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丛林之书》中的殖民主义

时间:2022-07-22 04:34:28

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的著名诗人和作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英国的著名评论家马尔科姆・布拉德布里曾经指出,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在20世纪后期,有关英国的后殖民主义理论逐渐兴起,鲁德亚德・吉卜林因其作品中大多谈及英国帝国主义的思想和文化问题,再次成为英美文学界的新宠。吉卜林在17岁的时候重新返回印度,与当地的记者对印度进行了大量游历,这一行为使得他的作品更能形象生动地反映19世纪末英国的各方面情况。印度是英国的最大殖民地,而吉卜林是前殖民地白人,他能够对殖民地进行详细描述,是与后殖民主义话语的边缘轮和中心论紧密联系的,成为对后殖民主义进行分析得很好范例。

一、早期的殖民主义心态

在吉卜林的作品中,他曾经想通过融合东西方文化来寻找自己的真正归属。如在作品《丛林之书》中,有一篇《普伦・巴噶的奇迹》就是将普伦・巴噶描述为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在他的前半生,他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对社会进行变革,并且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效,且名声大振。而到了后半生,他放弃这种名利,隐姓埋名,过着游方僧人的生活。到了后来,他定居于喜马拉雅山下的一个山峰上,开始潜心修道,每天都静思打坐,看破人间世事沉浮,仅仅享受这山下村人们对他的供奉。然而在山洪暴发的时候,山体将要塌陷,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解脱,不愿意离开山峰。但是想到山下的村民,他选择对他们施以救助。在动物们的帮助之下,他唤醒山下的村民,并帮助他们顺利逃离,然而自己却因为年老体弱而劳累致死。对于这个故事,我国的许多评论家们认为,作者所塑造的普伦・巴噶这一形象正是东西方文化的有效代表,前半生代表西方文化进行社会改革,后半生则选择修行生活,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古老智慧。然而,作者并没有很成功地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在他的思想中,他认为东方文化是神秘的,并且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还应该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对于这一点,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山体即将崩塌的那一刻,普伦・巴噶舍弃了宗教,而是变成一个行动者,救助山下的难民。然而村民在对已经逝去的普伦・巴噶进行祭奠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曾经的土邦王。通过这一点,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所持有的早期殖民主义心态。

在吉卜林的作品《丛林之书》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丛林里》,主要讲述了莫格里的大结局。当莫格里长大成人之后,他娶妻生子,并且在英印政府中找到了一份工作――看林人,和他的所有狼兄弟们一起做林务官来保护印度的丛林。于是,作品《丛林之书》中的人神少年莫格里瞬间变成英国政府的小职员,并且内心只是希望获得一份退休金。这样的结局让读者不禁感到大煞风景,但是也从侧面向我们展示出,作者吉卜林这样安排故事情节完全是出于英印帝国方面的需求考虑。同时,从出版时间方面来分析,《在丛林里》最先于1893年收藏在《许多发明》中,是早于《丛林之书》出版的。在不断的创作中,作者吉卜林发现了自然中的丛林法则,于是将故事情节按照这一法则进行编排。很显然,作者通过虚构的丛林法则来对书籍进行编排,完全是为了对他内心的帝国主义理念进行宣扬。《丛林之书》之中所展现的所有动物故事都是作者对印度中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展现,是对他早期的一种殖民主义心态的反映。

二、对殖民主义的拥护

吉卜林的思想是非常复杂的。他在不断努力,试图编织一种治世的良方,但是作为帝国诗人,他的作品中仍然会流露出他内心的一种殖民主义思想。《丛林之书》是一部描写浪漫动物童话的故事集,相较于作者前期小说《在城墙上》等的直露表现,该作品对于殖民主义思想的表现相对比较隐蔽,但是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还是能够体会得到的。在作品《丛林之书》的首篇《莫格里的弟兄们》中,巴西拉曾经对莫格里说,所谓的丛林法则便是先打,然后才能讲道理,将丛林法则的强权胜过真理的实质表露无遗。瘸虎谢尔汗因为自己力大无比便可以对丛林法则进行肆意破坏。当然,对于丛林法则进行维护是需要强力来做后盾的。如丛林之主大象为了让谢尔汗遵守丛林法则,就需要通过武力来得以实现。当莫格里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力赢得丛林之王后,他的幼年救命恩人――老狼阿克拉差点因为认为他是人而不是狼遭到残杀。面临质问,莫格里运用蛮横的语气回答,“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不需要找任何理由。这为我们展现的完全是一副强盗般的面孔。因此,巴西拉曾经对巴鲁感叹,这就是与人相处所承受的后果。在进行这段描述时,作者吉卜林并没有对其进行批评,而是似乎对莫格里的权威感到欣赏。对于巴西拉和巴鲁之间的感慨,作者表现更多的是一种不安。在书中,人们对狼的凶猛与敏捷更加关注,如巴拉西的锋利犬齿和强健肌肉,这样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作者对强力的一种礼赞,让读者充分体会到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拥护和对弱肉强食的推崇。

三、殖民秩序

吉卜林离开印度后便来到了美国,这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此时吉卜林开始对帝国当前的现状进行深入思考,试图寻找一种避免英印帝国衰落的途径和答案。吉卜林书中反复强调的丛林法则是对他内心帝国理想的明显体现。在《丛林之书》中,作者并没有详细、系统地阐述丛林法则,而是通过各种故事来对丛林法则进行阐述。首先,丛林法则下的动物们需要具备维护自身存活的条件,以此来规避危险。其次,丛林法则下的母兽和幼兽必须要受到保护,进而对种族进行繁衍。在故事《莫格里的兄弟们》中,狼群们会在每个月圆之夜举行大会,让所有的狼都认识新生的狼崽,并对它们给予保护,否则就会被处死。正是通过这一法律,狼群有效地制止了恃强凌弱的残忍行为。另外,对于一些弱小动物的保护,丛林法则也给予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通过对丛林法则的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该法则并不是简单的弱肉强食,并不仅仅是被用于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行为开道的。该法则更注重的是一种对秩序和自尊自强精神的强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作者吉卜林所创造出的丛林法则可以被看做是一条治世良方,是一种帝国话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作者在《丛林之书》中所描述的故事不仅是莫格里的故事系列,同时也是对作者思想的阐述,是一种精神一致的展现。如故事《女王的仆人》强调的是组织纪律,《白海豹》强调的是在逆境中的坚强性格,《里基―蒂基―塔维》强调的是一种忠诚敬业的精神。因此评论家哈里曾经指出,吉卜林所提出的思想对当今的年轻人非常有利,所谓的自由便是对纪律约束的主动服从。之所以要建立丛林法则,是因为在这一法则的制约下,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们可以很好地进行捕猎和繁衍生息,一旦这一法则被破坏,丛林中的动物们的安全就会遭受威胁,需要强有力的动物站出来与其进行反击。当面对瘸虎谢尔汗对丛林法则的随意破坏,莫格里就希望通过设计水牛阵来杀死它,以此来恢复丛林的有序状态。同时,丛林法则的恢复也离不开强力的后盾,如丛林之王海逖为了让谢尔汗遵守丛林法则,就对其进行武力制压。对于丛林法则的界定,《丛林之书》在首篇故事《莫格里的兄弟们》中通过巴西拉与莫格里的对话给出答案,即丛林法则就是先动手,然后再出声。通过这一描述,我们会将丛林法则的实质仅仅理解为强权胜过真理。但是,当我们看到莫格里成为丛林之王之后,他不仅要依靠强力,更依靠的是百兽们对丛林法则的遵守和他对丛林服务的态度。作者之所以要构造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丛林王国,是因为他受到罗马帝国的历史影响,即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为了对公众的利益进行维护,罗马参议员毅然要求奥古斯都大帝承担起对帝国权力的执掌。在《丛林之书》中,当莫格里杀死老虎后,他便帮助老狼阿克拉重新登上了狼群首领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丛林中,秩序的合法化并不全是依靠暴力和杀戮的,更需要是一套合理的规则来对秩序进行有效维护。

对于吉卜林进行《丛林之书》创作的真正意图,在该作品出版之后不久便得以揭晓。在1907年对吉卜林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威尔逊这样解释丛林法则,即它是一种宇宙法则,其真正的主旨便是奋斗、遵守和尽职。如果我们将丛林比作殖民地,那么所谓的丛林法则便是殖民管理中所应遵守的规则。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吉卜林宣扬的丛林法则所应该遵守的纪律、秩序和法则都是和英帝国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英帝国应该遵守的法则。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故事《女工的仆人》中获得答案。文中这样描述,所有的人和牲畜都应该遵守纪律。对于动物,如骡子、马、牛、象等,它们必须听从奴手的。对于奴手,它们应该听从军士的,军士应该听从中尉的,中尉应该听从上尉的,上尉应该听从少校的,少校应该听从上校的,上校应该听从旅长的,旅长应该听从将军的,将军应该听从总督的。因此,这就是丛林法则的核心,就是所有的人和动物必须遵守这一秩序,服从这一法则下的法律,以此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后代。同时,帝国主义的法则中的另外一点便是奋斗,作者通过描述莫格里从呱呱落地到被抛弃森林再到成为丛林之王的命运波折来向读者进行完美展示。

四、结 语

通过吉卜林的《丛林之书》,我们可以看到丛林法则和帝国法则之间所蕴涵的深层次含义:第一,作者的写作是基于殖民文化的角度,他之所以强调英印文化下的社会秩序维护,更多的是服务于英帝国主义的利益维护。第二,基于后殖民批判的角度,作者对法则的强调,在客观上是引起我们对西方中心主义下的社会文化的质疑,对帝国主义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进行颠覆,进而更好地挖掘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第三,从帝国理论的语境考虑,作者更加强调合理的规则对集体利益维护的重要性,这对当时帝国秩序的维护和世界和平的建设是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英]鲁迪亚德・吉卜林.基姆[M].李斯,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2] [英]鲁迪亚德・吉卜林.从大海到大海[M].陈玉立,查振科,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

[3] [英]鲁迪亚德・吉卜林.白海豹[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宗小捷(1975― ),女,河南郑州人,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班干轮值聘任制实践例谈 下一篇:我最亲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