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表达哀伤

时间:2022-07-22 03:01:36

自然地表达哀伤

庄严肃穆的葬礼允许人们用最彻底的方式――失声恸哭,来表达哀伤。孩子可以从这恸哭声中知道,表达哀伤是非常自然的。在这样的场景中孩子很容易理解:死,就是不再活着。

走出阴影(二)

让孩子参加葬礼

在一般情况下,家人在亲人亡故不久都要参加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葬礼。是否允许孩子们参加葬礼,一直是成年人举棋不定的事情,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会被葬礼的场面吓坏。然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参加葬礼,希望与死者做最后的告别。

想一想,如果有人不允许我们参加亲人的葬礼,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可能会感到内疚,因为我们没有尽自己所能为亲人做最后的“送别”;我们可能会担心由于我们不在场,那位辞世的亲人是否会感到孤单怨恨和遗憾;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被遗弃在世,因为在我们最哀伤的时候,没有人和我们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我们丧失了一次整理我们与亲人的关系和感情的绝好机会。此时,最令我们气恼的,还是那个不让我们参加葬礼的人,正是他使我们感到自己对于那个死去的人是无关紧要的。

孩子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只不过他们不能这么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感受,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强烈的哀痛压抑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

因此,应该尊重孩子参加葬礼的需要,允许孩子参加符合文化传统的葬礼。葬礼的庄严肃穆的气氛允许人们用最彻底的方式――失声恸哭,来表达哀伤的情感。参加葬礼的孩子可以从身边人的恸哭声中知道,表达哀伤的情感是非常自然的,是可以被接受的。

另外,有的人还会在亲人的葬礼上播放音乐,朗诵诗句,所有的亲人在一起缅怀与故人过去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时光,回顾过去的友谊、欢乐和悲伤。在这样的场景中,孩子很容易理解:死,就是不再活着。即使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葬礼上成年人说的所有的话,但是,他们能认同这样的肃穆的场景。这样,他们更容易成功地度过丧亲的哀痛。

不过,成人对于孩子参加葬礼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要知道,我们绝大多数人关于葬礼的印象是来自于儿时听到的鬼怪故事,以及电影电视的画面。在那些故事和画面中,葬礼的场面阴森可怕,并伴有阴郁的音乐。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葬礼既可以是阴森可怕的,也可以令他感到厌倦乏味,还可以使他感到内心的安慰和支持。这些都取决于孩子身边的人对于孩子参加葬礼的反应。

如果有人(父母、别的家人或家庭的朋友)在参加葬礼之前坐在孩子的身边,清楚地告诉他,葬礼的具体程序,谁会来参加,将会发生什么事,不会发生什么事等,孩子就不会那么担心害怕了。有时,孩子还会提出很多疑问,你要温和地回答。

还可以让孩子的朋友和老师知道丧亲的消息,如果他们也能出现在葬礼上,孩子会感受到很大的心理支持。

在葬礼上,你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参加葬礼的人。不妨请别人帮忙,给每个人发一个卡片,请他们写上自己的姓名、与死者关系,以及对死者的回忆等,然后把这些卡片收集起来交给你。事后,你和孩子一起回顾这些卡片的时候,你们都会更多地了解故去的亲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葬礼结束不久,有的孩子可能会在玩娃娃家时重演葬礼。看到孩子假装或真的挖一个沟,然后把娃娃放在里边,说,“现在你死了,你就呆在这里吧。”父母可能会感到非常震惊,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对死者不敬。孩子总是通过游戏来学习、整合和掌握自己的生

活经验。通过葬礼游戏,孩子将自己在葬礼上经历的事件和获得的有关死亡的知识与相应的仪式联系起来,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哀伤。

珍藏对死者的回忆

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永远保持对所爱之人的记忆。但是,研究表明,人是很难把死者栩栩如生的形象长时间地保存在头脑里的,尽管你与这个人有很亲密的关系。这时,人很容易内疚,感到自己真的彻底地与死者分离。这种内疚阻碍了我们健康地度过哀伤历程。所以,帮助孩子的好办法是,珍藏对死者的记忆。

不妨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回忆箱”。先请死者的朋友在明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何时与死者相识,以及他们愿意分享的一段对死者的回忆等。然后,把这些卡片送(寄)给孩子。孩子将这些卡片放在事先做好的“回忆箱”。当他们想念故去的亲人的时候,当家庭每年举行纪念活动的时候,可以从回忆箱中取出这些卡片,在重新回味中感受死者与活着的人的联系。

另外,保存死者的遗物和照片,为死者举办周年纪念活动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安慰。这种安慰将支持孩子度过未来的一段艰难岁月。

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一样,都不是圣人。他们一定曾给家人留下很多不愉快的记忆。如果你关心孩子,那么你就要和孩子一起多回忆与死者在一起的好时光。要知道,在亲人亡故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孩子非常想知道,活着的人是怎么看待那个故人的。正面的回忆会给丧亲的孩子以极大的安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死者正面的回忆不仅是为了悼念死者,也有助于活着的人继续友好地生活。

上一篇:我的女儿还能学体操吗? 下一篇:下巴上的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