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准备早早做

时间:2022-07-21 06:40:42

再过2个月,不少2岁宝宝要进托儿所了。2岁宝宝入托,对你、对宝宝都是一件大事,需要认真做好准备。

入托前,在家里,宝宝多半是由好几个大人照料的,细致又周到。而在托儿所,2个老师和1个保育员要同时照看20多个孩子,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衣提裤、洗手擦脸,难免照顾不周,所以,有些事情不得不由宝宝自己照料自己了。

宝宝的入托准备,学会自我照料是首要功课。妈妈需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日常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我家宝宝会哪几件?

宝宝进入托儿所后最先面对的是什么?离开了自己的家庭,进入一个集体生活环境。所以,宝宝每天面对的挑战是非常具体的――学会自我料理、学会跟小朋友相处。

听听专家的看法

采访对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姚蓓喜

《为了孩子》问:

您担任中福会托儿所所长近30年,一定很了解妈妈和宝宝。宝宝的入托准备,该做什么?您对我们的读者妈妈有什么建议?

姚蓓喜老师:

父母们很重视宝宝学习,却不重视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其实,对3岁前宝宝来说,生活自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不少宝宝进托儿所后,自己该做的事都不会做,吃饭要人喂,衣服要人穿,这些不算,连走路都要人抱,喝水用奶瓶,大小便用“嘘嘘乐”,上下楼梯更是急得哇哇叫。什么都得别人帮着,这对成长中的宝宝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缺少尊严的生活,也是一种压力。

缺乏自理能力,什么都不如别的小朋友,什么都需要大人的帮助,宝宝内心也很沮丧。有的宝宝甚至会吵闹着不肯去托儿所。宝宝并不愿意事事依赖大人,他渴望逞一逞自己的能耐,尝试自己动手,享受成功的快乐。

特别忠告――

让3岁前宝宝学会生活自理比教他背唐诗、念外语更能促进其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学习生活自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此看来,想要宝宝入托后尽快适应托儿所的集体生活,开开心心地跟老师和小朋友相处,这入托准备得早早做好。

生活自理

妈妈宝宝一起做的功课

调整生物钟,

让宝宝习惯早起

宝宝去托儿所要准时,你上班更要准时,所以早上那段时间是非常忙碌而紧张的。现在开始,要让宝宝习惯早起。而要早起,首先要做到的是早睡。

提前一到两个月,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早上6∶30~6∶45叫宝宝起床。

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时间段,8∶30~9∶00让宝宝按时睡觉。

肉松妈的马后炮:

俺家宝宝刚开始入托的那几天哭得是地动山摇,呵呵。这么哭起来也是很累的,为了保持他的体力和健康,那几天我更是要让宝宝早点上床睡觉了。

温馨提示:周末不要睡懒觉

以往周末是睡懒觉的大好时机,想想宝宝好不容易调整过来的生物钟,你还是放弃这个诱惑吧。周末也保持早睡早起,会让下周一早上的日子好过一些。

另外,宝宝就餐时间、午睡时间也尽量与托儿所的作息接近,这也能帮助宝宝更好适应托儿所的集体生活。

教宝宝自己吃饭

过集体生活,不可能像在家里那样有一对一喂饭的待遇。如果宝宝不会自己吃饭,或者吃得比较慢,饭菜很容易就凉了,长此以往,对他的肠胃消化和心理发展都不利。入托前的两个月,对宝宝来个吃饭的“突击培训”是很需要的。

* 让宝宝自己用勺子吃饭。

* 实行分餐制,鼓励宝宝把自己的饭菜吃完。

* 适当引导宝宝吃得快一些,尽量不要超过40分钟。

毛豆妈的马后炮:

不是人家老师不负责,而是孩子实在太多了,管不过来,所以一定要让宝宝“吃饭自力更生”。这个我有教训。毛豆会自己吃,就是吃得太慢。为吃饭她哭哭啼啼好几次,甚至想赖学不去。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吃饭习惯。

《为了孩子》的建议:少盛多添,多多鼓励

采访有经验的保育员,她们说,在托儿所,吃饭落后的孩子很苦恼,不光食而无味,不利于消化吸收,甚至边吃边哭情绪不佳。自己吃饭,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孩子自信的需要。

1.尽早改变宝宝的膳食结构,增加固体食物,提供咀嚼的机会,不要老给宝宝吃过细过软、无须咀嚼的食品。

2.家庭的日常烹饪,也要讲究色、香、味、形,激发宝宝的食欲。

3.少盛多添,多多鼓励。

培养宝宝“衣来伸手”的配合意识

午睡起来,老师会帮助小朋友穿衣服。如果你家宝宝总是穿着内衣干等老师来帮忙,秋冬天热乎乎的身体会着凉,容易感冒。想要穿得快,妈妈要教会宝宝做好配合老师穿衣的动作。

启发他伸手配合,并能自己拉袖子,整理袖子。

教宝宝自己把衣服领子翻好。

教宝宝会主动把腿伸到裤筒里。

教宝宝自己穿脱袜子和鞋子(不系带的)。

棉花糖妈妈的马后炮:

开始,因为担心老师人手不够,我交代棉花糖只脱掉外套外裤,不脱毛衣就午睡。后来发现这样更容易受凉。想来想去,不求人最好,宝宝能自我照料是最能让我放心的了,而且宝宝能干了,自信心也会增强。老师说,自从棉花糖自己会穿衣服了,在班上喉咙也响了。

《为了孩子》的建议:尽早训练宝宝自己穿脱衣服

1.给宝宝穿脱衣服时,千万不要“他玩他的,我忙我的”,而要引导他主动配合伸手伸脚,这是宝宝自己学穿脱衣服的第一步。

2.给宝宝自己动手的机会,一开始可以留一个衣袖和裤腿给他自己学着拉,小小的成就感会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

3.把穿衣的要领告诉宝宝,如:穿外衣要拉住内衣袖口,小手握成小拳头,钻出袖洞再放手。

4.教宝宝认识衣服裤子的主要部位,知道什么是衣领、裤腰等,宝宝听懂大人说的话,才能配合大人穿脱衣服。

培养宝宝自己上厕所的意识

托儿所通常不建议小朋友穿尿裤,所以,入托前对宝宝的如厕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入托前的2~3个月,应该要考虑逐步脱去尿裤,让宝宝开始习惯不穿尿裤。

1.教会宝宝大小便前告诉成人。一定要告诉他,应该提前一些时间告诉成人,因为脱裤子也要花时间。

2.教会宝宝自己穿脱裤子。

犟妈妈的马后炮:

尽早给宝宝准备穿脱方便的橡皮筋裤子。那些拉链、扣子、皮带的裤子可能好看,可是当宝宝急着要小便时,它们可是天大的障碍。还有要给宝宝多准备几条内裤和外裤,绣上名字,放在托儿所以备不测。

《为了孩子》的建议:提供如厕模仿

如厕训练,让宝宝观看爸爸或妈妈入厕是一个好办法。这可不是说笑话,因为他确实需要有一个正确使用马桶的模仿对象。模仿是这个年龄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告诉宝宝:“你长大了,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尿尿了。”

男孩向爸爸观察学习,爸爸要详细解释使用便池的方法,告诉他便后抽水、及时洗手等习惯。女孩则观看妈妈怎样上卫生间,妈妈要详细介绍使用马桶和手纸的方法,以及使马桶圈保持干净和及时冲水等细节。

学会跟同伴

一起玩

入托后,你的宝宝将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跟他原来习惯的单个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对宝宝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他得学会跟很多孩子打交道,他得适应跟很多孩子一起玩。我们都知道,3岁前的宝宝通常缺少跟同伴一起玩的体验,独生子女更是如此。

宝宝非常需要你的帮助。

爸爸妈妈要做的功课――

1. 鼓励宝宝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孩子的个性和游戏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在家里形成的游戏模式,经过和其他孩子的共同玩耍,可能会发生变化,发展成新的模式。不论原来是霸道的、被动的或者是习惯旁观的,他跟其他孩子接触的经验越多,原有的游戏模式就越可能不断被调整,社交技巧也会越来越丰富。

宝宝需要通过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收获到――

* 学会宽容,懂得“有施才有受”。

* 知道分享能让每个人玩更多的玩具,体会到人多才好玩的道理。

* 重要的是他能学到,跟同伴相处时,什么是适当的行为,什么是不被他人接受的行为。

妈妈经验分享

尽早教会宝宝客气地请求,“妈妈,请你给我**”“谢谢,妈妈”……慢慢宝宝会知道,礼貌客气比叫喊、命令更管用。宝宝不一定懂得字词的含义,但他知道这几个字很神奇。

大人自己也要注意言行,彬彬有礼,对大人孩子都要一样。用自己的榜样引导宝宝关心别人的感受,关心别人的行动规则,这会使你的宝宝言行举止变得彬彬有礼,受人欢迎。

妞妞妈妈问:我家妞妞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小朋友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一副顺从小绵羊的样子。我可不喜欢她这样。

答:父母不必因为自己宝宝胆怯,习惯听从他人,老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感到苦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社交方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作为一个团体,他们需要相互适应,慢慢形成一种稳定的交流模式,达到平衡。

只要宝宝不感觉烦恼,大人真的不用操心。

2. 教宝宝学会分享和轮流

3岁前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很容易起纷争,原因就出在他们不能共享玩具。宝宝尚未建立真正的所有物的概念,让他跟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是一个令他苦恼万分的要求。

研究发现,在“非独子”家庭,把食物和玩具看成是“大家的”,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分享经验。

由此看来,独生宝宝入托前还需要增加一项准备――“学会分享”。

宝宝最早学到的分享,就是轮流。这是需要父母教导的技巧,就像你教给他颜色和数字一样。宝宝不需要知道轮流的哲学道理,但是,他应该明白:人人遵守轮流的规则时,游戏会变得更加好玩。

* 带他去孩子多的场所玩,排队滑滑梯,排队买冰激凌等等。

* 你们一起念儿歌,按次序每人唱一句儿歌。

* 西瓜切成多块,每个人都能吃到。

* 家庭用餐是教导宝宝分享的好机会,当你分菜或切蛋糕给家人享用时,你就是在教导宝宝,什么是分享。不要给宝宝吃独食,不要给宝宝搞特殊化。

* 教会宝宝说“商量、请求和分享”的话――“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我可以试试吗?”“我是下一个!”“轮到你了!”等等。

妈妈经验分享

不能只说“你要乖哦”,而要告诉她“请妞妞把饼干给妹妹吃”。前者太笼统,宝宝不一定理解,后者则比较明确。

教给宝宝分享的概念,要避免强迫。在宝宝了解分享之前,强迫他跟自己心爱的东西分开,只会使他把东西抓得更紧。

允许宝宝保留自己不愿分享的东西,启发他选择一个愿意分享的玩具。

如果他把这个玩具借给同伴玩了,大人最好委婉地请求其他小朋友也跟他分享玩具;游戏结束时一定要把玩具归还给宝宝,慢慢他就会知道,跟他人分享的玩具是可以拿回来的,而且他也能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享受分享的愉悦,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会分享。

你的入托准备

妈妈需要克服的“入托焦虑”

宝宝才2岁,这么小,离开亲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过集体生活,他焦虑不安都是正常的。妈妈要重视,但不必忧心忡忡。专家通常会提供不少有关宝宝的入托准备方案,其实,妈妈自己的“入托”准备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很多妈妈自己也有很深的“入托焦虑”。

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1. 宝宝的入托适应期为两周

宝宝刚入托时的情绪出现波动和反复,一般会持续两周左右。在这段特别的适应期内,你不妨每天自己陪宝宝去托儿所或幼儿园,最好早到20分钟,充裕的告别时间能让你们的分手更从容。傍晚,最好准时去接宝宝,这样能给予他安全感和信任感,宝宝在托儿所也会比较安心。

另外,让宝宝带一个他喜欢的玩具、一件妈妈常穿的衣服,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安抚效果。

2. 克服你自己的分离焦虑

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送宝宝不必一步三回头,在校园围墙外久久凝视宝宝,那样宝宝会体会到你的焦虑和担心,转而进一步对托儿所、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把跟你的分离看作是一种不正常的事件。所以,你跟宝宝说再见后,就要平静而坚定地离开。

3.学会和老师沟通

宝宝入托以后,老师是除了你之外,和他接触时间最多的人,所以,你需要和老师建立并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联系。

* 首要是信任老师,相信老师会及时帮助自己的宝宝。

* 仔细告诉老师自己宝宝的身体情况,譬如,最近有没有生病,是什么病,是不是吃药,对什么过敏。如果有食物过敏,请幼儿园安排特殊的食谱。

* 告诉老师自己宝宝的行为特点和语言特点,方便老师理解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他表达的意思。

* 认真对待宝宝入托前的教师家访。

宝宝入托以后

你可能遭遇的麻烦

宝宝生病的频率高了

宝宝入托后,接触的人多了,探索的范围扩大,感染到各种病菌的概率大大增加,生病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大。这个过程往往不能避免,你能做的是:

培养宝宝饭前、便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洗手的习惯。

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

宝宝生病后,及时就医。如果有传染病流行,听从托儿所、幼儿园的建议,让宝宝在家里休息。

特别提醒:宝宝病愈后可能会再次出现不愿意入托的麻烦,妈妈要耐心宽容地对待。

孩子间的攻击

入托以后,无论是自家的宝宝还是其他孩子都可能发生攻击,如咬人、打架等,这令人头痛,但并不奇怪,不如心平气和地对待。

平时大人不要做咬、打的动作,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行。宝宝会不知轻重地模仿。

不要冲着宝宝大声吼叫。如果宝宝惹你生气了,不如告诉宝宝“我生气了”、“我很生气”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给宝宝提供适当的表达情绪的模仿范本,再不行就跺跺脚。

教宝宝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果有人打他、咬他,就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

上一篇:亲子世博游 “巧”游乐悠悠 下一篇:儿子有个星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