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建筑及其对现代住宅的影响

时间:2022-01-24 09:05:05

东亚建筑及其对现代住宅的影响

【摘要】众所周知东亚文化不仅承载了佛家、如家、道家文化,还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从而东亚建筑也彰显了这种特色,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东亚一些建筑也受到了欧洲建筑形式的影响。如今建筑师们更加重视将东亚传统建筑风格融入到现代住宅文化中去,本文研究了东亚建筑及其对现代住宅的影响,该研究旨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东亚;建筑;现代住宅

对东亚建筑进行研究,其中对日本和中国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整个朝鲜半岛也有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了优秀的文化,因此我们还应该相应的对朝鲜半岛建筑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中国与蒙古的关系悠久,古老的游牧民族及其建筑也别有特色。从东南亚来看,由于殖民者的长期占据,它们的文化有了强烈的殖民色彩,欧洲的基督教对其影响深远,外加东南亚本地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承,其建筑也多有各种文化的融合,由于我们对中国文化及建筑了解较多,因此本文将不对中国建筑进行较深的研究,而将重点放在日本建筑、韩国建筑和东南亚建筑,并将东亚建筑与现代住宅的风格影响进行探讨。

一、东亚建筑概况

1、日本建筑

我们都知道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体育有着丝丝万缕的联系,日本都城的建筑风格大多也传承和仿效了中国唐朝时代的都城长安,但其都城的建筑布局和中国的长安又不完全相同,根据其行政机构的设置及权利的分散又具有其独有的特色。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国家更加推崇中国的儒学思想,,曾建有尊崇孔子的“圣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很深,他们同样推崇礼仪治国,并开始兴建宗庙。公元9 世纪中期,日本的王权衰落,幕府开始。都城建造开始放缓,佛寺的兴建规模也与以前相比具有很大差距。尽管日本官方与中国的联系逐渐减少,但到了宋朝,两国间的民间往来不断加深,宗教的来往尤盛, 这些都使日本的禅宗寺院盛极一时,禅宗寺院同样移植日本,这使得日本的寺庙建筑极具中国江南禅寺建筑风格,不断如此日本本土的寺庙建设也同样独具特点,其中的一个重要杰作就是藤原时期建造的凤凰堂,它的建筑构造与风格与浙闽沿海一带寺庙建筑的式样和技术如出一辙,可以说研究日本建筑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更加宝贵的资料。

2、韩国建筑

众所周知,朝鲜是最早与我国建立联系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朝鲜半岛是中国文化圈的一部分.中外的许多学者都同意此说,早在汉朝初年就有卫满入朝鲜的记载,而汉武帝时期又大举兴兵侵入朝鲜,这些都使朝鲜的文化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色彩,汉文化极大影响了高句丽建筑文化,我们知道朝鲜的双楹冢(现今在平壤境内),是5 或6 世纪高丽全盛时期的杰作,这个建筑内存在多种题材的绘画,这些绘画多以凤凰、云纹、莲花纹彩画、四神等为主要特色,这些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并且它的建筑风格又具有朝鲜特点,从其柱、大斗、人字拱等可以看出。此外,过去朝鲜的皇宫至庶民,多为席地起居, 楼层架高, 下为火炕.可以看出此处说的火炕与中国北方习见的火坑极为相似,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火炕基本已经不再使用了。

3、东南亚建筑

马六甲海峡沿线是华人移民最多的地方,而原乡土的民系关系是华人划分集团的主要方式,例如新加坡的帮派集团,有恒山亭,它是闽南厦门语音系的商人集体所建,可以说它是漳、泉系商人的帮会中心。再后来“天福宫”逐渐取代了其重要的位置。同样在华人众多的马来西亚,随处可见华人社会的祠庙,这些祠庙尤其槟城更为集中,他们多是祭祀祈福的庙宇和帮会活动中心,祠祀建筑多象征了各个帮派的邦权,并主要由本帮乡土匠师来建造, 天福宫即是闽南匠师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造成, 天福宫目前已被新加坡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古迹,其与闽南祠庙建筑样式相同,且展现了寺庙建筑的庄严华美雄姿。

二、东亚传统民居建筑与现代住宅

1、将室内与室外相联结

在空间布局上东亚民居建筑有着共同的特色,室内外密不可分,这与欧洲传统建筑所倡导的实体内的室内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区分有所不同,而东亚建筑多将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联系起来。在欧洲的传统建筑中,从住宅到宫殿甚至是教堂,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具有截然不同的布局和构造,它们可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与西方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和日本居民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的走廊中去,当地居民甚至喜欢席地而坐,可以说室外走廊空间成为联结室外和室内的中介性空间。正如赖特所倡导的的内外流动空间,他尤其提倡东亚民居建筑的内外交融,这种思想在其早期的草原式住宅作品中就可体现出来,这种建筑形式曾引起了西方建筑界的极大关注。

2、具有现代意义的合院

上文曾提到,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紧密联系是东亚建筑最传统的特色,而必须提到的是合院式空间是室外空间最具体的形式,这种合院式空间实质上是一种户外空间,它主要通过三面或四面的墙体来围闭,通风采光是其最原始的功能,合院主要作为家庭内的户外活动活动场所。这种建筑风格在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其作品中最经典的是围墙内的庭院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相互关系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德国Vitra公司的集会厅和日本京都的美术馆时期代表作品,他的作品得到了世界建筑界的重视和肯定。研究合院式空间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城市的高层建筑安置一处或几处的户外空间提供依据,使我们的高层建筑更加别具特色。

3、富有弹性的中性空间

空间的弹性利用是东亚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与欧洲现在住宅相不同的是,东亚传统民居的室内空间并不按其使用功能进行严格的区分,四根柱与桁条所界定的过度空间是其显著特点。可以看出这种空间布局完全不受机能的限制,摆脱了以“间”为单位的空间单元的束缚。因此这些空间的使用也更具弹性,如我国北方居民的炕屋,可以同时也是餐厅、客厅和卧室的集合体,它成为了不同功能的重叠体。席地而坐是日本和韩国居民自古以来的生活习俗,从而他们的房间里可以不用放置睡床,因此同一空间不但可以睡眠,还可以吃饭甚至接待访客,我们可以看出东亚传统居民的这种住宅建筑非常符合节省的生活方式。不但节约了空间,更节省了能源,符合国际社会所推崇的绿色建筑目标。

结论

由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地区主要以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为代表,他们的文化和历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各国之间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东亚的建筑也有很多一致性,尤其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孟文俊. 中国民居室内设计的格局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05)

[2] 陈颖,曹荣林. 中国传统民居与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建设[J]. 河南科学. 2010(03)

[3] 陈矗张健. 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J]. 中国名城. 2010(02)

[4] 张芸芸,陈晓明. 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解析[J]. 中外建筑. 2010(03)

上一篇:探索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 下一篇:淹没出流过闸流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