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量公司法第75条第二款之“九十日”

时间:2022-07-21 06:36:57

细思量公司法第75条第二款之“九十日”

【摘要】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是公司股东的一项重要权利,尤其是对于中小股东。公司法第75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下异议股东行驶该项权利的程序要求,但条文规定不够具体容易造成适用分歧,本文以“九十日”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九十日是否包含三十日以及是否适用中止中断两个问题,以便更好的理解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

【关键词】九十日 回购请求权 异议股东

《公司法》第7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

一、九十日是否包含六十日

“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提讼”,对于九十日内提讼,协商未果后且六十日期间过后才能?还是在六十日内协商未果,自协商未果之日即可?

一种观点认为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可以立即,不需要等到六十日之后才可以,理由是如果必须六十日之后可以,则法律完全可以明确的规定期间为三十日,即自协商期六十日之后的三十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另一种观点认为九十日的意思是指在六十日的协商期之后的三十日内,六十日是固定的协商期,即使在六十日内没有达成股权收购协议,也必须等到六十日之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原因是为了让异议股东和公司之间进行充分的协商,防止一时的分歧就诉诸法院,从而导致双方承担不必要的诉讼负担。

笔者赞成第一种观点,认为向人民法院提讼的时间应自股东与公司协议60日后开始起算,即股东真正的期间为六十日届满后的三十日。通过设置六十日的协商期间,有助于促使异议股东与公司之间尽量通过充分协商来消除歧义,避免争端。和域外的立法相比,我国立法对此的规定并不明确,容易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分歧。日本商法规定,公司与股东自决议之日起60日内协议不成时,股东可以于该期间经过后30日内请求法院裁定价格。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规定,股东与公司间协议决定股份价格者,自股东会决议日起六十日内未达协议者,股东应于此期间经过后三十日内,申请法院为价格之裁定。

二、九十日是否适用中止中断

《公司法》第75条第2款规定: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此处“九十日”的性质,究竟属于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其与诉讼时效的主要区别是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对于75 条所提及的“九十日”是否属于除斥期间,有必要追溯到异议回购请求权的权利属性。

大多数学者把异议回购请求权界定为一种形成权。学者认为异议股东提出回购股份的请求,只要符合回购请求权的相关法律要件,则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股份回购关系即告成立,公司承诺与否不影响这种法律关系的变更。即九十日是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或者延长。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3条规定: “以公司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该条解释深入的分析后,“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没有明确是否可以适用中止、中断或者延长,对该期限的性质没有给出明确界定。

笔者赞同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是一种形成权的观点,《公司法》第75条采用了“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表述。法条中的“请求”一词,同时权利人实现该权利确实需要公司的配合(如达成股份收购协议等),从而让人认为股份回购请求权是请求权而不是形成权。“股份回购请求权”是学者习惯性的称呼,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设立初衷,是在“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下,防止大股东肆意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为处在不利状况下的股东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实现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如果将股份回头请求权定位于请求权,如果公司进行阻挠,则必然导致了行使该权利的难度,从而脱离了该制度的设立初衷。但笔者不赞同九十日不适用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观点,首先,非所有的形成权均适用除斥期间,如共有物分割请求权、收养关系解除权都是形成权,但并不适用除斥期间。其次,如果非因异议股东自身的原因导致该期间经过,则不能再行使该项权利,显然是不公平的,法律不仅需要考虑到正常状态还需要考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九十日既不是诉讼时效也不是除斥期间,而只是一种限制性规定。应当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

参考文献:

[1]李宗录.“股份回购请求权”权利属性的定位——以《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为鉴[J].广西社会科学,2007,(4).

[2]葛伟军,白帆.论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之行使障碍及对策——对我国《公司法》第75条的评析[J].证券法苑,2012,(6).

上一篇:浅析我国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下一篇: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