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务督察形成的背景

时间:2022-07-22 02:13:33

同志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检察机关作为监督者,必须首先接受监督。否则,监督就不会有公信力,检察权还会被滥用。”我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运行主要有内外两种监督制约形式。外部监督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种:1.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工作中涉及重大工作部署,重大问题,需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包括工作报告审议、人事任免、质询特定问题的调查及决定,逮捕人大代表需经许可等。3.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4.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律师在法律程序上的制约。除第四种公安、法院、律师的制约属于专业性之外,其他三种都属于非专业性,很少介入检察机关的执法过程,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限。内部监督检察机关的制约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各级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为核心的检察院党组,对检察机关的领导和监督。2.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流程性监督,如,控告申诉部门、职务犯罪部门、侦察监督部门、公诉部门之间存在制约监督关系。3.各级检察委员会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4.地方党委派驻检察机关纪检组的纪律检查监察监督等等。

近年来,检察机关普遍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主动引入人民监督员对监察权的行使实施监督,取得成效明显。但从制度实施情况看,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的范围是有限的,对“五种情形”的监督由于知情渠道的限制,目前尚未取得明显突破,大量的检察执法行为无法纳入人民监督员的范围。

总体上看,检察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在系统上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多个部门各行其责,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体制。内部执法监督仍然是“各自为战”、“各管一段”,各个执能部门分别承担部分职能,未能发挥内务监督整体威力。二是在检察权的运行管理上,行政化色彩仍然比较浓厚,随意性较大。三是部门之间的流程性监督制约柔性有余,刚性不足。业务部门的制约由于各部门职责不同,均主要关心自身诉讼目标的实现,对其他部门制约作用的发挥较少。而纪检监察重点是执法人员的纪律作风,检察工作纪律的遵守情况,检察干警违法违纪的调查处理等等,对检察权运行质量关注较少。四是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的法治化、标准化建设不足,缺乏统一长效的机制,很多地方开展执法质量考评活动,从本质上紧紧是对执法行为和执法效果的事后评价,不具备提前发现纠正问题的能力。专项检察往往是“因事而查”,缺乏对执法环节的内部全程动态的监督管理,虽然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长期彻底的解决深层次问题。监督权的运行,虽然有内部监督等多种方式,但总的来说缺乏一种贯穿检察权运行的全过程。对执法质量、执法程序、执法法律进行全程监督,能有效预防、发现和纠正问题的机制,这正是检务督察制度应运而生的背景。为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保障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职权,2007年10月,最高检下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检务督察工作开展一年来,实现了由静态监督转向动态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由案件质量管理、检风检纪督察转向全方位的检务督察,实现了惩戒、预防、教育、保护的和谐统一,较好地解决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滞后、监督无力的问题。(编辑/穆杨)

上一篇:试论新办企业的税收筹划 下一篇:浅谈基层单位的声像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