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乙肝不一定终身用药等

时间:2022-07-22 07:55:3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钊教授和302医院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教授三位专家指出,公众对慢性乙肝存在一系列认识误区,如不破除,不仅影响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我国乙肝防治事业的长远发展。

误区一:与病毒感染者接触就会被传染

去年年底,“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并未完全终结由来已久的乙肝歧视,仍有部分人误以为一块工作、吃饭就能传染。

庄辉院士再次强调: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比如共同进餐、一起工作,都不会传播。

误区二:慢性乙肝一定会在母婴间传播

“乙肝母亲会不会生出乙肝宝宝”成了许多家庭的隐忧。庄辉指出,如果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怀孕;若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无需抗病毒治疗就可怀孕,但要加强随访。分娩时应加强新生儿保护,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切断母婴传播。

误区三: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转阴”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是很多病人的梦想。张鸿飞表示,目前长效干扰素等药物确实有助于提高转阴比例,但只能帮助10%左右的患者。没有必要盲目追求转阴,抗病毒才最重要。她进一步说,实现病毒表面抗原转阴就像赢得“金牌”,其实能赢得“银牌”也很好。对e抗原阳性患者来说,银牌就是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这能大大降低患者日后得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误区四:乙肝都得终身治

“近十多年来,乙肝治疗进展非常快。”张鸿飞说,最大的突破就是抗病毒治疗。她说,合理的治疗方案应是有限疗程,即治疗一段时间可实现停药,且病情不反复。以e抗原阳性患者为例,有限疗程的条件是病毒DNA呈阴性,且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此后再坚持治疗1年左右就有希望停药。今年亚太肝病年会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替比夫定在该方面优势明显。替比夫定治疗4年,患者累计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为54%;而对于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的患者,4年的累计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更是高达66%。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有9300万,每年近30万死于肝硬化、肝癌等相关疾病。王钊最后表示:“我们既要讲‘这就是乙肝……’,也要讲‘这不是乙肝……’以帮助公众尤其是乙肝患者走出误区,积极接受治疗。”

出现腰腿痛、跛行等症状别急着治

吴志

今年65岁的李女士腰痛了十几年,之前一直当作腰椎间盘突出来治疗。近日,她到医院骨科门诊求治,接诊的医师检查后发现,她的病因竟为股骨头坏死。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与股骨头坏死易误诊,患者出现腰腿痛、跛行等症状先别急着治。

中老年脊椎或多或少有增生退变的表现,X光片往往会发现腰椎的变形。再加上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很多医生都会首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再者,腰椎间盘突出与股骨头坏死很多症状非常相似,例如疼痛部位相近,臀部和大腿后内侧疼痛;疼痛性质相似,休息时缓解,活动时加重;外观上有骨盆倾斜,走路时跛行;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等。

不同的是,腰椎间盘突出下肢疼痛会放射至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并有麻木感;股骨头坏死的疼痛多位于臀部和膝关节内侧附近,一般无麻木感;腰椎间盘突出时下肢直腿抬高受限,而股骨头坏死时髋关节的旋转受限,尤其是内旋受限,及“4”字实验呈阳性。最后可拍片确诊,如果是处于早期坏死阶段,X片不能显示,核磁共振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长期喝酒、长时间使用大剂量的激素、外伤、糖尿病和痛风是最常见的诱因,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患者千万别轻信“祖传秘方”,无论什么药,服用之前最好咨询专科医生;服药过程中出现身体肥胖和痤疮等现象时,一定要停服。此外,一些年轻人、甚至小孩如果发生了髋部的外伤,但又没有彻底治疗,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股骨头坏死。因此,遇到跌伤、扭伤等意外要进行彻底系统的治疗。出现反复的腰腿痛最好先到骨科做一个系统的检查,然后再做康复治疗或者理疗。

上一篇:“花架子”的由来等 下一篇:宁养服务: 让生命“走”得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