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值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2-07-21 10:22:20

无价值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提出没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不置可否,或者是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留待以后专门抽时间共同研究、共同讨论”搪塞过去,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特别是在公开课上。

根据笔者了解,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它成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种潜意识的做法,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

笔者认为,事情虽然微小,却不容小觑,很有讨论的必要。

这种处理方式的初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是漫无边际,有的虽然有意义,却与教学主体方向不一致。第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师生要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这些偏离既定目标的问题,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及时地拦截这些问题,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不会节外生枝,能够保证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老师这样做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这种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

其一,这种处理方式反映出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忽视甚至无视。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喜欢刨根问底,由于年龄限制,提出的问题在我们成人看来幼稚可笑,甚至荒谬,但是,在孩子眼里,它确实是一个“问题”,确实是自己的“疑惑”。试想,我们小时候脑瓜里不也曾装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个个问题吗?更何况,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许,它的起源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荒唐的想法。

其二,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认识水平低,提出的问题难免千奇百怪,我们不能过分苛责,相信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慢慢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

其三,这种情况是与新课程观念相违背的,因为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完成的任务应尽可能交由学生自身完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课堂提问。“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的整个教育理念和体制,较普遍地缺少从学习者出发,从人的生命的自然限度、它的性质、活动规律去思考和设计,有的只是外来任务,成人的承担计划,而儿童是这些外来任务的最后被动承担者。”

其四,这种处理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对孩子要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提问之前可能会考虑,我的问题有没有价值呢?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依学生的水平难以把握。有的学生甚至怕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会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久而久之,他们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即使问题有价值,也在犹豫,以至于变成“沉默的羔羊”。“问题要有价值”这个紧箍咒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氛围,消除学生内心顾虑是引导学生积极发问的前提。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自己“为师者”那种“高高在上”的观念,面带微笑,用轻松、活泼、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营造宽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提出了没有价值的、可笑的问题,也不要讥讽,嘲弄,要努力寻找学生问题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忧无虑地提问,问题才能被发现,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激发。

陶行知先生有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中,我们引入了“大胆说出你的疑问”这个环节,每节课抽出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我始终强调:问题没大没小,没有价值对与否之分,只要有问题,总比没有问题好,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孩子们才容易畅所欲言。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与孩子对话,适当引领、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课文《自然之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南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课堂上,我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孩子们提出了诸多的问题:百分之一是什么意思?幼龟到底有多重呢?怎么计算?幼龟重还是它的敌人嘲鸫、海鸥、鲣鸟重呢?等等。我从百分之一开始给学生讲起,又一起算出了幼龟的体重,然后适时进行总结,当看到这样弱小可怜的幼龟面临灾难时谁都会心生怜悯,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单纯地“保护弱小”转变成只有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做事才是更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乐问,敢问,善问,就如新课程标准所说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崇山学校)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来自课堂的“观察与思考”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指导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