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最怕巷深

时间:2022-07-21 04:37:09

中国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过去经常被用来形容人只要有才,无论身份地位多么卑微,都会有伯乐慧眼识英雄。想当初学电影,不单我自己,身边同学也都做着这样的美梦:只要有一两个好主意写成剧本,肯定会有导演制片人笑纳吧,凭才华进入电影行业应该不费吹灰之力。我们也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诸多电影大佬做焦急状,表示万事俱备,就等天才们把写好的剧本呈上了。这样的错误信息在耳边一直轰炸,久而久之几乎所有电影青年都会做一夜成名的美梦―直到这个梦被残酷现实击破。

新近在电影院又看到这样一个电影天才的“悲剧”:来自去年颇受欢迎的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才华横溢的墨西哥裔电影人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不是个普通电影青年,他由戏剧导演起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拍摄了《鼹鼠》和《圣山》两部惊世骇俗的艺术片,在作者电影圈声名大振,是公认的电影天才。后来他和法国独立制片人米歇尔・塞杜合作,雄心勃勃地要把闻名遐迩的著名科幻小说《沙丘》搬上商业大银幕。佐杜洛夫斯基网罗了那年代最著名的艺术圈人物加入他的前期创作团队,耗时一年多制作了数百张充满创新精神的概念图,与完整的剧本和最详尽的分镜头合编成一本“厚得像电话号码索引”一样的巨型手册,然后信心满满地和制片人一起飞到好莱坞,期望能得到六千万美元投资,这在七十年代几乎是天文数字。让他大失所望的是,几乎没有一家好莱坞制片商对这计划明确表示兴趣。佐杜洛夫斯基陷入极度失望:他为此欠了一身债,并和塞杜掰了面儿,俩人之后三十年再没说过一句话。最重要是他对电影失去了信心,长达十五年内再也没坐到摄影机后导演的位置上。

是不是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计划根本一钱不值?在随后的十几年我们逐渐发现了答案。尽管《沙丘》计划搁浅,但那本精心编纂的制作手册却悄悄在好莱坞业界流传。那是个科幻电影刚刚起步的年代,大家都暗地里把这本详尽刻画到极致的巨著当成了圣经。于是在其后出现的著名科幻电影里―《星球大战》《异形》《银翼杀手》《星际迷航》等等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出自那本手册里的概念和想法,有的电影几乎就是原封不动地全盘借用。而《沙丘》团队里的很多艺术家,都被各大片场挖角去了好莱坞。这里面最著名的是“异形”的设计者瑞士人吉格,干脆被看过《沙丘》手册的导演雷德里・斯科特请去当了《异形》的艺术指导,并最终赢得了一座奥斯卡奖杯。三十年后,当佐杜洛夫斯基面对采访镜头的时候,让他最伤心的莫过于此,好莱坞拒绝了他,却拿走了他的想法。这就是一个资本横行的电影工业对待一个天才的态度。

佐杜洛夫斯基的失败几乎是百分之百可预料的。电影青年们(这其中也包括电影天才)对电影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艺术或者一门技术,而殊不知电影因为它的操作模式和必须拥有的规模,它首先是一个工业或者一门生意,是由接近生意人思维远远多于艺术家思维的电影制片人们操控的一项资本买卖。生意人首要的原则就是和自己信任的人合作,这是利润保证的最重要前提。在电影行业里,它的重要性远远要超过几个有创意的主意和想法。当我们回看一下佐杜洛夫斯基的履历―他来自好莱坞工业体系之外,又是著名刺儿头(曾经不顾墨西哥电影导演工会的行规自行拍片并闹上法庭),而他的作品又具有最狂放不羁难以预料的艺术家特质―仅仅这几点就足以让经验丰富的制片人在欣赏他才华的同时又对他望而却步。好主意他们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只须交给信任的人去执行就万无一失。

电影工业发展至今,这个残酷规律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愈加有效―那些留在巷子深处埋头创作“酒香”的天才的结局都比佐杜洛夫斯基好不了多少。真正成功的创作者无不是流连于各个社交场酒会上,争相与投资人结交,取得信任,加入圈子,成为他们的一分子,才能在这个人际关系比创意想法值钱得多的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电影创作者们所面临的悖论,他们不但是技巧娴熟可尽情发挥才能的天才,同时还要有处世有道的生意人头脑。

上一篇:城市英雄 罪恶克星 下一篇:张曼玉不花瓶