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正”的反垄断调查

时间:2022-07-22 08:47:10

“不公正”的反垄断调查

中国的反垄断风暴在美国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除了美国政府的官方态度受人瞩目之外,美国学界和媒体的观点也引人注目,他们中有的人的观点是认为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不公正”。他们之所以持这一观点是因为目前开展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外企,而与此同时,中国很多大的国有企业也有垄断嫌疑,但却没有遭到政府的调查。

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在采访中,库珀对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一直迷惑不解,他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对汽车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在他看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并没有一家达到垄断地位。

《财经文摘》:您对目前中国针对部分外企实施的反垄断调查有何看法?

库珀:我强烈支持反垄断法。我最初的职业就是在美国政府反垄断法办公室开始的,当然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美国有很好的反垄断制度,这个制度有一百多年了。现在欧洲也有类似的法律,称之为竞争政策,但基本上都是一回事。如果一个企业规模过大,他们有垄断行为,或者“猎捕性”的行为,或者故意降价击垮竞争者,或者是捆绑式销售(这也是美国政府十几年前对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的一个原因),反垄断法就会制止这些行为。因此,在原则上,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在实施反垄断法。

问题是,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关注的对象似乎只是外国公司。反垄断法应该是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的,应该调查任何涉及垄断行为的企业。例如,中国也有很大的垄断性企业如中石油,以及一些通信公司。当然,如果外国企业确实有垄断行为,中国政府有理由进行制止。但如果只调查外国公司的话,就非常令人怀疑――好像不是在实施反垄断法,而是在实施保护本国企业的工业法。中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应该对所有企业都实施国民待遇。反垄断法应该对所有企业――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都是平等的。

现在对微软还只是调查,还没有,也许到最后调查不了了之。但是,目前只针对外国公司的调查让人感觉是在恐吓外国企业。这让人想起三四年前,中国工人在沃尔玛、本田等外国公司就薪水问题而组织的抗议活动。这些活动都只发生在外企中。

《财经文摘》:对美国IT类公司的调查跟美国最近指责中国偷窃技术一事有关么?

库珀:我觉得未必。(中国)之前也对谷歌和微软进行过调查,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是在斯诺登事件之前。也许最近的调查是中国政府应对美国间谍指控的一个回应,但这都只是猜测,没有什么根据。况且这次对外国企业的调查也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公司。

我还想指出的一点是,如果中国政府在调查中收集了相关的外企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交给中国的相关企业(虽然这些企业是国有的,但它们是商业性公司),这是完全对反垄断法的滥用,是不能接受的。在美国,政府在调查一个企业时,会掌握一个企业的竞争政策,价格设置等等内部信息,但这些信息仅仅局限于政府官员手中,绝对不会转给任何其他美国公司。此外,美国有很庞大的情报机构,我们收集外国情报。但这些情报也是仅限于政府手中,我们绝对不会给任何私人公司。

《财经文摘》:中国政府对外国公司的调查会迫使他们撤离中国市场吗?

库珀:首先,对外国企业的调查还处于调查阶段,还没有到立案阶段,也许这些调查仅仅停留在调查而已。我们还需要再等等看。

对于外企的反应,我认为不太可能撤离中国市场。但有一个可能是其他外企看到已经在中国的外企的遭遇,也许会决定不再进入中国市场。另外一个可能是已经在中国的企业可能会决定缩小中国市场,会在中国之外继续扩张。总之,我认为不太可能完全撤出。

当然,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的。这要看调查的深度和强度,以及中国政府的下一步措施。谷歌就基本上撤出中国市场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不能接受中国政府给他们设置的严厉规则。这方面的例子还有一些。三十多年前,印度政府找可口可乐公司要配方。可口可乐说:我们不给任何政府配方。于是,可口可乐就离开印度市场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IBM。当时印度政府找他们要程序,IBM也没有给,选择离开了印度市场。

外国公司在中国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类是看到中国越来越大的市场,这对汽车行业尤其如此,这类企业看上的是中国的市场;另外一类是去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再出口,这些企业看上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等。第二类企业当初进入中国市场部分原因也是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目前,出口型的外企仍旧是中国出口的一个主力。很多出口型的企业也未必都是美国或欧洲企业,很多是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企业,如中国台湾、新加坡等。

再回到你的问题,是否所有的外企都因为调查撤离中国。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有这两类不同的目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会令中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财经文摘》: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有针对外国企业的吗?

库珀:很多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都是针对美国公司的。据我所知,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肢解本国大企业的国家。美国是在1890年通过反垄断法的。十六年之后,也就是1906年,美国就凭借反垄断法肢解了标准石油公司。今天,很多美国的石油公司都是当年标准石油公司肢解之后的残余。例如美孚石油公司就是标准石油的新泽西公司。美国以前还有一个很大的航空公司叫泛美航空公司,这个公司就完全因为反垄断法而消失了。我们在1986年肢解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电信公司,被分成了五个不同的部门。我们还瞄准了IBM,不过没有肢解它,但是迫使它接受了一系列的规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捆绑销售了微软,迫使它放弃这种做法。从这个角度讲,美国是一个有意思的国家。大多数国家保护本国的大企业,我们却找他们的麻烦――如果他们有不妥的做法时。

《财经文摘》: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小企业的利益吗?

库珀:是的,保护消费者,其他小企业也会从中受益。反垄断法的精神是竞争是好事,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大到阻止竞争的发生或者对竞争不利时,我们就要阻止他们的行为。

《财经文摘》:美国政府对大公司的监管如此严格,有时候甚至是苛刻,但很多美国的大公司在世界舞台上仍旧是那么有生机。是不是反垄断法最终对大公司也是有好处的?

库珀:不是的。大公司不喜欢反垄断法,他们如果遇到这类官司,会非常努力地捍卫自己的利益。泛美航空已经不存在了,AT&T的名字虽然还在,但其功能和当年的已经发生了很大不同。IBM和微软的初始功能虽然仍旧保持不变,但他们的某些公司行为被迫发生了改变。

政府反垄断的目标不是为了肢解一个公司,而是影响他们的某些做法。在有些案例下,唯一能够影响公司做法的途径只有肢解这个公司,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肢解就发生了。近些年来,政府对公司出台了许多规则,公司接受了这些条件,肢解的事件就没有发生。

反垄断法起源于美国。但是在大约25年前,欧洲也开始强力实施这一法律。他们展开了好几起针对微软的严肃调查,还有美国其他公司以及欧洲的公司。中国在实施反垄断法的时候,应该对所有公司一视同仁。

此外,对于中国目前开展的反垄断调查,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中国目前在调查非本土汽车品牌的垄断行为。我不清楚韩国汽车公司有没有被调查,但很清楚的是这些汽车公司没有一家大到垄断的地位,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会调查外国汽车行业。

上一篇: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