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经济融合

时间:2022-07-21 11:52:03

论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经济融合

摘 要: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经济融合面临巨大困难,出现了部分外迁移民“返流”的现象,要顺利实现外迁移民的经济融合,将移民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关键,教给移民新的劳作方式是手段,树立典型是方法,淡化“移民身份”是根本。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外迁移民; 经济融合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35-01

2010年4月28日,南方网的一篇报道“广东三峡移民村成红灯区,小姐数目超过村民数目的一半”在网民中引起热烈讨论。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岗南村小组――一个三峡移民村,如今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红灯区,小姐数目超过村民数目的一半,村里唯有这些开发廊和黑网吧做非法生意的移民生活相对富裕,其他的移民则生活在贫困的边缘,经济融合陷入极大困难。无独有偶,也出现了部分三峡外迁移民“返流”现象,部分三峡外迁移民因无法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选择回到接近故土的地方。三峡“返流”人口有多少,目前尚无统计,但绝非个别现象。

一、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 缺乏生产资金

①欠债的压力。外迁移民普遍有欠债的现象,这些债务一方面来自搬迁时所花费的搬迁费、建房费;另一方面来自于搬迁后由于生活窘迫,为维持基本生活或孩子上学而向亲戚朋友借的债,沉重的债务使得外迁移民的生活步履维艰。

②生产资金不足。移民搬迁后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移民安置规划条例享受一定的住房补偿,这笔补偿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但传统的家庭意识、小农观念和乡土心态促使移民超标准建房,将政府的补贴和原先的积蓄全部花光,使本来可以投入到生产领域的资金变成了消费资金,从而生产资金不足。

2. 迁入地消费水平明显偏高

三峡库区是部级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低的。而外迁安置地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花费较大。比如上海崇明,地处长江入海口,属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富饶,上海又是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全国最高之一。库区居民在迁入时基本没有什么积蓄,到了崇明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而库区的物价与上海差别很大,同样的生活设施,在上海要比库区高许多,这使得许多移民感到力不从心。

3. 经济来源匮乏

①生产劳动方式差异。生产劳动方式的适应性,是移民得以融入安置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三峡外迁移民旧居住地农耕地少,非耕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大量的山坡地决定了移民只能以种植脐橙等果树为主,而果树栽种不需要连年耕作,零零碎碎的田间管理即可。除少部分平坎可以栽种水稻之外,旱地多以栽种小麦等旱作物为主,传统的耕种技术要求不高,无须进行繁重的田间劳作。

②家庭副业萎缩。搬迁前三峡移民并不完全以务农为生,家庭手工业和其他副业是农民获取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比如移民所从事的手工编织、禽畜养殖等副业,以及外出务工经商和长江上的小船运输业等兼业机会,给移民增加了不少收入渠道。由于外迁导致周边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移民发展家庭副业、手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资金和社会关系资源大为减少或丧失,家庭副业近乎空白,出现移民职业角色单一化、收入结构简单化的现象,这给移民经济适应性带来困难。

③务工收入缺乏。土地不是赚钱的主要依靠手段,在市场经济浪潮下,赚钱的矛头指向务工,但外迁移民在安置地找工作不容易,男性比女性更难找。从移民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看,移民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调查,在移入上海崇明的699名具有劳动能力的移民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7%,中专和高中文化的占5.4%,初中文化的占45.8%,小学文化的占39.3%,文盲占12.8%。因此,政府对移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只能是牵线联系和提供就业信息,而无法为移民统一安排工作。

二、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经济发展的出路

1. 把移民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互结合

移民经济发展是移民能致富的基础,移民搬迁到安置区,其本身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停顿或真空状态,需要重新寻求发展经济的途径,此时安置区的经济状况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使移民与安置区的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使移民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互结合。对安置区来说,移民的到来虽然带来一定的生产生活上的压力,对本地区的各种资源多一份消耗,但也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移民的到来就意味着带来一定的资金,增加安置区的社会货币总量,也带来了更多人才和劳动力资源。让移民的经济发展之路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移民设施的重建使当地货币流通,资金的流通又会给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当地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 教给移民新的劳作方式

搬迁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移民原来的生产技能大都不再适用。在适应初期,政府给移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帮助他们维持必要的生活是可行的,但从长远来看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使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步入小康之路,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移民进行农作物耕种的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其劳动技能,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生产方式。移民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新技能,开拓新出路,才能在各种优惠政策结束时摆脱弱势,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

3. 结合自身实际,走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移民来说,这也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外迁移民在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技能特点,并联系当地市场的实际,走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如迁移到江台市三仓镇强西村的三峡移民刘国万,立足自身优势,走“种养加”综合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 树立典型

树立典型,通过典型来引导和带动广大三峡工程移民。在外迁移民村落里建立现身说法教育制度,坚持培育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以典型带动一般。注重发掘、树立移民中的优秀份子,让他们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同时开展三峡移民相互交流学习活动,让做得好的移民向其他移民传授经验,实现传帮带的作用,并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优秀三峡工程移民的优秀事迹,使广大移民受到深刻而直接的教育,从而增强三峡移民社会融合的效果。

5. 淡化“移民”身份,让移民有归属感

要使三峡外迁移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淡化其移民身份,建立移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是富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要让移民们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不能永远是移民,否则永远也不能真正的与当地居民融合。因此,不能长期用“移民”这个词,除了特殊的、国家有明文规定的政策以外(比如扶持十年),都按当地的居民来要求,淡化“移民”概念,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经和当地的居民是一回事了,这样移民们就能逐渐地转变身份和观念,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 李敏昌,熊晓琳.三峡后靠移民研究综述[M].三峡大学学报,2006(4).

[2] 孙中锋,吴宗友,夏松,徐刚,夏为菊.三峡外迁移民社区的整合与发展研究[M].合肥学院学报,2006(8).

[3] 汪雁,风笑天.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J].社会学,2001(8):67-73.

[4] 江津市移民局.江津市接收外迁移民安置试点工作文件资料选编[Z].重庆:1999.

[5] 马德峰.影响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社区适应性的客观因素――来自江苏省大丰市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J].管理世界,2002(10).

上一篇:人生意义的完整与真切:克尔凯郭尔“人生三阶段... 下一篇:强化预算管理在高职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