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构建

时间:2022-07-21 10:18:33

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化进程加快,各高校举办的中外合作项目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本身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校举办的中外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德国的培养模式,就中外合作项目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以其促进中外合作项目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南大科院中外合作项目的办学实践为个案进行分析,将所构建的模式实践运用到该项目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和调整培养模式,为其他中外合作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意见。

关键词:中外合作项目;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29-02

一、引言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经济模式和工业模式已发生改变,工业4.0,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对我们高校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的“需求”与高校的“供给”之间是否有能有效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中外合作项目来说,其本身的培养模式是综合了合作双方的培养方式,但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所有的背景及现象揭示出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轨,二者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定位不清晰,甚至没有定位,培养方案不是基于社会需求来量身定做,甚至直接用母体高校的培养方案。要解决人才培养方案的不科学性以及满足社会需求,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准确定位,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二、调查分析

(一)调查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不符合宽进严出的中外合作项目入学和毕业制度。经调查,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一般为自主招生,所以学生特性呈现多样性,然而,中外合作项目一经确定,就采取较为固定的教学计划、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相对陈旧的教学形式,这种较为固势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

2.课程衔接。问题体现在没有很好地将外方课程与中方课程衔接,有些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有些采取简单地拿来主义,未考虑课程的开设是否适用我国学生。

3.实践环节。培养方案中涉及到实践教学的环节较多,基本为课程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不到10%,无集中性的实践环节。

(二)调查小结

根据调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独特性,其绝大多数的培养模式来源于母体学校原有的模式,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比如简单地引进这一问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全由外方说了算,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在整合两方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难以体现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或者双方教师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邀请外籍专家来我方授几门课,做几场报告,但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的交流甚少,仅限于每学期一两次的视频会议,忽视了利用外方专家的后期效应。比如学生管理完全按照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进行,忽视了中外合作学生的特殊性,学生活动的开展、学生课堂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均无特性化。

三、德国人才培养模式借鉴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积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推行,这种模块化课程体系正是基于社会化需求为导向而构建的。其模式已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

德国FH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社会需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亦很强。其人才培养方式中最重要的措施即模块化培养。模块化培养是围绕特定主题或项目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一个模块在内容和时间上自成一体成为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获得这一模块学分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应的能力。模块具有可拆分性和灵活性,适应个性化人才培养。德国FH的模块化培养方式首先是对动态的人才市场需求进行抽样调查,对企业的岗位要求、企业员工的素质结构以及所需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分出不同的岗位群以及岗位群所对应的专业能力,最后构建出基于社会需求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四、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外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而诞生的中外合作办学,其培养定位应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要具有应用性强、社会导向性强以及涉外性强的特点。

(一)明确定位和目标

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录取时成绩低于一本和二本,但不排除一些原本基础好、高考失利的学生,或者意愿通过参加项目达到出国留学目的的学生。由于中外合作项目的收费标准较高,这些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兴趣较广泛,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所以中外合作项目学生的培养方式不能按照一本、二本的培养模式来构建,而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导向性来确定其培养模式。根据调查,应针对专业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应重视社会实践,走出校园,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社会适应性。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分析,其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出项目学生的个性,坚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特征进行培养。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与国际教育接轨,适应社会需求,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国际型的专业人才。

(二)中外合作项目培养方式

中外合作项目根据学生特点,应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要因材施教,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要以多重培养为目的,按学生自身的特性、需求来进行不同形式的培养。

1.分流式培养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诉求,为学生打造多个培养平台。设置出国进修班、素质拓展班、专业特色班等,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意愿选择符合自身的培养方案。如出国进修班除了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及基本素质外,还要加入国际化元素,要注重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培养。专业特色班是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着重培养专业实践技能,使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岗位,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除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外,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要使这些学生与国内其他学生相比,更具有优势。

2.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生求学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就业,所以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项目合作方要分析市场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所设置专业的淘汰率大大降低。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相关资源,主动去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制定出正确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中外合作项目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方式需深入企业调研,去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选择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其对聘任的能力要求,如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产学研的培养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通过这种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两种教育环境,使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是教学内容及其过程的总合。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按照其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设计,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组织起来。中外合作项目,在社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模块化课程模式。

语言国际化课程模块:中外合作课程要求用双语或者全英文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合理、科学开设语言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跨国文化交流课程模块:中外合作的性质决定了有一部分学生有出国意愿,即使无出国意愿,也有可能在跨国公司就业。开设跨国文化交流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多元性文化。

专业知识课程模块:该模块主要开设与专业或未来从事工作相关的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针对工作岗位来设计课程,要合理分配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的比例。

实验实训课程模块:课程要与实训紧密对接。课程教学引进相关软件,通过实验实训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企业内训课程模块:引进企业提供的定制性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即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开设一些培养学生素质拓展的能力,如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课程。

国际认证课程模块:开设国际相关认证课程,增加学生求职砝码。

在建立了以上课程模块后,还应构建“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即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共性发展,设置“平台”通用课,如外语、计算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实训等课程。在平台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个性选择企业内训模块、能力培养模块和国际认证模块等。采取“平台+模块”的方式,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求学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总结与启示

一个培养方式能否取得效果,还要注重细节的管理。如模块之间的衔接,师资的素养,政策环境等因素。对于各个学习阶段内容的安排,要按照从浅入深、从单项到综合的方式,实现能力的渐进培养。

参考文献:

[1]闫慧,谢丹丹.基于能力导向的风景园林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202-203.

[2]盛秋芳,陈艳丽.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模式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3,35(4).

上一篇:森林昆虫学教学感想及探索 下一篇: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