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挡墙回填土施工工艺探讨

时间:2022-07-21 06:21:04

地下室挡墙回填土施工工艺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地下室挡墙回填土施工工艺进行叙述,希望通过以下叙述,能与各位同仁相互交流,同时今后也能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挡墙;回填土;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准备

回填前应提前联系好土源,回填材料采用土夹石(即碎石土),比例按1:1(碎石:天然土)。所用碎石应经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前,应对地下室外墙、地下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办好隐检手续,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方可进行回填。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为12%-14%,虚铺厚度不大于400mm和回填土需夯实。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施工前将基坑中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将回落松散砂浆石子清除干净,并在防水保护层上划出回填分层标志线。机械、容器等工具必须准备齐全以及实验现场测量的准备。

二、施工方法

1基底处理

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杂物积水等,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室内回填时应先清除板面上的杂物及建筑垃圾。

2.土方回填

工程室外回填应在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完后及时进行。在墙体后浇带部位,若做防水前后浇带混凝土尚未施工为了及时做完防水并及时回填。回填土夯实时应按一定方向进行,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碾迹重叠04~08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08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等重要部位。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利用人工回填,严禁机械直接倒土入槽。回填土的土质泥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0mm,含水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

工程使用夯实机械为打夯机,填土层分层回填,分层厚度为400mm。回填前应在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墙上划出铺厚度的标尺,每400mm为一格,夯土时严格按标尺刻度执行,每层夯实遍数为2遍。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当天填土应当天压实。回填土压实系数为不小于0.94。

3.雨期施工

基坑或管沟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填土遭到破坏。现场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及松软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泡的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分段接槎的部位,应按排水坡向,按规定留出阶梯型接口。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层流失,应采取砌筑临时砖保护墙和采用雨布覆盖的措施。

回填土层为保证排水顺畅,按排水流向,做适当的排水坡度,以保证排水顺畅、不积水,并将排水做有组织集中,以便用水泵抽排。

4.回填土质量保证措施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回填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粘性土料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控制在-2~+2%范围内。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成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晒、干土等措施掺入;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在运土、填土过程中应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水分的散失。

应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填筑上层。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防水保护层采用1/2水泥标砖贴砌衬墙,在回填土前贴砌衬墙龄期须在5天以上。然后在贴砌衬墙上采用墨线弹好填土的分步高度线。

5.砼挡土墙施工施工方法

(1)浇筑前准备

模板检查:主要是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模板的支撑结构是否牢靠,以免在浇灌过程时发生变形,走动等现象;模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保持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运至灌筑地点时,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坍落度。掌握好天气的变化情况,物资部准备好防雨布,以防天气不测下雨,及时防护。

(2)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挡墙截面较大且深度较深,浇混凝土时浇灌高度不应超过3米,如超过3米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采用串筒溜槽等布料,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宜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递减。

上下层振捣时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面下50mm中,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两层混凝土间隔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h)。混凝土运至浇筑现场,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在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3)施工缝处理

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凿除水泥浆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浇水湿润,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高标号水泥砂浆;混凝土应仔细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施工缝根据施工规范进行留设(重要构件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有防水要求部位须内设置3MM厚钢板止水带四周连通,施工缝缝口采用快易收口网封堵混凝土。

为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用如下措施:

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适量HEA抗裂防水剂。掺量在8%~12%范围内。掺加适量高效减水剂和缓凝剂。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范围以内。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及浇筑温度,使用商品混凝土前,向供应商事先提出要求。

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将严格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控制石子和水的温度,高温天气应定时淋水降温,必要时用冰水冲洗骨料。加强养护措施,混凝土浇注初凝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麻袋及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整个浇注过程中施工现场严禁在预拌混凝土中加水,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三、安全保证措施

回填土施工前,需将地下一层部位的结构施工外架拆除,检查及验收合格后方可安排拆除。加强基坑周边的安全防护,除留出回填土进料口外,其它部位应用钢管围栏,并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上口采用覆盖旧模板作硬防护,防止地面向基坑内落物,进料口处拉警戒线,由专人看守。

采用翻斗车土料运输、采用打夯机进行回填土夯实,必须按机械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发生碰撞和挤压伤人。雨施期间的安全措施应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基坑周侧,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边坡塌陷。施工道路积水路滑,应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上部结构施工应做好操作架子的安全防护,加强交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高处施工落物击伤。打夯机必须两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胶鞋,操作手柄应采取绝缘措施,夯机用后应切断电源,严禁夯机运转时清除积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一定要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类似的不良状况的出现。同时施工的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加强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晨鸣.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0).

[2] 张勇,陆望明,王生民.基础土方回填施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J]. 人民长江. 2008(21).

上一篇:RFID在智能门禁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探讨在电气工程设计及应用中选择低压电器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