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7-22 08:36:56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业务量的不断增大,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把繁杂的记账、结账、报账工作交给高速的计算机处理,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计算机的精确性和确定性,可以避免手工操作难免产生的误差,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电算化对数据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操作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的问题,杜绝记账不及时、错行、串户、会计资料不清晰,随意涂改的现象,会计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清晰、可靠,保证了会计工作质量。

(三)加快信息传递,提高了管理水平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及时的记录、汇总分析,并通过信息系统迅速传递,充分利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会计人员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管理、参与预测和决策,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促进管理信息化,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

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使企业的大量会计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共享,大大地提高了经济信息的利用价值,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会计电算化,还可以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高科技知识,从而优化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五)推动了会计改革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技术的改革,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程序、内容和会计理论等众多方面都产生极大影响,改变了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使会计工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从而推动了会计改革和发展。

二、实行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提高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

许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是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二是传统的会计理论也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些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健康顺利地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二)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是当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到总数的40%,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采用,小型企业很少采用;主要是国有企业采用,集体企业和乡镇较少使用;较发达地区的企业较多使用,广大内地企业较少采用;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较多采用,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采用。二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企业应用会计软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会计软件本身的发展。许多会计软件功能齐全,但在企业实际使用时只能完成少部分功能,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三是软件中会计核算功能部分能被使用,但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部分使用率很低。四是有些企业会计人员在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意外问题不知所措,干脆弃而不用,仍然采用手工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只作辅助作用,或者搁置不用。

(三)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一是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二是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四)要制定统一财务软件的标准

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从国外情况看,在某些会计电算化搞得好的国家,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某些国家就直接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这样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

参考文献:

[1]张辉.会计电算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2]张献英.试论网络经济的财务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6,(3).

上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下一篇:基于CAE热流耦合技术电牵引采煤机截割部冷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