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21 10:34:08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的临床护理进行简单探讨。方法:通过对56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56例患者均治愈康复。结论:医护人员应做仔细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病情发展并对其进行精心护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并发症;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79-01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伤诊治过程中最基本的诊疗操作,作者就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胸腔闭式引流病人56例,其中男52例,女的4例,年龄22―78岁,外伤的29例,术后27例,均为食管癌、喷门癌,39例病人48 ―72小时拔管,其余10天左右顺利拔管。

2护理方法

2.1 保持合适,保证引流通畅,病情允许下取半卧位, 以利于胸腔积液流出和呼吸,起到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减轻疼痛。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正常情况下水柱随呼吸动作4cm~6cm[1]。应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影响气体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

2.2 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4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管长短要适度,一般为60~70cm.过长不易引流,过短易滑脱,质地柔韧。水封瓶内装无菌盐水500ml,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处60~70cm,以防液体倒流进入胸膜腔。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有刻度。

2.3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准确地记录胸腔液量和质的变化。术后24h内总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48h左右水柱波动微弱,引流液甚少,在50ml以下,色泽由血性变为血清样;术后2―3h引流液颜色可较深,但Hb定量在20―30g/L以内;定量超过50g/L以上,要考虑胸内出血可能。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发生。采用负压吸引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出量的多少,如无气体排出,应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发生故障,并及时排除,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吸引压力[2]。

2.4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绝不可随意夹管。

2.5预防胸腔感染: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每天更换水封瓶,注意观察水封瓶中液体的量和性状,手术伤口每天更换敷料,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每日用聚维酮碘消毒数次。如有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提示有发生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2.6拔管指证 ①生命体征稳定。②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③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

2.7鼓励病人咳嗽,以尽早排出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使肺复张,对无力咳嗽的病人,护士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手术和胸腔置管均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术后第1日晨给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并要求每个护士能熟练作肺部听诊,如痰鸣音明显,即刻给予雾化、拍背、协助排痰。

2.8心理护理,气胸病人多数急诊人院,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及知识缺乏,常常是焦虑不安。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对疾病知识的宣教,鼓励病人战胜疾病,使病人从紧张状态中安静下来,以利于恢复健康。

2.9 并发症观察及其护理

2.9.1 引流管阻塞

主要是由于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因此术后应随时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如有给予排除[3]。

2.9.2 皮下气肿

多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滑出胸腔,患者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剧增高,使胸腔内空气沿引流管进入皮下。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及时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2.9.3 疼痛:是由于引流管与胸膜摩擦或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疼痛。

2.9.4 肺不张 是由于患者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致。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一般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也可用气球,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运动,利于肺部扩张。

2.9.5胸腔内感染

是由于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致。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最好先钳闭,至搬动完毕再松开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3]。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口敷料应1~2天更换1次,如有脱落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一旦脱落,决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插入,以免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体温升高,胸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2.9.6 血胸

多由于引流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频繁变换,管道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因此在引流过程中应嘱患者安静平稳,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如为血性,量突然增多,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2.9.7 纵隔摆动

是胸腔闭式引流最危重的并发症。多因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所致。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再放500ml再夹管5~10min,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一旦发生纵隔摆动,应迅速抢救。

参考文献

[1]王乃琴.46例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观察和护理[J].家庭护士,2008,6(3): 705.

[2]李艳丽.如何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患者[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1

[3]党世民.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3.

上一篇:试述健康评估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下一篇:心脏急诊病种变化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