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渗漏防治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7-22 03:18:11

关于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渗漏防治的一些思考

摘 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渗漏是一种常见病,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使用功能而且影响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文章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对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渗漏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原因;防治渗漏

1、控制混凝土裂缝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是导致渗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观察裂缝的宽度、长度及分布,大多数均属于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释放了大量水化热,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而表面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内外温差较大时,混凝土表面便产生拉应力,内部出现压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抗裂强度时。便引起裂缝。因此要防治渗漏,关键是要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其宽度。

1.1 设置伸缩缝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m(露天)一30m(室内或土中),设计时地下室墙体均按埋入土中或室内结构考虑,即伸缩缝最大间距为30 m。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伸缩缝最大间距也可适当增大:

A、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

B、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

C、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

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但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地下室墙体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盖,因此实际工程应取最大伸缩缝间距20 m。

1.2 设置后浇带、膨胀加强带

后浇带是一种常用的已被实践证明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方法,但由于后浇带的清理与凿毛给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带来一定的麻烦,处理不好还会留下渗漏隐患,为此可采用膨胀加强带连续浇筑法,即在收缩应力较大的地方浇筑加强带,使其产生较大的膨胀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1.3 加强水平钢筋的配置

在地下室外墙水平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小间距,水平钢筋保护层应尽可能小些;增加构造筋,使构造筋达到温度筋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抗裂性能;设置防裂钢筋,防裂钢筋的间距不宜太大,可采用小直径钢筋小间距的配筋方式;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变化加强配筋,提高抗裂性能。

1.4 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或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掺人膨胀剂,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或在

混凝土中掺入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类,该纤维有一定的

抗拉强度,可以达到增强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抗拉应力的作用,

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精心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2.1 合理选用原材料

(1)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的水泥。强度

等级不得低于32.5MPa;

(2)砂、石:砂应采用洁净的中、粗砂,严格控制砂中含泥量不

得超过2%;石子应采用粒径较大的连续级配、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l%的碎石或卵石;

(3)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且能够减少水灰比,减少用水量,防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引起裂缝和空隙。同时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硅粉等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防止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2 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的确定

根据地下室部位和施工工艺选择不同的塌落度;为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必须保证水泥和外加剂、掺合料足够的细数用量,应根据现场要求,进行试配,试配时其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收缩率大,抗渗性差,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得出,一般应控制在0.55以下;砂率的确定;配合比应由试验室选定,要对各种参数进行优化,并试拌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件检验强度和抗渗标号。

3、施工工艺控制

3.1 模板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湿性小,支撑牢固

模板发生变形或漏浆,极易引起漏水。模板的对拉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3.2 混凝土浇筑

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浇筑可分层分段进行,但应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

3.3 混凝土振捣

应采用机械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下料和振捣要形成一定的顺序,防止漏振、欠振。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不得欠振或超振。

3.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至关重要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如果不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内的水分将迅速蒸发,促使水泥水化不完全,而水分的迅速蒸发会造成混凝土内毛细管网彼此连通,形成渗水通道,同时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龟裂,进一步迫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抗渗能力。若能养护及时,防水混凝土在潮湿的环境中或水中硬化,能使混凝土内的游离水分蒸发缓慢,水泥水化充分,水泥水化生物堵塞毛细孔隙,因而形成不连通的毛细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鉴于此原因,防水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在养护期间应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如果因施工需要早拆模,养护更加重要。冬季混凝土施工应再覆盖一层草帘保温,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做好测温记录,控制内外温差≤25℃。

4、细部构造的处理

4.1 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的处理

外墙施工缝应设在高于底板30 cm的外壁上,地下室留置施工缝应设置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在施工结构变形缝处一般采用橡胶止水带(缓解沉降变形应力),但埋设部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4.2 贯穿铁件的处理

地下室施工中墙体模板的穿墙螺栓,穿过底板的基坑围护结构等,均是贯穿防水混凝土的铁件,由于材质差异,地下水分较易沿铁件与混凝土的界面向地下室内渗透,为了防止次类情况的发生,可在每个铁件上加焊一道或数道止水环,以延长渗水路径,减少渗水压力,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同时预埋件穿透模板处要堵塞严密,不得漏浆。混凝土浇注时,要注意将预埋件下方的砼振捣好,防止出现空洞、蜂窝。在施工中要保护好成品,不得碰坏防水层、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4.3 穿墙管道的处理

现代建筑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可避免地需要设置各种热力、电气、供暖、给排水及通讯设备,而这些设备的管道常常需要从地下穿过防水砼结构的墙体进入室内。管道穿过墙体,像穿墙螺栓一样,起到引水作用,成为渗漏的根源,因此需要采取防水措施,为了便于管线的穿过以及防止管线受热膨胀而影响到结构。一般都采用预埋套管的手段。

4.4 堵漏

必须通过剔凿找清漏水点、漏水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堵漏;对漏水点、漏水线堵漏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外刚内柔的原则,即内部必须选用在水中能灌浆、能膨胀、能渗透的的柔性注浆堵漏材料,外部封堵采用刚性高强堵漏剂;对埋件周围漏水堵漏,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无机渗透性刚性防水材料和速凝剂堵漏;对线管内部渗漏水堵漏,在堵漏必须塞实;地下室堵漏只有从工程内部进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5、结语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渗漏问题虽然屡屡出现,但只要我们认真

分析原因,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遵守

施工规程,就能大大减少混凝土结构渗漏的可能性。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发生,除了材料选择、设计节点、施工工艺方面的原因之外不少施工现场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预控措施,工人技能水平下降等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只有从设计、施工、材料等全面入手,并加强现场过程管理,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地下室质量问题的发生。

上一篇:浅谈房建基础中地基的处理与应用 下一篇:大体积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