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分制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2-07-22 04:17:41

从学分制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摘 要:教育改革以后,学分制是当今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学分制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来一些创新方向。

关键词:学分制;高职院校;教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48-02

学分是指用来统计学生成绩的一种计量单位,学分制就是在这种计量单位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制度。如今,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而在这种模式的推行下,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于此同时,也给高职院校教务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学分制的对学生有着任务量的规定,各专业在基础学分上和必修课程为起点,老师指导为条件,可以再自主的选择选修课程,选择任课老师。然后每一学年完成全部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再结合期末考试所取得成绩,就可以完满获得相应的学分,直至顺利毕业。现今的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是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

一、学分制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学分制实行受限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院校升级而成的。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颇深,思想和教育方式守旧,缺乏对现代新生事物的快速接受度,同时不容易理解和转变新思想。学分制的推行,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对推行学分制的原因、好处以及内涵都只是一知半解,没有进行过完全透彻的分析和理解。对现代信息化教学管理工具的使用也不够熟练,依然按照以前备课、教学的老套模式开展工作,认为一切都是在前人留下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结果,没有足够的与时俱进观念。在教育重大改革的新形势下,势必得加快观念的转变步伐。教务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宣传力量和培训工作计划,把学分制的思想全面深入贯彻到每一个教务管理工作中。

(二)落后的教学管理水平

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口碑与名声。教学的手段应跟随国家的相关政策、课本内容以及社会环境发展而改变的,及时找到与时代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教务管理工作开展最大程度上的优化。由于教学内部制度的不规范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不高,只会使用简单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且效率不高,这直接影响着学分制的运行。比如,学生在选修课程时,虽然也有相关网站和软件支持,但是软件系统的不完善使之不能承受选课中的退选及重选。从而导致了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必须不断的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完全推行学分制的实施。现代化信息设备的供给不足及设备落后、教室不够而学生人数过多都是造成学生转专业以后引起教学工作混乱的若干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学分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转换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及时购置硬件、教室的扩建、教室资源的引进,还有强大的学校后台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学生的平时考勤查询、成绩的查询以及选修课程的设置。

(三)缺乏学分制制度的构建

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目前是在发展阶段,正在逐步探索。但是总的来说,也是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整体工作。缺乏学分制制度的构建是从两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方面是师资指导的缺乏。虽然说选修课是学生自主选择,喜欢什么课程就选择什么课程,纯粹是兴趣索然,但是,对于刚从高考战线上奋战过来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不能够清醒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构的水平,并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刚到一个陌生环境,适应能力更是让他们对未来感到茫然。从而胡乱的选择课程,并不从自身需要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出发。在这种情况下,教务管理工作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从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需求出发指导学生选课。所以,指导教师是学生可以依靠的力量,定期的与学生开展交流会、心里辅导教育、职业规划以及潜能的开发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以及找到正确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在学分制制度下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办法。虽然各高职院校都有一些围绕着学分制管理制定的规定,但是却没有一个与学分制相统一协调的具体办法,例如学分互认制度以及跨校课程的选修,学生辅修专业的学分管理制度。

二、学分制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教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学分制下,制度的创新也是机制的再创造。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1、因为学分制下可以自主选修课程,所以学校应尽可能的开设种类齐全的各门课程,给学生多提供一些选择空间。同时也应建立相关的标准及制度,从而解决学生胡乱选课的现象;2、提供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关于专业的疑问,回答及提供解决办法,帮助其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专业课程及指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给以指导协助;3、在以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再以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政策为依据,根据学生所修学分的情况,只要是学分修满就可领取毕业证书。另外,还可以以学生所修得学分的多少,作为资格认定、推优入党以及评优表彰的参考依据;4、可以实行以考试科目和考察科目相结合的制度。对于专业课可以采取闭卷笔试的方法,相关的了解性课程实行考查课形式的方法,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来评定。以及补考、重修制度的实行;5、通过对现代化教务管理系统的采用,把权力具体下方到各系室部门,以及时更新相关的新闻及最新动态,推动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执行。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传统的学生班级管理制度单纯的以行政班的教学为主。所以导致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思想方面所受的影响程度高低不同,不能做到有效统一的管理。而在学分制下,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分为教学班和行政班。因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学生相对比较活跃,性质上从管理转变为服务。学生与老师之间平等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根据学生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的积极情况,推测出其个性特色,建立成数字化档案,及时将情况传达给教师,再以学分制管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并了解学生对文化课和专业课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及时弥补不足之处,将文化和专业双向优化。如今发达的科学技术实现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学分制下,可以在双方网站上实行同步分享资源,做到及时吸百家之长。对于校际学分互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出一套预备计划,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三)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后勤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后勤制度,对于学校的整体形象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应该合理的平衡经营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实行学分制的后勤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学校要及时的改变思想,以学生宿舍为例,可以科学合理的以各系室、各年级及各专业进行分配,形成独特的宿舍文化,以为日常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再学分制下,其实日常的行为管理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状况,宿舍的卫生情况、相应的违规违纪都会影响着学分的高低。

(四)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主要是资金、财务以及人员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包括自身建设制度。在学分制的推行下,对教师的影响时最大的,很多经济活动都和学分制挂上了钩。例如,学生的学费收缴、招生任务的分配、后勤财政的开销等。以及学校科研资金的拨放、还有教学任务的筹算。而学生的选修、辅修的课程学费还有选修课老的的费用都是财务管理变动最大的一块。所以要创新财务管理制度,除了财务制度还有理念都需要创新。最关键的是关于学生选课、教师授课以及选修课等成本及其收入的多少,都要做详细具体的统计。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建立新的部门执行这些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景凤.学分制下高职教务管理模式初探\[J\].学周刊A版,2010,(4):14.

\[2\]陈嘉妮.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9):80.

\[3\]李进,谢红斌.论高校学分制教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236-237.

\[4\]李艳萍.弹性学分制下学校及院系教务管理转变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42-44.

\[5\]何绍芬.论学分制下的新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0,(35):44-45.

上一篇: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改革之我见 下一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