设备为电厂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对于电厂的生存及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就发电厂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从制定合理的检修定期和后期的保养两方面来研究的。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电厂的发展无论在资金、技术、体制还是市场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总体趋势呈直线上升,在全世界的竞争中取得了非常乐观的成就。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发电厂的高效管理才是真正的“幕后者”,因为高效管理可以使发电厂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其最佳的作用。在这些所谓的管理中,对发电厂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点直接影响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所以在机械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上要加大力度,绝对不容忽视。

一、制定合理的检修定期

在维修前很多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相关部门要组织维修人员学习、讨论检修计划及维修措施,制定检修项目的施工和验收负责人。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维修前的培训或预案分析,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所有参与这次机械设备维修成员熟悉图纸及设备相关资料,掌握了解设备性能。尽可能做好一切突发故障的准备。

发电厂设备的检修分为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和故障检修。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等级、检修间隔;状态检修是根据当前测试(或目测)提供的设备信息,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维修;改进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本身的缺陷和定期性的针对性进行针对性的检修,按照已有的高科技设备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度的检修,这一环节要重视,因为这一举措关系到设备的更新与性能上的提高;故障检修是指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或部分功能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检修,该检修具有高度突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考验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当前高科技维修设备是否与科技前沿接轨。

检修等级是以设备维修规模和维修时间为根据制定的,将机械设备的检修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级别。

A级检修是对械设备进行彻底的解体检查和修理,目的是维持和提高设备高性能,该检修方式是维修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检修。B级检修是针对机械设备部分零件存在问题,对机械设备部分零件进行解体排查和检修。B级检修可依据机械设备状态评测结果,对其有针对性地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检修项目。C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的消磨、损坏规律,有针对性的对机组进行检测、评估、维修、打扫。C级维修可进行部分零件的替换、设备的更换。这三种检修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合理的安排三种检修,才能对机械设备起到较好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修管理。检修等级组合原则:根据各个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检修定期,在机械设备两次A级检修之间,安排一次或几次B级检修;除有A级、B级检修年外,每年安排一次C级检修。如A级检修间隔为5年时,检修等级组合方式为A级―C级―C级―B级―C级―C级―A级(即第1年可安排A级检修1次,第2年可安排C级检修1次、以后照此类推),这些检修定期的制定不仅要依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性能,还要看发电厂的人员和维修设备的配备。如果客观条件比较好,那就可以适当的多进行C级或B级检修。如果是相反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加长维修定期,但不能过长,否则机械设备会遭受很大程度上的磨损与破坏。

检修间隔,设备A级检修间隔是指从上次A级检修后设备开始工作时记起,至下一次A级检修开始时的时间。

机械设备A级、B级、C级检修的停修时间是设备从开始维修到检修完毕正规的总结交给相关部门为止。各级设定检修的停用时间规定如下:根据机械设备构造的实际情况A级检修时间为三十天左右;B级检修时间为半个月;C级检修(达不到A级、B级检修规模的所有小修)时间一周左右。

可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实际运行时间和运行状况,适当调整A级检修间定期的时间长短和采用多种等级检修组合方式,必须提前进行技术论证,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在总停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对多级计划检修进行调剂,但需在年度计划中做出明确安排和说明。

二、后期的保养

主要设备的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维修管理也尤为重要,因为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应根据机械设备状态评估,评估结果和机械设备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准确的确定其检修等级、检修定期,(应在各级检修之间的空余时间进行。如果该设备只有停机才可以进行检修的主要机械设备的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其检修应与主要的机械设备同步进行检修。

机械设备在规定检修过程中,如发现重大故障,并且需要改变检修天数、改变检修级别时,应在规定检修时间过半之前向市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实施。

定期检修项目和定期检修计划管理。应对机械设备的周边环境(厂房、建筑物、构筑物等)和重要非生产设施(道路、护坡)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制定相应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这些因素对机械设备的效率与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绝对不能让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发电厂的生产效率。

加强对检修工具、机具、仪器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对工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检验;做好材料和备品的管理工作,编制设备检修项目的备品和配件的定额,合理安排备品配件的采购日期,既要满足检修的工期要求,又要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量,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并做好备品配件的固产化工作。

计划容易制定,关键的还是看实际行动。提前召开检修设备的分析会,找专业人士进行研讨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并且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发电厂应该专门设立一些部门,着重的负责维修计划的实施,并且要分工分明,确定各个人员的职责。根据维修设备的计划和维修的时间长短,认真搞好检修的预、决算工作。

检修结束后,要认真总结这次维修遇到的问题。每次维修工作人员都会对机械设备有更深的了解,在每次的维修结束后,每个参加这次维修的工作人员都要写一份总结,总结这次遇到问题时的分析思路和对机械设备下一步的维修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相关部门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并且作好记录,方便以后查询。

最后工作人员要把这次维修中消耗的费用及磨损过度的维修设备和参加维修的工作人员,做成相应的汇报表,交给相关部门,方便上级查询。

参考文献

[1]姚兴佳,刘国喜,袁振宏,张亮,全.可再生能源及其发电技术[J]

[2]单文陪.电气设备实验及其故障处理实例

[3]杨宛辉,孙丰奇.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上一篇:浅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