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华彩印演绎精彩的“新华路”

时间:2022-07-22 05:21:32

作为西部书报刊商务印刷的龙头企业,四川新华彩色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新华彩”)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四川新华彩印已经从一家老国企,变身为充满新鲜活力的现代型印刷企业。本期,且让我们跟随四川新华彩印总经理王太源,领略四川新华彩印的魅力。

设备升级 领跑本地市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家印刷企业来讲,离开了先进的设备,快速发展几乎无从谈起。2009年时,四川新华就曾面临设备老旧、经营困难等难题。更新设备是摆在王太源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我们在设备更新方面立足高起点,将技术发展方向确定为数字化、高速多色、机械智能化,希望借助设备优势全方位提升企业实力。”据王太源介绍,尤其在2011年,四川新华彩印在设备更新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可谓“大刀阔斧”:在数字流程管理方面,引进了畅流自动化工作流程和色彩管理软件;在印前工序方面,添置了专业的图像显示器、版材测试仪和1台柯达CTP制版系统;在印刷工序方面,引进了带有数字接口的罗兰700型单张纸胶印机和海德堡M600商轮;在印后工序方面,引进了2条胶装联动线、2条骑马订联动线、2台自动打包设备和2台自动割膜设备等。

至此,四川新华彩印建立起了一套从印前、印刷再到印后的数字化和机械智能化生产线,为企业的发展加足了马力。作为四川省首家拥有1台海德堡M600商轮和2台三菱商轮的印刷企业,四川新华彩印凭借快速、高品质的优势抢占了商务印刷市场的先机,快速拓展并占领了四川省的商务印刷市场,改变了大量高档图书及商务印刷业务流向外省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状况。此外,2条胶装联动线的引进,也使印后装订效率大大提高,由原来的3000册/小时提升到6500册/小时。“通过这一系列的设备升级,我们不仅减少了60余人的用工量,还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有效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 王太源这样表示。

绿色实践 保持先行者优势

“绿色”是四川新华彩印的老标签。据王太源介绍,早在建厂之初,四川新华彩印就在厂房规划、工艺技术革新等方面充分考虑了绿色节能降耗的需求,近年来,四川新华彩印更是一直不断融入新的绿色理念,创新环保印刷方式,在绿色印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0年,国家开展绿色印刷培训时,我们就报名参加了,并开始着手开展绿色印刷,希望成为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这既是出于社会责任,也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王太源说道。

于是,一系列的“绿色”举措在四川新华彩印遍地开花:在印刷材料选择上,尽可能使用通过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的纸张,环保的油墨、胶黏剂以及印刷辅料;在印前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使用符合绿色印刷要求的材料以及工艺;在印刷过程中,采用集中供墨系统;在印后工序,对废纸输送系统进行分道密封改造,杜绝粉尘泄露,从根本上降低粉尘对环境和操作工人的危害程度等。同时,王太源深知,推行绿色印刷仅靠领导层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远远不够,还需要广大员工的支持和对他们“绿色”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推行绿色印刷的过程中,四川新华彩印大力普及绿色印刷知识、发动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可谓全员出动攻“绿色”。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绿色”举措不仅给四川新华彩印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1年,四川新华彩印顺利成为全国60家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之一。“我们现在可以负责地对客户说,我们生产的都是绿色印刷品,都是符合环保标准的。”王太源的言语中流露出自信。凭借这枚“绿色”标签,四川新华彩印得到了众多出版社的青睐,秋季教材印量从2010年的不到90万色令,增长为2012年的130万色令,增长率高达 40%以上。

“虽然开展绿色印刷会带来印刷成本的上升,但是印量的增加也会摊薄这部分成本。”对于不少印刷企业所担心的绿色印刷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王太源这样表示。从“绿色”中尝到了甜头后,四川新华彩印还通过油墨预置系统,将印前的图文信息传输到印刷机上,以减少作业准备时间,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看来,在绿色印刷的道路上,四川新华彩印将以先行者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将绿色印刷进行到底。

市场探索 开拓增长新路径

在印刷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当下,印刷企业面临更加艰难的市场环境,市场开拓便成为“重中之重”。“以前教材的印制时间有半年左右,现在由于教材需要改版,印制时间越来越短,仅2个月左右,这样如果只做教材的话,平常就没有活干。”同时,王太源还提到,随着电子书包的推广,教材的印量也会越来越少,将难以满足设备的“胃口”。面对这种情况,四川新华彩印主动调整了业务结构,将市场定位于教材、教辅、图书、高档画册、报纸、期刊、DM单、商务印刷等产品的加工制作,不断寻求社会印件。

“我们在销售方面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王太源介绍道,所谓“走出去”是指要走出企业,主动与市场接触,积极参加各种书博会、展会等,从中挖掘客户;所谓“请进来”是指邀请客户参观企业,让客户了解企业的设备和产品质量。“我们很多种杂志的业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我们以诚信赢取市场,从质量和产品周期上保证客户的需求,客户如果觉得我们做得好,不但会更加信任我们,还会介绍更多的客户给我们。”

这就是四川新华彩印的营销之法,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细节之处真较量。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四川新华彩印与四川省邮局合作,当客户在四川有图书发行需求时,其会协助客户进行图书发行,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通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四川新华彩印的客户已遍及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深圳、新疆、兰州、湖北等地。除教材产品外,社会印件也在逐年增加,拥有20多种固定期刊印刷业务,家乐福、沃尔玛等10多种DM单印刷业务,《报》《中国武警报》等10多种报纸印刷业务,2011年完成各类产品印制363万色令,销售额达11200万元,突破了亿元大关,成绩斐然!

人才引进 构筑企业坚强后盾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说起人才,王太源打开了话匣子,这也正是四川新华彩印着力打造的重点。“像利丰雅高、雅昌等商业印刷企业之所以做得这么好,大部分是源于其高超的印前技术水平,而我们在这方面相当欠缺。于是,我们着力引进印前制作人才和设计人才。”同时,王太源还透露,四川新华彩印之所以重点打造印前队伍,还出于对开展数字印刷的考虑。“目前,我们的优势还在传统印刷,但不能抱住传统印刷不放,也要着手准备开展数字印刷,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转变思想,接受和了解数字印刷;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批数字印刷人才,特别是印前人才。”此外,机修人才也是四川新华彩印引进人才的一个重点。“我们将加大机修人才队伍,除了为本企业服务外,我们还将为其他印刷企业提供机器维修服务,这样既可以使机修人员获得额外收入,也可以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可谓一箭双雕。”王太源解释道。

除了引进人才,人才培养也是企业获得人才的重要渠道。“人才培养要放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成长快,潜力无限,但需要不停地鞭策,否则就会松懈。”王太源这样告诉我们。四川新华彩印鼓励员工不断深造学习、帮助员工申请职称,为此,其在企业内部开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训。“目前,我们公司很多员工已拿到了印刷专业函授文凭,公司给予他们奖励,并报销学费。此外,我们要求机长要一岗多能,不能只会开1台机器,所有机器都应熟悉。”王太源介绍道。四川新华彩印的人才培养策略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更俘获了员工的心。“他们觉得在这里能学到东西,能成才,也就不愿意走了!”王太源笑着告诉我们,一脸自豪。

谈及未来,王太源踌躇满志,“我们将进一步把书刊印刷做大做强,做成出版、发行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把四川新华彩印打造成西部书刊印刷高地,真正做到规模大、质量高、周期快、效益好。”相信凭借着自身不懈的努力,四川新华彩印的明天将更加精彩!

上一篇:油、电、通讯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 下一篇:先认识它,再驾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