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我们去散步/新春感悟

时间:2022-07-22 12:26:42

黄昏,我们去散步/新春感悟

退休五年了,每天,除晨练与朝阳集合外,我特别喜爱黄昏时分与老伴踏着夕阳去散步。

散步,是一种心灵享受。每当我们悠悠闲闲地来到如画的公园里,仰望着满天云霞,感受着暮色微曛的夕阳,就使我不由想起陆游的《东村》:

“雨霁山争出,泥干路渐通。稍从牛屋后,却过鹳巢东。决决沙沟水,翻翻麦野风。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

行将落山的夕阳,雨后青山、乡道、牛屋、鹳巢、沟水、麦浪,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农村风景画,让人神思悠然,乐在其中。今天,我们把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比喻为“夕阳红”,溯其源,就可能出自于陆游的《东村》吧。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迎着夕阳去散步,这是我与老伴品味人生享受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每当我们来到挹翠湖边,看着橘红的霞光燃烧了西天的云絮,有如一场缤纷而下的太阳雨,溅落在碧绿的湖面上,五光十色,波光潋滟,景色迷离,一湖皆香,心绪十分舒泰,醉而忘归。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们早已不是百步走了。散步在林荫如盖的大道上,散步在碧波粼粼的小溪旁,散步在曲径通幽的山林间,有花草摇曳,有芬芳扑鼻,有清风入怀,人世的繁嚣已远遁,留下的只是夕阳下的相依相恋。这自由中的自由,闲散中的闲散,无所谓目的地,也无所谓线路,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完全陶醉在暮霭弥漫的宁静中,心情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难怪,见到我的人都说:“你脸上的气色越来越滋润了。”

是的,今天生活奔小康,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延长,退休的日子也越来越长。“多少情和爱,化作一片夕阳红。”在生命盛世时,已付出了无怨无悔的艰辛,现在退休了,生命才真正属于自己。皓首向天,顺其自然,善待自己,善待人生,豁达一点,散淡一点。从心之所欲颐养天年,这不正是实现人生“化作一片夕阳红”的美景吗?

新春感悟

又是一年春来到。

窗外是嫩绿乍吐的柳枝和小鸟愉悦的啁啾,伸手翻开桌上的台历,展现一个鲜红的“1”。

细想起来,已经有10多个年头。当初,我还是一个稚嫩小伙,刚从学校毕业,许多同学都去了报社、电视台等单位做记者,只有我来到大院内办《老友》杂志,每天看稿、校对、搞发行,平淡繁琐。好在我向来不计较做什么,只考虑做得如何,甘苦寸心知,倒也自得其乐。记得有一次收到一篇象棋残局的来稿,走法怪异,为了核实棋谱是否有误,独自一人摆棋,竟忘了下班,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8点多。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些革命战争年代的回忆文章。读着它,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听到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或许,正是沾了革命先辈的光,刊物才朴实厚重,别具一格,成为广大老年朋友喜爱的读物。

如今,刊物依旧,我却离开了它,但无怨无悔,心里仍然惦记着它。每次刊物送来,必定先睹为快,分享它的变化和喜悦,而且深信它会越办越好。

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文 徐立忠人老了,行路慢了,眼睛昏花了,耳朵不聪了,牙齿松动了,记忆力减退了,精力不济了,绝不敢和年轻人较劲,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但老人们并不示弱。

一日,我信步走进人才市场。在人头攒动中,我看到几位六七十岁老人,他们自信地在用人单位面前,摊开自己的学历证书、论文获奖证书、科研成果鉴定证书,与大群高校应届毕业的年轻人作聘用竞争,一个用人单位偏偏接纳了一位老年人。

我常去老年活动中心,那里设有老年大学,有学员近千人。他们都是年过六十的老人,学外语、学电脑、学书画,孜孜不倦。他们的舞步、歌声、太极拳的柔劲和推拉的动作,你看不出他们年过六十、七十。更有一些老年人在商海里游弋,他们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与外商洽谈生意,办私营企业,豪言加入WTO,雄心勃勃。知识分子中的老人,多半精神不减,或潜心科研,或伏案写作。他们对年龄并不那么敏感,甚至忘了自己的满头白发。

在事业上,许多老人不甘为弱势群体。生活在新时代,他们成了达观者、乐观者、志坚者、有事业心者、老有所为者。

想想自己,一生碌碌无为。在小城市里编小报小刊,专为基层业余作者做嫁衣。为创作,总是牺牲休息时间写稿,还难免遭到“不务正业”的责难。常常熬到深夜,甚至为一篇稿的修改或一个句子、一个字词的斟酌“捻断数根须”。为写作,“”中更遭到厄运,进了“牛棚”。现在,写作环境宽松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可我却老了!

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仍坚持读书、写作。退休后,每年要在报刊上发表100―200篇散文、随笔和言论文章,自认不做“弱势群体”。夜里,面对一盏孤灯,我的心境便无比从容和澄净,灵魂就像杯中刚泡开的片片绿茶,缓缓地舒展开来。每个汉字,都在老花镜下沿着稿纸的格子寻找着通向精神内核的最佳途径。此刻,我的心智,我的思维,我的手和眼都在每一行格子的爬行中生气勃勃地运转,犹如年轻时那样。

挑战新生活,我不因年老而放弃写作这份“苦乐感”,并以更饱满的热情书写新生活。

上一篇:打好防治禽流感阻击战 下一篇:外交战线上的忠诚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