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测设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1 07:49:07

《公路测设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摘 要: 本文论述《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教学流程设计思路方法、课程重点与难点及其解决办法、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建议,为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测设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1.引言

《公路测设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公路测设技能是就业岗位必需的技能之一。它与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公路测量员直接对应,是获取“公路放线测量员”及“公路验线测量员”职业证书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了总结,希望对该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提供参考。

2.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确定

本课程根据公路工程放线、验线测量员的任职要求,参照公路工程测量员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路桥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编排教学内容,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工程实际的一致性。其中由路桥专业指导委员会经过市场调研、人才培养目标论证与分析得到对于“放线、验线测量员”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与其所要求掌握的职业能力及专业知识,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与对应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分析,本课程确定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几何线形设计计算、设计图纸的识图与绘图,公路中线现场测设等。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公路测设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课程学习情境及教学学时安排如表2所示。

3.教学流程设计

《公路测设技术》课遵循以下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1)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企业专家的主导作用。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与学习内容。

(2)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课程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3)以任务引领课程为基本走向,以典型公路测设过程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进行适度组合,创设学习情境及工作任务(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的利于学生“技能渐进”的原则)。

(4)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设计真实工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注意该流程是针对每次课的两个学时进行设计的,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安排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合理适度的分配。

4.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公路等级的选用、技术标准的应用、公路几何组成的认知、公路施工图的识读、桩号的推算、中桩坐标的计算、超高加宽的计算及设计标高的计算、中线测设方法。学习难点包括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联系、公路中桩坐标计算和测设问题处理。

针对以上学习重点及难点,主要解决办法归纳如下:

(1)重点:主要是强调重点,教学过程课前保证学生搜集资料的时间,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并指导学生调整计划的过程自然引出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并结合案例教学,对重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案例补充,同时保证学生自己实施任务的时间,教师课堂上课堂内外进行强化训练等。

(2)难点:主要是对难点进行化解,采用知识迁移法进行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如演示或观看视频等)进行对比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分层设问,加强成果总结讲评及课内外辅导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教师自身素质、结合学生的总体学情与个体学情的分析来确定的。其中,对于学生个体学情的分析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最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见表3。

本课程采用上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真正做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融为一体。

6.结语

通过上述《公路测设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由总体到具体的组织与设计,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以学生能够进行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计算及设计图的识读与绘制、能够进行有效的公路线形测设为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体验计算和测设过程的逻辑严密性、工序的衔接性,将学生的动脑融于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侧重组织、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严谨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2)本课程为学生参加工作岗位提供了最基本的识读设计图纸和线形放样等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自然过渡。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议”商务英语沟通”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VOL20(11):134-135.

[2]秦立公.现代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物流科技,VOL29(134):125-127.

[3]李曙文.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考.新课程研究,2012-02(249):93-97.

[4]陈辽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12(03):241-244.

上一篇:高职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论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汉语报刊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