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低成本创新实验探究

时间:2022-07-21 09:43:40

新课程标准下低成本创新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07-0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建立和物理理论的验证都与实验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现结合自己实验教学实践,谈一下初中物理实验低成本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利用。

一、从生活用品中开发实验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可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大到电冰箱、小到缝衣针都是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通过教师巧妙设计,就能发挥生活用品的其它作用,从而利用它们来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日常用品做实验,具有简便、生动、形象、原理单一,贴近生活等优点。

如可以利用手机、蜂鸣器、暖水瓶等日常用品来演示声音的传播规律:将手机先后放在桌子上、玻璃瓶中、再将放入玻璃瓶中的手机悬浮在水槽中,(水槽可用大饮料瓶制作)演示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将蜂鸣器用塑料袋包扎好,打开蜂鸣器,听到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将蜂鸣器放入空的暖水瓶中,塞紧瓶塞,声音消失,介绍暖水瓶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出暖水瓶保温是因为它的夹层是真空,(若备有一个外层损坏的瓶胆展示,效果会更好),从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二、从食品中开发实验资源

食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利用生活中的食品可以做很多物理实验,且实验材料经济、易得、易取,实验现象生动、明了,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探究物体沉浮的条件时,可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鸡蛋还可以做十多个物理实验:做压强的实验;验证大气压存在;演示浮沉现象;液体蒸发吸热演示;说明热胀冷缩的性质:演示惯性、摩擦阻力现象;说明分子运动现象;惯性现象演示;动量定律演示;趣味实验:不怕压力的鸡蛋等等。

三、从废旧物品中开发实验资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废弃的物品,利用这些废旧物品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既化废为宝,体现环保,又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增强物理的亲和力。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先在一个容量为2q5升的雪碧瓶里装满水,旋紧瓶盖,然后让一位力气小的女生手握雪碧瓶,将其举高,女生轻而易举的完成。接着在雪碧瓶外表面涂上洗洁剂,再请一位力气大的男生重复女生的动作,他使出全身力气,结果也没有把雪碧瓶举起来。通过这个对比实验,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下被调动起来,对观察的结果也很好奇。这样的小实验简单易做,取材容易,不受条件限制,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对学生的独创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

四、从人体体验中开发实验资源

新课程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还特别强调体验性目标的达成,开发人的感官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潜能,无疑是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探索方向。由于实验器材就是学生的五官和四肢,所以是最经济、实用、有效的实验方式。全面开发人体器官和肢体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参与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和探究愿望,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学生对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这一难点不容易突破。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两个小实验,让学生通过手掌和胳膊的造型来体验力的分解,达到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突破难点。实验一:取一支削好的铅笔,笔尖朝向左手掌心,另取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一端套在左手中指上,另一端与细线相连,细线绕过笔尾竖直向下。实验时,让学生用右手拉细线,体会两个分力产生的效果。实验二:让学生甲直立站好,将其双手叉在腰间,形成三角支架形状,让学生乙用力向下拉甲同学的肘部。在这一过程中,让甲同学体验后说出上臂和腰部的感受,即上臂受到拉力的作用和腰部受到压力的作用。又如,利用学生的双手掌合拢向内挤压(不要留空隙,尽量挤出掌间的空气)两掌猛然分开,来感受大气压强的压力;用双掌摩擦,感受摩擦生热现象。

上一篇:大豆施肥技术 下一篇: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