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种生活的态度

时间:2022-07-22 12:41:08

读书,一种生活的态度

阅读,穿越时空,跨越载体,无关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只关乎心态,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乃至生存的方式。

保罗·安德鲁(法国建筑师、作家、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者)说:“阅读其实是人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体验文化,了解历史,也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机会真正探索其他的领域。”我喜欢他对于阅读的精辟概括,更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阅读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逆境时,阅读给予人克服困难的无穷力量;顺境时,阅读陶冶情操、修养德行;悲伤时,阅读慰藉心灵、抚平创伤;愉悦时,阅读产生共鸣、升华情感……一个有悠久阅读历史的国家肯定是积淀深厚的泱泱大国;一个有优秀阅读传统的民族一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也绝对不会平庸流俗。

从人类有文字符号开始,便不断寻求记录文化、传递思想的载体,无论是最初的金石、简帛,还是后来的纸张,乃至当前数字时代的光磁载体(CD、CD-ROM、VCD、DVD……)、终端电子阅读设备(电子书、手机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新的媒体形式可谓日新月异,其更新换代之迅猛,即便是一个IT弄潮儿也望尘莫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真正意义的电子出版,“数字化载体”、“数字化印刷”是当时最为响亮的新名词。从最初“纸质图书是否会被取代而退出”的争论到现在“数字出版总体经济规模超过图书出版”的现实,我们目睹了形形出版载体蜂拥而出,更见证了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同时,纸质图书也没有消亡,而是随着图书出版的市场化进程,在种类和数量上大大提升,使人们的阅读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这点上来说,现代人是幸福的。然而,很多人从阅读上获得的幸福感似乎不是那么强烈和持久。很多长辈们都曾体验过,“”后他们对阅读和书籍的那种渴求真可用“望眼欲穿”来形容,他们是真正把整个精神世界托付给了一本书,从而获得精神的提升和心灵的最大愉悦。现在,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就像巨大无比的一桌子菜,饿的时候,饥不择食,食过自然也记不住什么味道;或是什么都尝一点儿,自然尝不遍,也吃不透;要么就是看得头晕眼花,无从下手,没等吃也就饱了……我认为,无论时空转变、沧海桑田,只要保持正确的阅读心态,那么,阅读就会一如既往地给人类带来不尽的幸福和力量。

什么是正确的阅读心态?阅读其实是学习和获取信息知识的过程,这是一辈子的乐事。一个人人生观的树立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阅读之于人生,就好比淙淙流过心田的甘泉,又如冬日里温暖的炉火,在照亮前进道路的同时,温暖着人生。我欣赏行云流水般的诗歌散文,也喜欢酣畅淋漓的评论,前者让人心生柔软,懂得怜悯与感恩,后者让人思绪清晰而不迷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首先要把阅读当作终生相伴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带有急功近利的杂念,才能静得下去、沉下心来,在浮躁的世界里完成知识的点滴积累,从而学有所成,修身处世、利己利人。人如此,国家、民族、城市亦然。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2010年上海书展,因世博会,使得这届书展增色不少,之前,上海还围绕世博展开了以“城市阅读,阅读城市”为主题的世博论坛,世界各地精英云集,各路大师们围绕阅读讲学论道,好生精彩。其间我最大的感受是:阅读,因其构建城市灵魂、塑造城市品格的力量使上海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维卡斯·斯瓦卢普(印度外交家,电影《平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原作者)说:“数据时代会形成民主化读书的过程。”意思是读书原本是贵族的专利,而今由于网络和数字化,使之变得容易。原来跨越千山万水的信息传递现在随着鼠标的轻轻一点,全世界的知识信息便可瞬间分享。阅读似乎变得简单,然而,文化多元的时代,阅读更强调思考,也更加考验一个人的心智。从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到选择性阅读,直至将阅读所得渗透到工作、生活中,是学习的过程,更是思考积淀的进程。不同内容的书籍(我认为,对书籍应该有新的定义:不分介质,一切承载图文声像的阅读对象)好比不同的饮食,有每天必需的基础性食物,有看似美味爽口的“快餐”,有营养型的保健品,更有令人防不胜防的问题食品……必须有选择地合理搭配摄入,不然,轻则营养不良,重则致命。生活中,如果能给自己有意营造出一块精神食粮的“自留地”,用心耕耘,不但可能收获满园绿色瓜果,更将收藏一辈子的馥郁芬芳。

阅读,温暖人生。

上一篇:闲人 第6期 下一篇:彝山苍茫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